APP下载

节日:抹在末日表层的甜腻奶油

2016-03-14

东方艺术·大家 2016年2期
关键词:颂歌酒神瓦格纳

如前文所述,如果说末日情结是人类内心苦涩的底色的话,那随之而来的欢愉节日则更像是涂抹在悲情表面的鲜亮奶油。

短暂的品尝会留下甜蜜的滋味,若当正餐吃不久也会感觉腻味。

在尼采(Nietzsche)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Die Geburt der Tragodie,1872)中,曾详细论述过这种建立在悲观基础上的乐观想像和狂喜的由来。而尼采在其中对于“酒神精神”的思辨,在我看来,也是节日起源的真正动因所在。

简单来说,尼采借狄奥尼索斯的形象所言说的“酒神精神”,其前提是:每个个体从生命伊始就面对着异常痛苦的衰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被迫正视个体生存的恐怖(即盘桓在生命中永恒的悲剧意识)。

而“酒神精神”则是一种被本能所驱使的“狂喜”和“激情”状态,即“醉”。

在“醉”的激情迸发中,人们忘却了自己的个体,打破自我所预设的藩篱,融入到隐藏在世界背后的永恒意志之中;“醉”的颤栗是一种形而上的慰藉,让人们在短促的瞬间忘却事态变迁的不幸和个体的烦恼,彼此无间隙地感受到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快乐,并最终达到众生一体的、与生殖欢乐紧密相连的狂喜。

虽然在尼采的思辨中,“酒神精神”的落点是一种最本源的艺术本体,即“酒神艺术”。但对于“节日”概念的隐喻和描述,却是贯穿在其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

“在酒神的魔力之下,不但人与人重新团结了,而且疏远、敌对、被奴役的大自然也重新庆祝她同她的浪子人类和解的节日。”

“从罗马到巴比伦,我们都能够指出酒神节的存在……这些节日的核心都是一种颠狂的性放纵……我始终视之为真正的“妖女的淫药”……与巴比伦的萨凯亚节及其人向虎猿退化的陋习相比,希腊人的酒神宴乐含有一种救世节和神化日的意义……其表现是,痛极生乐。”

—尼采《悲剧的诞生》

— 从瓦格纳到贝多芬:悲情节日里的壮丽颂歌 —

从《悲剧的诞生》的前言中,我们得知这本书是献给尼采当时的忘年交、德国音乐家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的。因为在《悲剧的诞生》出版之初,曾遭受到来自正统语言学界的激烈攻击,而叔本华的哲学和瓦格纳的音乐,则是尼采化解孤独的最好慰籍。

那时的尼采,将拯救沉沦时代的希望寄托在悲剧文化的复兴上,又把悲剧复兴的希望寄托在瓦格纳的音乐上。虽然二人在日后最终走向了“化友为敌”的陌路,但音乐的抽象精神却成为了“酒神精神”的核心架构。

正如一位名叫沃纳·罗斯的尼采传记作者所写:“尼采有音乐的天然的才能,他不得不将音乐看作自己使命的一部分,看作酒神精神的基础。”

尼采自己也曾写过:“以音乐的和弦代替语言,可以更加简洁地表达情感,音乐是一种情感,音乐的音色、音调与旋律是无法表达的情感的代码。” 在1871年圣诞节,尼采还修改了自己曾经创作的一首钢琴四手连弹的曲谱,并命名为 “除夕之夜的回声”(对新年之夜的回忆)送给瓦格纳的夫人—柯西玛·瓦格纳。在这首曲子中,狂喜的酒神精神随着舒缓曲调流淌而出,将尼采理想中的大同节日,融化成一段略显伤感的清澈音符。

而尼采在日后与瓦格纳的最终决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于瓦氏音乐的重新认知。

当尼采日益意识到,在瓦格纳的音乐中充满了“奢华的细部”,它们只会将“人的鉴赏力越来越限制在对小的、细腻的‘庄严事物的趣味中”时,瓦格纳以“机智统治心性”的、复杂且诡谲的旋律铺陈,也离尼采心目中悲情且壮丽的节日颂歌越来越远了—“瓦格纳激发了音乐最小部分的活力……瓦格纳转化其他艺术形式,是一种衰败的症候,生活从整体中抽身出来……他对紧张的节奏的跨度缺少控制力……与多立克式的建筑风格相似。”

而在远离瓦格纳的同时,从最早就对尼采产生至深影响的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却依然占据着“酒神节日”中澎湃的制高点—“一个人若把贝多芬的《欢乐颂》化作一幅图画,并且让想像力继续凝想数百万人颤栗着倒在灰尘里的情景,他就差不多能体会到酒神状态了。此刻,奴隶也是自由人。”

虽然同样对巴赫(J.S.Bach)推崇有佳,但在尼采的世界中,极具数学般通透美感,且结构恢弘复杂的《哥德堡变奏》(THE GOLDBERG VARIATIONS),显然并不足以支撑起在盛装的节日表象之下,从酒神精神中倾泻而出的无尽“狂喜”,那份痛极生乐的“狂喜”。

“音调震撼人心的力量,歌韵的急流直泻,和声的绝妙境界……在酒神颂歌里,人受到鼓舞,最高度地调动自己的一切象征能力;某些前所未有的感受,如摩耶面纱的揭除,族类创造力乃至大自然创造力的合为一体,急于得到表达。这时,自然的本质要象征地表现自己;必须有一个新的象征世界,整个躯体都获得了象征意义……然后,其他象征能力成长了,寓于节奏、动力与和声的音乐的象征力量突然汹涌澎湃……唱着颂歌的酒神信徒只被同道中人理解!”

当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第四乐章奏响在耳畔,在漫长的器乐演奏和人声和声的变奏之后,于结尾处骤然涌出的《欢乐颂》终场大合唱,已将那份饱含着悲情的节日狂喜推向无尽的天际。

而在面对这份“突然汹涌澎湃”的巨大能量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和所有试图描述它的文字都变的无足轻重了。唯有与心灵合为一体的耳朵,能在谛听中真实感觉到,“酒神的颂歌”如飓风般推倒个体生命与自然间壁垒时的轰然巨响。

— “年”的传说:今日我们安然贺岁 —

现在来说说我们传统的春节。关于它的传说,同样是源于人们对于“末日”和“灾难”杞人忧天的本性使然。不然怎会有放鞭炮这种在对他人的恐吓与侵扰中,榨取着所谓同庆同乐氛围的古老习俗流传至今呢?

传说中的“年”,是一只头上长角的四足恶兽,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它在食物短缺的冬季,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所以每到腊月底,人们都会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年”。

某天,一个聪明小孩想出了赶走“年”的好办法:让各户人家在门外挂一块红布(演化成了日后的春联和福字等);砍一些碎竹节投入火中吓唬“年”(演化成后来的鞭炮爆竹),但传说中的“小聪明”,终究太善良,只想着驱逐,并没有想出更狠毒的招数去杀死“年”,所以每到腊月三十,大家都要守着碎竹节(后来简化成‘守岁)熬夜,在夜里赶除这只怪兽,“除夕”之名也是由此而来的。

与西方的复活节、圣灰节等节日类似,“年”的传说,一方面映射着人们警惕灾难和祸患的持续心理象征,另一方面又满足了人们期盼幸福的希望。当那只名为“年”的怪兽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也不断地创造出了各种寓意着吉祥的图式,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中国民间传统的“吉祥图案”(涉及剪纸、年画、泥塑等等多种媒介),所要表达只有四个基础含意:“富、贵、寿、喜”。贵是权力、功名的象征;富是财产富有的表示,包括丰收;寿可保平安,有延年之意;喜,则与婚姻、友情、多子多孙等均有关。传统吉祥纹样的题材十分广泛,花草树石、蜂鸟虫鱼、飞禽走兽、无不入画。

传统“吉祥纹样”一般有三种构成方法:一是以纹样形象表示,二是以谐音表示,三是以文字来说明。

猜你喜欢

颂歌酒神瓦格纳
假戏真演
假戏真演
当代文化视域中的瓦格纳及其超越
“遇见”瓦格纳(大家拍世界)
人生颂歌
酒神的考验
巢湖颂歌
七一颂歌
9月29日,酒神
名人相册 歌剧巨匠:瓦格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