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的“错误”成为教学资源

2016-03-12刘建斌

考试周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错误数学教学

刘建斌

摘 要: 学生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师生从错误中可以获得新的启迪。教师需要有理智的“错误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成一种教学资源,当成学生很好的锻炼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教学资源 错误利用 数学教学

教师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有效运用教学资源的过程。这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开发、利用一些有效的课程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错误不断显现、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学生的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做出修正,助其迈向成功的道路,“错误”可成为宝贵的教学“财富”。教师只要把这笔“财富”当成一种积极、有效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就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利用这一“财富”,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资源呢?

一、善待学生错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出错是难以避免的。出错是学生的权利,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良好的情感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努力探索、克服困难的力量源泉。试想,学生老是怕出错,不敢说不敢做,如何能激发他的创造性呢?初中生处于特殊的年龄段,最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而且自尊心极强,如果加以合理利用就能够很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反之,将得到相反的结果。因此,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一定要多换位思考。鼓励学生通过不断探索,从错误中取得成功。

二、利用学生错误,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教育学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是最深刻的。”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时候对于某些知识,利用正面教学往往收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老师无论怎么强调学生总是要犯错误。但是反过来先让学生做,出现错误后,再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找到错误、修正错误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在习题课的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学生“自我纠错法”,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完善,效果非常好。如《分式运算》复习课中,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分式的运算,特别是加减运算牵涉很多东西,如找最简公分母、通分、添括号、去括号等,学生很容易出错。但是,只要老师一说学生基本上就能懂,却屡做屡错。我上课一开始什么都没有讲,出了几道题目叫了几个我认为会犯错误的同学上来做,其他同学自己做。不出所料,这几个同学都犯了错误。然后,由做错的同学说说自己每一步是怎么进行的,把理由说出来。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发现自己的错误。接下来其他同学对他的讲解中的不足进行补充。最后,由我进行总结。这样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又加深了对错误的理解。构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讲解纠错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了“自我否定”,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利用学生错误,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学资源,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错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问题,这是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有效办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验,让学生做到在探索中知错、错中修正、修正中明晰。曾经在我校一节公开课《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上,我看到老师用这种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位老师先回顾了一次函数图像的画法——列表、描点、连线。然后要学生用这个方法自己画y=6/x的图像。由于学生受一次函数图像的影响,图像五花八门,有的是直线型,有的是折线型,还有的是两个半圆,有的和坐标轴相交。针对错误画法,老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说说函数y=6x和y=6/x的自变量x和函数值的取值范围?图像和坐标轴有何关系?学生发现对于函数y=6/x,当x≠0时,y≠0,因此,反比例函数不与x轴和y轴相交,是不连续的图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并提出了几点建议:1.x≠0;2.列表时,自变量的值可以取互为相反数的数值,而且取值大小合适,便于描点;3.在列表时要尽量多取一些点;4.用平滑的曲线连接。通过老师的建议,学生在自己画的函数图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基本上都能画出正确的图形。《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基础之上”,即数学课程、数学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这节课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索反比例函数图像,针对学生的错误,老师给予正确引导,再让学生自我修正,这样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四、利用错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数学教学,要利用好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心,激发探究欲望。学生的错误,往往能激发其求真的心理。同时,学生的“错误”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于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因此,它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在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课上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矩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那么满足什么条件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呢?提出想法并证明结论。生:矩形。师:同不同意这个观点,有没有不同意见?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同意这个说法,而且很多学生都对这个答案表现得比较自信。师:真的吗?思考为什么矩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呢?显然老师的回答否定了这个答案。很多同学纷纷动笔,不到5分钟就有学生给出了答案: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学生一开始的回答是凭自己的经验、直觉回答,是思维的真实反映。当老师否定了这个错误的时候,强烈的认知冲突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结合所学知识,从错误中找到了正确的答案。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什么样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正方形)就不是问题。

五、利用“错误”,促进教师教学和自身成长

一方面,通过关注学生的错误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对每个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以便在课后个别辅导中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重视,有的放矢。有些错误往往蕴涵学生的思维亮点,教师对此加以整理收集,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源,为今后的教学服务。另一方面,学生的错误是教师反思教学的重要依据。反思是师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错误透视教学。其实,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学生。如对解答过程的书写,很多学生都比较随意,这其实与老师平时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平时进行题目讲解的时候比较随意,那么势必造成学生随意。有些学生审题比较粗心,不注意细节,这往往跟老师的教学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很注意细节,那么学生出现这类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或者,教师上课时对某个问题讲解不清,就会给学生知识的掌握带来影响。学生的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错误”显现。

总之,对于学生的“错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它、研究它、创造它,并且合理地利用它,那么它就能体现应有的价值。在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实施之际,我们有必要站在新的视角对“错误”的价值进行重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这将是很有意义的尝试,它的最终受益者无疑将是每一位师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张丽仙.从学生的解题错误透视教师教学失误[J].中小学数学,2012.4.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错误数学教学
在错误中成长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不犯同样错误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