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华县皮影

2016-03-12张辽艳

考试周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价值

张辽艳

摘 要: 皮影戏又称弄影戏,起源于唐,繁荣于宋、元、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华县皮影与全国其他各派系皮影相比较,无论雕刻、表演或唱腔都独具一格,堪称中国皮影的代表。

关键词: 华县皮影 艺术特色 价值 危机与未来

皮影戏又称弄影戏,是一种形式独特的民间艺术,虽几经兴衰,但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皮影戏的种类繁多,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华县皮影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

一、皮影戏的溯源

皮影戏历史悠久,流传近千年,因其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所以也称为东路碗碗腔。皮影最早起源于西汉时期,相传汉武帝为爱妃李夫人“弄影还魂”,影子显人的爱情故事萌发皮影产生。民间曾广泛流传“汉妃抱子宫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制乐传入百姓家”。初期只是照影,在发展过程中吸纳巫傩、手影、杂耍、剪纸、小曲等艺术门类,历经由汉到唐岁月演变而融合成戏曲。

华县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形成于清代初叶,其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所以也称其为东路碗碗腔。该剧种唱腔板式齐备,伴奏乐器很有特性,细腻幽雅、婉转缠绵,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皮影造型优美,人物个性特征明显、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清乾隆、嘉庆年间,戏剧家李芳桂等文人、举子,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许多传统剧目,至今流传,并被其他剧种移植、改编搬上舞台,久演不衰,为陕西的戏曲艺术作出巨大的贡献。

二、华县皮影的兴盛

皮影戏始于秦汉,当时主要是为帝王宫廷服务,唐朝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开始成为人民的艺术。著名民间老艺人番京乐这样说道:在“文化大革命”中,华县皮影未能躲过这场浩劫,仅仅留有光明、光艺、光庆、光华四个班社靠演“样板戏”生存。自改革开放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先后恢复成立皮影班社13家,有皮影艺人60多人。华县的皮影班社,一般都能熟练演出150多出剧目,除了众多丰富的历史传统剧之外,还有现代戏和自编的新节目,演出经久不衰。在许多戏文中,充满华县巷言俚语,通俗生动。华县皮影的演出内容以传统的皮影剧本以李十三的“十大本”《十王庙》、《金碗钗》、《劈山救母》等“十大本”为主,并演出一些当地文人自编的剧目。

“华县皮影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中国地方皮影戏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故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

三、华县皮影的价值研究

华县皮影历史悠久,制作精细、刻工细腻,堪称中国皮影上乘之作。与其他地区的皮影相比,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造型以人物为主,兼有景物和道具。影人的造型小巧玲珑,体型夸张大胆,变形巧妙,服饰、图案花纹精巧细致,都通过小小的雕刀用平面雕镂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富有强烈的立体。

华县皮影有四绝: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华县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质优,雕工精细,造型逼真,含义深刻,个个堪称艺术精品;二是演唱功力极深。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为;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个剧团一般仅有五人,除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鼔、钗、梆、唢呐、号等20多件乐器,每个人都要充当四个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说个个都身怀绝技。特别是挑线手,外地皮影至少得两人以上,华县皮影则一人独挑,一人操作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临乱不惊,游刃有余,堪称一绝;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为戏曲艺术之绝唱。

四、华县皮影的“危机”与未来

皮影戏在过去极常见,人们的婚丧嫁娶、过年过节都会请上皮影班子,连唱几个天晚上。但自从1994年之后,皮影戏就一直走下坡路。电视从那年开始逐渐普及,新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人们对皮影戏的热情一天天减淡。这种趋势在近两年还在加剧老艺人回忆从每周一两次,逐渐发展到每月一两次。在整个华县,唱皮影戏的人年纪都在50岁以上,最年轻的48岁以上。没有年轻人在唱皮影。他悲观地认为,随着老一代人的停歇,皮影戏终究会“悄悄地消失”,最终的结果是“影存实亡”或者“音存实亡”——将来只能见到物体的皮影皮子或者听听录音,但无法再见到皮影戏的表演。这种情形让刻皮影雕刻大师汪天稳感到悲观。他说,原来皮影雕刻是为皮影戏的表演服务,但随着表演市场萎缩,皮影雕刻的本来功能也渐渐减弱,渐渐地为收藏、旅游等市场服务。这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所常见的情形,民俗在消失,而其可见的、物质的部分则进入旅游或收藏市场中。许多年画、刺绣、皮影,都表现出这种民俗和物质载体之间的脱节。皮影戏和皮影雕刻之间的脱节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旦皮影戏老艺人彻底淡出,作为非遗被进行保护的皮影戏将无法再完整地留给后人。我们所担心的“影存实亡”的到来,看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二)华县皮影的未来

新陈代谢是残酷的也是必然的,我们只是不希望让戏曲艺术的精华绝灭。陕西省政府已出台了《陕西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等方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引导,华县政府方面也对皮影戏的保护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进入政府的日常工作形成,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始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以保障传承人的基本生活。

参考文献:

[1]陈义敏.中国曲艺、杂记、木偶戏、皮影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第167页;第74页.

[2]徐敦广.华县皮影[J].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03年7月2日.

[3]鱼讯.陕西省戏剧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75页.

[4]黄珍平.二十世纪中国影戏研究百年评述[J].广西教育,2006(Z3).

[5]华县皮影网.http://www.hxshadow.com/.

项目:渭南师范学院2015年校级人文社科类育苗项目(15SKYM16)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域看《啼笑姻缘》的艺术特色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