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软实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6-03-12翟清岩

关键词:实力大学生能力

翟清岩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1)

基于就业软实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翟清岩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1)

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就业“软实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平台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加以落实和完善。

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软实力

1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背景

1999年,基于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因素考虑,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普通高校进入扩招时代,大学教育也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

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749万人,较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4年增加了22万人,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速放缓,没有“最难就业季”,只有“更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问题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促进和保障毕业生就业涉及到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企业的选人用人机制、高校的人才

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生自身素质和观念的转变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制约。从高校角度而言,缓解就业压力和提升毕业生就业“软实力”,在控制招生规模,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建设,优化专业设置,实现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外,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力度,以创业促进就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上世纪40年代,90年代开始登上我国高等教育的舞台,“创新创业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自主择业、自谋职业方法和途径。”[1]

新世纪初随着高校教育改革深化和“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被纳入了国家的宏观战略中予以规划和落实。党的十六大报告“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2]十七大“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3]十八大更提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201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的颁布统筹推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管理、运行机制,将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配合国家宏观政策,教育部2010、2012年相继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和《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开始逐步部署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14年底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重点强调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高校教育改革,面向全体大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2.1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2015年7月习近平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创新无论对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还是科技、产业、企业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具体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来说,它实现了大学生从求职者到岗位创造者的身份转变,同时大大提升了就业“软实力”。

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和支撑点,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基本上持认同态度,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但大学生创业现状并不乐观。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勇于自主创业的人数少,社会认可度不高,创业成功率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仍很低,只有 2%左右,仅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究其原因,除囿于社会整体创业环境、政策、资金等客观因素,主观上传统的安贫乐道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积极性。此外,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不足,缺乏必要的创业知识、技能储备,实践能力薄弱等导致创业成功率低,难以持久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成功率也不过 4%,广东省只有1%,河北省仅有0.3%,而全球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是20%。”和世界较成功的国家相比,对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的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来说,还有更宽广的拓展空间。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出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既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和自我追求,激活他们巨大的创新、创造的潜能,也能让大学生创新创业从一开始就处于高起点的平台上动作并可持续发展,为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智力的支撑。

2.2 提升就业“软实力”

“软实力”概念最初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是一种通过让他人做你想做的事情而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迫获得预期目标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上大致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大学生就业难源于自身因素主要有: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职业规划和自我定位;社会交往能力弱,缺乏融入社会心理承受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自身实践能力不足,与企业所需技能难以匹配。这些大学生就业短板和不足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地加以弥补,增强他们的就业适应能力,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和心理调适。

其次,引导大学生走创新创业之路,以创业促就业。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主观上的团结协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发散思维,为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进行能力培养和知识储备。大学生走创新创业之路,以创业促就业,一方面解决自身就业的难题,为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机会,另一方面,有助于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倍增效应。“有数据显示,每创业成功一人并稳定经营一年以上,平均会带动五人就业。”

3 结束语

总之,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就业“软实力”。必须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平台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加以落实和完善。

[1]唐嘉芳.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J],职业与教育,2008(29):189-190.

[2]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上的报告,中国网,2009-07-13,[EB/OL].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2-10/17/ content_26821180.htm

[3]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全文),新浪网,2007-10-24,[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7-10-24/205814157282.shtml.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of Students Based on the soft power of Employment

ZHAI Qing-yan
(Ma'anshan Technical College,Ma'anshan Anhui 243031)

Under the new situation,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conducive to forced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enhance employment "soft power.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need from the curriculum,teaching staff,practice platform as well as the guarantee system aspects of implementation and improvement.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mployment; Soft power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756)。

(责任编辑:吴 芳)

翟清岩(1970-),男,安徽巢湖人,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实力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实力抢镜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