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绍振文学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2016-03-12王一石

关键词:孙绍振真善美错位

王一石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陕西 西安710100)

孙绍振文学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王一石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陕西 西安710100)

孙绍振教授对于文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由文学创作规律以及文学文本特点等方面深入分析文学教育。该文针对其文学教育思想以及文学文学方面的解读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推动文学教育的进步,培养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素养。

孙绍振;文学教育思想;分析

1 文学教育要遵从文学本身

从孙绍振倡导的真善美三维“错位”学当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作为审美艺术的一种,文学本身的真善美之间并不是一致的,同时也不能说是毫不相干、彻底分离的,而是保持一种既分离又统一的有关“错位”关系。并且文学艺术的最大魅力就是这种“错位”。通过“错位”理论,能够辩证的处理“真善美”的关系。在进行文学解读以及欣赏的过程中,将“真善美”当成是统一的,并且用科学价值以及使用价值来对其艺术形象进行解读,和现实政治之间相互对应,这是有关机械反映论方面的老路子,与文学本身相去甚远,同时也失去了文学作为审美所具有的意义以及特点。

因为受到了形而上学以及机械反映论等方面的影响,以往我们一直将文学作品看做政治与道德的教科书,或者是百科全书来进行教学,将文学看做是思想道德方面的载体,这种“文以载道”的有关思想已经在文学教育当中深深的扎了根,我们一直背靠着艺术大门在进行教学。如今,我们了解到文学当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并不是被动的,其是审美的、情感的以及主动的,艺术本身是自由的,并且它也代表了人们情感的自由。其展现出来的是作家自身对生活的体悟与认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诗意性以及假定性。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是为了表达自我,并探索自我,是进行自我发展的一种需求。所以,文学作品在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映的时候,必须要凭借幻想、联想以及想象,并且利用假定的情境,从而创造出不但能够体现客观真实,同时又能表达主观思想情感的有关艺术形象时,其才能够算是审美的、自由的。只有容纳了文学方面的假定性,才能挣脱真善美同一论方面的束缚,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以及解读的过程中,将“真善美三维错位”有关学说作为指导,这样就不再是对照我们的客观生活,而是将文学文本当做独立审美客体,站在审美的角度来欣赏,并进行评判,这样才能发现文学方面的审美规律以及审美价值。所以,文学解读一定要回到文学本身。

2 文学教育要尊重文本本身

传统当中的鉴赏与批评大多都是站在社会历史以及伦理道德等角度进行的,通常会先入为主,尤其是社会历史方面的批评,其主要对文学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强调,文学是体现真善美的一个统一体,认为文学的形成需要社会历史环境,评价、理解以及分析作品,一定要把作品出现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经历以及历史条件等和作品之间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这样就导致会对文学作品本身产生一定轻视。

孙绍振在文学文本方面的解读分析一直都是通过亲身阅读感受以及阅读体验,可以说是“第一感觉”的产物,他将文学看做成一种语言艺术,在解读以及体悟的过程中往往保持在文学文本方面的“细胞”状态,其所有的解读方向都非常明确,朝着文学的“奥秘”逐渐逼近。

若想要了解文本当中的“奥秘”,就一定要深入文本“细胞”之中,回归至文学文本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认识到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孙绍振由文学内部之中的各个要素、方位以及层次的细胞状态当中,凭借比较还原法追寻文学发展存在的规律性。在对文本进行细读的根本基础上,站在形象结构方面的逻辑起点,从而进行历史的与逻辑的、综合的与分析的开展,这就是其方法论方面的追求[1]。

3 文学教育要注重微观分析

孙绍振尤其重视对文本进行微观分析,他逐渐深入文学形象方面的细胞形态,希望将形象最单纯、最朴素的状态,就像科学家一样,置于纯粹状态中做出研究。他的著作《文学创作论》就是在精彩的分析以及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之上完成的,这不但成就了其文学理论研究,并且因为他的细微分析,也为文学文本方面的解读指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法。

孙绍振的有关方法论建设和他的理论建设一样,都是由对本土积弊进行批判——机械反应论展开的。对于机械反映论方面的文本分析只能满足客观对象与艺术形象之间所具有的统一性,而统一代表的是对应的、直接的,这样也就谈不上什么矛盾,所以说机械反映论方面的文本分析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分析,只能说是先入为主,彻底忽略了文本本身的客观存在,同时也忽视了作家自身的情感,以及文学作为艺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然而文学作为拥有审美价值的一种艺术形态,是有关“真善美”的错位,这里面存在着矛盾,并不是统一。对于文学教材选编方面的课文大多都是文学经典作品,假如仅仅满足其统一性,只重视文学表面上的东西,这样就只能做到浮光掠影,不能领略经典作品之中的精髓以及艺术魅力,那么分析自然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所以,应用“错位理论”,由矛盾分析着手,由微观着手,从而深入文本,发现“会于心、适于目”的诸多至美的景观和景象,从而切实理解到文学的内涵,收获与众不同的美感享受。并且孙绍振的著作《名作细读》就是根据上面的基本要义进行文本分析的,书中根据文本,提供实际可操作的有关分析方法。学生和老师依此完成最基本的训练,就会渐渐踏上自由思考以及创新的道路[2]。

孙绍振理论所具有的穿透力以及原创性和其本土立场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他的矛盾分析针对的是在本土评论界当中存在的惰性,也就是轻松的说些无关痛痒的套话或者是空话,甚至都不具备最基础的分析方法以及理性精神,遑论其他。而孙绍振在直面文本之后,为什么可以深入文本,又是怎样深入文本的呢?这就在于他将文学文本看做是独立的个体,从而打破机械论以及形而上学方面的常规,打破教条式的套路,消除所有现成的资料,依照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从而回归文学本身以及回归文本本身,遵照常识,探寻文学细微之处,凭借高超的抽象能力来想象出构成艺术形象方面的原生态,发现其中存在的矛盾以及差异,并掌握这种矛盾以及差异,利用比较还原逐渐探求文学文本方面的奥秘以及本质。

4 结束语

近些年来,孙绍振主张的文学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不断提高,尤其是他在文本分析方面的方法被更多的人接受,但目前对于孙绍振有关文学教育思想方面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针对其文学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有更多的人,更加系统、有效的了解其思想,同时在文学教育方面的教学实践当中进行借鉴[3]。

[1]吴励生; 叶勤.回到文学本身:双重解构与多重冲击——四论孙绍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8);103.

[2]余岱宗.情感逻辑:自由与规范——论孙绍振的文学观念[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28.

[3]龚帅.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J].文学教育(上),2015,(04);112.

The analysis of Sun Shaozhen's theory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WANG Yi-shi
(Xi'an Innovation College of Yan'an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100)

Professor Sun Shaozhen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research to the literary theory,by the literary creation rule as well as the literary text characteristic and so on aspect thorough analysis literature education.It aims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literature education,to cultivate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quality.

Sun Shaozhen; Literary education thought; Analysis

G633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责任编辑:吴 芳)

王一石(1993-),男,陕西西安人,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孙绍振真善美错位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有趣的错位摄影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佟丽娅,“真善美”化身的古典美人
借《解读语文》微观解读不可无“我”的《祝福》
紧贴文字,注重方法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做一个真实有用的人——读《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有感
孙绍振“激进”语文改革论的策略性意义
“错位教育”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