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旱作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沟渠构建及其拦截效果研究*

2016-03-12王振旗顾海蓉朱元宏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6年4期
关键词:旱田沟渠氮素

王振旗 顾海蓉 朱元宏

(1.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233;2.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 2017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肥料的高消耗、高投入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引起太湖、滇池等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素有70%以上来自农业输入[1-2]。在经济发达的南方平原河网地区,地表径流是农田氮、磷流失的主要形式[3-4],由于露天旱作农田(以下简称旱田)年复种指数高、肥料施用量大、田间排涝要求严格等,污染物流失负荷远大于水田,太湖流域不同类型的旱田总氮流失负荷约16.8~21.6 kg/hm2[5],约为水田流失负荷的3倍[6-7]。特别在夏秋季节(7—10月),降雨造成的径流排水中总氮(TN)流失高达18.5 mg/L以上,占全年TN流失总量的80%左右[8]。

在旱田面源污染防控方面,田间覆盖、肥料深施、有机肥替代等源头控制技术虽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应用[9-10],但植被缓冲带、人工湿地等末端控制技术的应用具有局限性,导致径流排水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在过程控制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已开展生态沟渠的研究与示范,并出台了相关法令强制执行[11];生态沟渠技术在我国起步于21世纪初,在多年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集成了一批适于水田的生态沟渠构建技术,并在江苏、上海等地推广应用[12-13],但针对旱田径流排水特征的生态沟渠应用案例鲜有报道。

因此,本研究在长江三角洲南缘的淀山湖区域选择典型果林,基于当地土壤水文和旱田耕作特点,按照首先满足旱田排涝要求、其次发挥生态拦截作用的原则,构建了一种符合旱田径流排水特征的生态沟渠,并通过大田径流试验,对悬浮物(SS)、TN、硝态氮、总磷(TP)和可溶性磷(DP)的拦截效果进行监测评估,以期为南方平原河网地区旱田面源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上海黄浦江上游的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0°57′~30°59′,东经120°59′~121°0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均气温为(17.0±1.0) ℃,全年降水天数为120~140 d,年均降水量为1 250 mm左右。研究区内河网密布,已基本形成灌溉排涝体系,地面高程2.8~3.5 m,是太湖流域典型的平原河网区。

研究区内的农田土壤类型属湖沼相母质形成的青紫土,土质结实、易于成型。旱田作物以果林、蔬菜为主,种植面积占旱田总面积的38%。耕作过程中,旱田由于排涝要求高,田内多设置垄沟,致使径流排水量大、污染负荷高,但配套排水渠主要以混凝土板式沟渠或简易土沟为主,基本无生态拦截作用。

1.2 生态沟渠构建

1.2.1 功能结构设计

旱田生态沟渠由简易土沟改造而成,底宽500 mm、沟深1 200 mm,考虑到水生植物占用一部分体积,沟壁边坡系数放大至0.5,上宽为1 700 mm,有效过水断面为0.8 m2,较传统水旱通用混凝土排水渠(上宽1 100 mm、底宽450 mm、沟深850 mm)扩大54%。根据径流流量校核断面设计,每公顷配置80 m以上生态沟渠,可达到《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对旱田的排涝要求,即1~3 d降雨从作物受淹起1~3 d排至田面无积水。基于水生植物种植需求,沟底、沟壁设为混凝土多孔板结构,沟壁板为600 mm×1 450 mm,沟壁板上端平均布12个孔洞,开孔率为13.1%,沟壁板下端500 mm上表面拉毛;沟底板为500 mm×1 200 mm,采用S型交错方式开设2个孔洞,以强化排水的折流作用。该生态沟渠的横断面见图1。

1.2.2 稳定性设计

考虑到土壤固定与养护的需求,沟壁种植孔设计为四角梅花型棱台体,内外口直径分别为130、100 mm;根据常规水生植物生长最小根际面积,沟底种植孔设置为直径80 mm的圆形孔。针对生态沟渠在应用后期易出现沟体损毁、植物死亡、拦截效果逐年降低等问题,在沟壁板与沟壁土体之间加铺1层三维植被网。利用沟壁植物根系与三维植被网之间的锚固作用达到沟渠结构稳定,增强对纵向和横向水流的抗冲蚀能力。该生态沟渠的抗坡面侵蚀强度相比裸露土质沟渠可提高2倍以上[14]。

注:图中单位为mm。图1 旱田生态沟渠横断面示意图Fig.1 Cross section of the dry farming field ecological ditch

1.2.3 水生植物配置

水生植物主要起到减缓流速、拦截吸收等作用,并可为根系微生物活动提供必要的泌氧环境。按照植物量大、净化效果好、易于回收利用的筛选原则,借鉴前人对水生植物湿地净化效果的研究成果[15],本研究采用幼苗移栽方式在生态沟渠的沟底交错种植梭鱼草(Pontederiacordata);采用草皮移植方式在沟壁种植狗牙根草(Cynodondactylon)。实践表明:梭鱼草在花期的生物量约为0.36 kg/m;狗牙根草长势良好,基本可以全部覆盖两侧沟壁,在稳定期的生物量约为0.54 kg/m。

1.3 大田径流试验

1.3.1 试验设计

为评估旱田生态沟渠对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采用大田径流试验,将2011年构建的110 m的生态沟渠作为研究对象,配套蓝莓田1.3 hm2,并将同区域等比例配置的传统水旱通用混凝土排水渠(未清理底泥)作为对照沟渠。试验期间,设置生态沟渠和对照沟渠均为单端进水、单端出水,排水量采用DN250就地显示型涡街流量计测量,排水端设置排水闸门,径流通过溢流方式排放。同时,增高试验田田埂至0.40 m以容纳大雨级降雨量,并确保产生的全部径流进入生态沟渠,雨量由雨量筒收集并测量。监测时间选在2012年的蓝莓追肥期(6—10月)内进行,在沟渠进水端、中端和出水端共设置3个监测断面,分别在径流排水进入沟渠后1、12、24、36、48、60、72 h取样。

表1 试验期间降雨及排水情况

1.3.2 数据分析

水质监测指标为SS、TN、硝态氮、TP和DP。SS采用重量法测定,TN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态氮采用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定,TP和DP均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DP经过滤后再进行测定。生态沟渠和对照沟渠均进行3次水质监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降雨及排水情况

在发生暴雨(12 h降雨量超过30 mm)以上级别的降雨时,对照沟渠易造成排水不畅,导致农田内涝。因此,选择2012年8月下旬至10月底之间的3次中大降雨时段开展对比试验。径流排水在生态沟渠和对照沟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均在60 h以上(见表1)。

2.2 对SS的拦截效果

3次降雨时段的径流排水中SS浓度随HRT的变化见图2。由图2可知,径流排水中初始SS为37.4~47.7 mg/L。HRT<24 h时,生态沟渠和对照沟渠径流排水中SS浓度下降较快;但HRT≥24 h时,受水生植物和沉积物的吸附拦截作用的影响,生态沟渠对SS的拦截率明显优于对照沟渠。在HRT达48 h基本趋于稳定,生态沟渠对SS的平均拦截率达50.5%,为对照沟渠的1.6倍以上。

注:生态沟渠-8月、生态沟渠-9月和生态沟渠-10月分别表示降雨时段为8月26—27日、9月7日、10月30日,生态沟渠径流排水中的SS质量浓度;对照沟渠-8月、对照沟渠-9月和对照沟渠-10月分别表示降雨时段为8月26—27日、9月7日、10月30日,对照沟渠径流排水中的SS质量浓度。

图2径流排水中SS质量浓度随HRT的变化
Fig.2 SS mass concentrations in the runoff varied with HRT

2.3 对氮素的拦截效果

分别将生态沟渠和对照沟渠3次降雨时段的径流排水中氮素浓度进行平均,分析径流排水中TN和硝态氮浓度随HRT的变化,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径流排水中初始TN为17.21~18.40 mg/L。HRT达48 h时,生态沟渠径流排水中TN降至7.98 mg/L,TN拦截率约53.6%;而对照沟渠径流排水中TN浓度虽总体随HRT延长呈下降趋势,但受水量负荷冲击影响波动较大,拦截率仅31.8%左右,主要是由于部分吸附态氮被拦截沉淀。由于旱田的氮素流失形式以硝态氮为主,生态沟渠径流排水中硝态氮的浓度变化与TN总体一致,且生态沟渠对TN和硝态氮的拦截效果优于对照沟渠。生态沟渠拦截的氮素可通过根系、沟板附着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和植物吸收等作用得以逐步拦截。

图3 径流排水中氮素质量浓度随HRT的变化Fig.3 Nitrogen mass concentrations in the runoff varied with HRT

2.4 对磷素的拦截效果

分别将生态沟渠和对照沟渠3次降雨时段的径流排水中磷素浓度进行平均,分析径流排水中TP和DP浓度随HRT的变化,结果见图4。由图4可知,径流排水中初始TP为0.89~0.98 mg/L。由于TP主要以颗粒吸附态存在,其随HRT的变化与SS一致,均在HRT达48 h时基本达到稳定,此时生态沟渠的TP拦截率约56.1%,为对照沟渠的1.6倍。而生态沟渠对DP的拦截效果与对照沟渠差别不大。HRT达48 h时,生态沟渠和对照沟渠对DP的拦截率分别为23.8%、12.1%,说明生态沟渠对TP的拦截主要表现在对颗粒吸附态磷的拦截。

图4 径流排水中磷素质量浓度随HRT的变化Fig.4 Phosphorus mass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varied with HRT

3 结 论

(1) 构建了一种混凝土多孔板结构的生态沟渠,有效过水断面0.8 m2。通过引入三维植被网,提高了沟渠抗坡面侵蚀强度。稳定期沟壁和沟底水生植物生物量分别约0.54、0.36 kg/m,通过水生植物拦截吸收等作用,达到对旱田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

(2) 径流排水HRT为48 h,生态沟渠对SS、TN和TP的拦截率分别约50.5%、53.6%、56.1%。生态沟渠对硝态氮的拦截规律与TN一致,而对DP的拦截效果与对照沟渠差别不大,因而生态沟渠对TP的拦截主要体现在对颗粒吸附态磷的拦截。

[1] 金苗,任泽,史建鹏,等.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中农业面污染源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0):106-109.

[2] 刘忠翰,贺彬,王宜明,等.滇池不同流域类型降雨径流对河流氮磷入湖总量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4,23(5):593-604.

[3] 李恒鹏,黄文钰,杨桂山.太湖地区蠡河流域不同用地类型面源污染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06,26(2):243-247.

[4] 黄沈发,陆贻通,沈根祥,等.上海郊区旱作农田氮素流失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5,21(2):50-53.

[5] 王勇,李素英,马惠群.太湖流域旱地农业区氮素流失特征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5,33(3):31-33.

[6] 黄沈发,沈根祥,唐浩,等.上海郊区稻田氮素流失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9):651-654.

[7] 王振旗,沈根祥,钱晓雍,等.淀山湖区域茭白种植模式氮、磷流失规律及负荷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27(1):34-38.

[8] 段亮,段增强,常江.地表管理与施肥方式对太湖流域旱地氮素流失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3):813-818.

[9] DAVID S B,JESS L D,SCOTT M S.Adding value to spatially managed inputs by understanding site-specific yield response[J].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2,27(3):233-245.

[10] GUSTAFSON A,FLEISCHER S,JOELSSON A.A catchment-oriented and cost-effective policy for water protection[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0,14(4):419-427.

[11] LOGAN T J.Agricultural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current issues[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1993,46(1):223-231.

[12] 杨林章,周小平,王建国,等.用于农田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及其效果[J].生态学杂志,2005,24(11):1371-1373.

[13] 王振旗,沈根祥,钱晓雍,等.抗侵蚀型生态沟渠构建及其稻田应用效果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4,8(9):4047-4052.

[14] 钟春欣,张玮,王树仁.三维植被网加筋草皮坡面土壤侵蚀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3):258-261.

[15] 李建娜,胡曰利,吴晓芙,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氮磷吸收富集能力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7):506-509.

猜你喜欢

旱田沟渠氮素
浅析农田建设项目中沟渠施工技术及受到破坏后的治理方法
四川盆地丘陵区不同类型自然沟渠植被分布特征
环境保护下旱田改水田需要注意的问题
旱田改水田对黑土pH、电导率及酶活性的影响
旱田改水田的关键操作技术
洞庭湖典型垸内沟渠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旱田杂草的危害及除草剂的使用技术
阅读理解Ⅰ
楸树无性系苗期氮素分配和氮素效率差异
基于光谱分析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