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6-03-12杨刚龙刘昌梅

广州化工 2016年9期
关键词:专业本科本科生生物学

杨刚龙,郭 佳,刘昌梅,关 锋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探索

杨刚龙,郭佳,刘昌梅,关锋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而生物学相关高端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其培养更需要有一种国际化的视野和培养方式。通过在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过程中机动灵活地安排生物学课程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与国际最先进生物科研单位的接触促使学生树立国际化的观念。

本科教育;国际化培养;生物技术;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也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途径之一。《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将教育开放与合作列为战略目标,强调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教育在聚焦国际化高端人才的重要地位。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五大分类之一,承担着培养全日制本科生的重任,其国际化发展水平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成效体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1]。

国内高校中,许多985名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都非常重视本科生的国际化教育。笔者所在江南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微生物资源信息平台、多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国际联合实验室,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促进生物本科生国际化交流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大学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的能力。

1 本科教育国际化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中很多人提倡本科生培养的国际化,然而真正做到却是甚少。作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作者所在的江南大学把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大学作为己任,但是在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当中特别是笔者所在的生物技术专业培养当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在本科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发现,在推进本科教学阶段中国际化教育存在以下问题:①国际化教育意识淡漠,大部分教师尚未意识到本科教学国际化的重要性。②部分教师开设双语教学课,但往往仅是在课件中出现一些简单专业英文单词,并且用中文讲解。③培养体系不完整,只有很少的几门用英语开设的专业课,覆盖课程比较少。④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授课听不懂,为了学习干脆找本中文教材自学[2]。

实现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国际化培养的途径

21世纪作为生物科技的世纪,生物学相关高端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是建立在物理学、化学、工程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因此现代生物学高端人才必然是综合性的复合人才。而要培养这种人才就需要跟国际最先进的人才培养机制接轨,培养最优秀的人才。本科教育国际化培养应立足开放式办学理念,从培养体系与课程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学生交流国际化、国际合作办学等多种途径入手,采用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实现本科生国际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得到国内一些大学的认识和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笔者认为要使生物学本科生培养实现国际化,主要有以下途径:①在授课过程中加入有授课内容最新的国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不仅使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学课程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同时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国际生物学研究动态。②深化与海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关系,重点选择与本校特色相符的1~2 所海外高水平大学建立深度合作的伙伴关系。③建立更多的学生国际交流新平台,增加中外学生短期集中交流的机会,增进文化交流与认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进入国际高水平高校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使学生能直接接受生物学最顶尖的培养过程,从而成为高端的生物学人才。⑤将本校优势科研力量引入本科教育,利用学校现有的国家平台、重点实验室和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等,这些优秀科研资源与本科生国际化教学相结合[3]。

2 实现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国际化培养的具体措施

生物技术专业是很多高校生命科学或者生物工程学院必设的专业,所以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国际化培养是关系我国生命科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我国生物产业和研究的国际地位。面对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国际化培养过程中的种种难点,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①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课程忠中尽量实现双语教学,并在每一部分加入国际最新研究成果,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②成立学习兴趣小组,鼓励小组内学生对目前感兴趣的国际生物热点问题,进行查询和阅读相关资料,并进行组内讨论和实验。③通过组织各级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形式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在丰富基础知识之上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创新计划,毕业论文以及研究生培养一体化结合起来。④建立新型交流平台,如QQ群,WeChat群,可以随时分享国内外顶尖的生物热点话题,并与学生展开积极的探讨。⑤可以招收大量的本科留学生,通过和我们的本科生的共同学习,交流以及生活相处让学生更多了解国外情况。⑥通过邀请国外知名院校老师来校与兴趣小组同学进行零距离接触,最直观地了解当前名校教师如何培养高端生物学人才。7.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国际合作交流,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暑期夏令营活动,或者进入国内外高校游学。

3 实现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国际化培养的成果评价

在推进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国际化培养的同时, 需要有一个成果评价体系对进度进行观察和控制, 以便于随时发现薄弱环节、寻找新的突破口,同时可以促进国际化培养的速度。具体而言可以将以下几个方面纳入评价体系。①国际交流度评价:比如学生与留学生的交流程度,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频率和收获,进入国外名校再学习的比例,外籍教师与本校学生的交流程度等等。②教学目标评价:把实际的教育效果和教育目标进行比对, 以评估教育活动对教育目标达成所做出的贡献。比如学生对国际生物相关热点话题的认识程度,以及能否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③ 满意度评价:满意度评价包括学生对国际化培养的满意度、教师的满意度和社会各界及家长对学校国际化教育的满意度。进行满意度评价有利于发现问题, 及时改进教育服务。④ 绩效评价:教育绩效是指教育的投人与产出之比,将绩效作为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的评价标准, 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将优势资源的以充分的利用和发挥[4]。

4 结 语

生物学高层次的培养离不开高校教育的大力支持,而优秀的高素质生物人才更需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5]。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其他传统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注重前沿性和科学性。更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能力,灵活安排课堂内容,让学生更多更好的接收国际化的生物知识,培养出生命科学的国际领军人才。

[1]张凌. 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的途径与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9): 21-22.

[2]袁新华, 周志平, 盛维琛, 等. 工科本科生培养计划国际化的几点思考[J]. 考试周刊, 2014(11): 140-141.

[3]王时龙, 王勇勤, 唐倩. 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培养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2(4): 23-25.

[4]王石河, 丁扬阳. 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方法与成果评价[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增刊): 38-39.

[5]徐沙, 李子杰, 杨刚龙, 等. 糖生物学本硕衔接培养模式初探[J]. 广州化工, 2014, 42(12): 230-231.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in the Major of Biotechnology

YANG Gang-long, GUO Jia, LIU Chang-mei, GUAN Feng

(School of Biotechnology, Jiangnan University, Jiangsu Wuxi 214122, China)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a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and innovation talent of biolog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education level of our country.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is required for the talent cultivation. Flexible arrangements for biology courses in biotechnolog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an raise learning interesting. Communication with the most advanced biologic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can encourage students to build an international concept.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ulture; bio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杨刚龙(1983-),男,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和糖生物学研究。

G420

A

1001-9677(2016)09-0219-02

猜你喜欢

专业本科本科生生物学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面向机械类专业本科职业应用教育的课程建设——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包装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思考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