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曙1-29号站火驱油井尾气对标管理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16-03-12徐贻文

化工设计通讯 2016年1期
关键词:火驱口井产液

徐贻文

(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辽宁盘锦 124109)

曙1-29号站火驱油井尾气对标管理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徐贻文

(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辽宁盘锦 124109)

通过根据不同生产阶段油井的尾气量、沉没度等生产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配套井下工艺设计、生产参数和地面工艺优化三项生产管理对策。结合油井尾气对标管理标准,对以往发生过气锁的油井采取地面尾气量控制措施,有效防止了尾气量过高造成油井气锁现象的发生。实现了油井平稳生产,措施阶段累计增液463.9t,累计增油238.1t。

火驱;注空气;措施;效果

随着注入量的逐渐增加,火驱见效生产井数和尾气量逐渐呈上升趋势,对应单井产液量出现不规则变化。同时,油井生产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主要表现在受尾气影响泵效下降、部分油井气锁现象增加、出砂量和躺井率增加。为了提高火驱油井生产效果,曙1-29号站通过对火驱油井生产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不同尾气量与产液量的对标管理法,为杜66南火驱油井的日常维护管理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1 概况

1.1开发现状

曙1-29号站总井数39口,开井数27口,日产液388t,日产油118t,综合含水70%。于2012年12月逐步转入火驱开发,2013年1月开始逐步见效。截至目前已转注6口井,日注气量3.5×104m3,火驱生产井数21口。

1.2尾气见效情况

曙1-29号站21口火驱生产中无尾气量井6口,含尾气井15口。目前尾气日排放量3.0×104m3。其中,以每1 000m3为基本单位分等级统计得出:尾气量低于1 000m3的有5口井尾气量超过1 000m3的有1口井,尾气量超过2 000m3的有5口井,尾气量超过3 000m3的有2口井,尾气量超过4 000m3的有2口井。

2 目前生产现状

通过对21口火驱生产井不同尾气量油井对应的平均沉没度与转驱前情况统计和对比发现,无尾气量油井的沉没度上升58m;尾气量在100-1 000m3的沉没度上升190m;1 000-3 000m3的沉没度上升315m;3 000-4 000m3的沉没度出现下降趋势至210m。

针对油井尾气量与沉没度变化对应关系分析,可将油井生产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无尾气量显示(尾气流量计未监测到)且沉没度变化较小的油井处于初期;尾气量在100-1 000m3的沉没度上升190m的处于见效期;1 000 -3 000m3的沉没度上升3 15m的处于上产期;3 000-4 000m3的沉没度出现下降趋势至210m的处于稳产期。

2.1生产对策

根据不同生产阶段油井的尾气量、沉没度等生产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配套井下工艺设计、生产参数和地面工艺优化三项生产管理对策。

2.1.1初期

井下工艺设计:加深泵挂提液。生产参数优化:低冲次(3次/min-4次/min)。地面工艺优化:加大井组注气井注汽量调整。

2.1.2见效期

井下工艺设计:小泵深抽减小气体影响。

生产参数优化:抽油机匹配变频器低冲次生产(2.5次/ min-3.5次/min)。

地面工艺优化:加强套管尾气流程管理,避免憋压现象。

2.1.3上产期

井下工艺设计:出砂井采用大泵径防砂泵(¢56mm);不出砂井采用大泵径管式泵(¢56mm)匹配气锚生产,减小气体影响。

生产参数优化:提液生产(4次/min-5.5次/min)。

地面工艺优化:加强套管尾气流程管理,避免憋压现象。

2.1.4稳产期

井下工艺设计:出砂井采用小泵径防砂泵(¢44mm);不出砂井采用小泵径管式泵(¢44mm)匹配气锚生产;套坏、侧钻等井下工艺差油井可加深尾管减小气体影响。

生产参数优化:低冲次生产(2.5次/min-3.5次/min)。地面工艺优化:采取安装套管定压装置或匹配油嘴生产。

3 存在问题

以尾气量与平均产液量对标为标准,曙1-29号站的15口尾气见效油井对标达标率较低。

尾气见效生产的15口油井中尾气量与产液量达标的有9口,达标率占60%,不达标6口,不达标率占40%,整体达标率较低。

4 原因分析

(1)受尾气影响泵效下降;(2)气锁现象增加;(3)出砂量增加;(4)躺井率上升。

5 实施对策

我们以尾气量与产液量对标曲线为依据,对于产液量偏低的部分油井在工艺措施和井筒管理方面,为了更好地挖潜油井产能,采取了分类挖潜治理措施。

5.1优化井下工艺设计——减少尾气影响

根据尾气向上走的特点,对不出砂见尾气井实施尾管加深至下层系并配套气锚,目前全部油井均正常生产,有效防止了气锁发生,有效提高了泵效。

5.2措施防砂加配套生产参数——减少出砂影响

对于尾气量超过3×103m3,出砂严重产液不达标油井,采取相应的防砂措施,目前已实施各类防砂5口,措施效果明显,阶段累计增液560.89t,阶段累计增油108.32t。

5.3优化合理生产压差——提高泵效

通过对火驱油井优化合理的生产压差,有效提高了单井泵效,达到了合理控制油井产液强度的目的。截止目前按阶段累计实施28井次,累计增液678t,累计增油250.4t。

5.4尾气控制防气锁

结合油井尾气对标管理标准,对以往发生过气锁的油井采取地面尾气量控制措施,有效防止了尾气量过高造成油井气锁现象的发生。截止目前已累计实施控尾气措施4口,实现了油井平稳生产,措施阶段累计增液463.9t,累计增油238.1t。

6 结论与认识

(1)火驱油井尾气量与产液量存在一定对应关系,并且存在拐点;(2)火驱油井尾气对标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火驱油井生产效果。

[1] 陶延令.采油技术问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232.

[2] 卢厚清.数学建模的精度分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1,(3):20-22.

Shu No.1-29 Application and effect Station fire flooding wells exhaust standard management analysis

Xu Yi-wen

The amount of exhaust ga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production wells,sinking of the other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developed a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downhole process design,production parameters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three production fl oor management strategies.Well combined exhaust standard management standard,to take measures on the ground to control the amount of exhaust gas in the past occurred airlock wells,effectively preventing the oil caused by excessive amount of exhaust air lock phenomenon.To achieve a stable oil production,stage measures the cumulative increase was 463.9t,cumulative oil 238.1t.

fi re fl ooding;air injection;measures;effect

TE35;X383

A

1003-6490(2016)01-0034-02

2016-01-02

徐贻文(1968—),男,安徽含山人,高级技师,主要从事石油管理和采油工作。

猜你喜欢

火驱口井产液
考虑多因素的多层合采产液量劈分模式研究
靖边畔沟长6油层采油制度效益研究
机采井集中热洗方法及节能效果分析
辽河油田火驱开发技术进展
火驱油藏工程分析与设计
渤海J油田化学驱无因次产液指数的变化规律
改“堵”为“疏”水火“相容”我国首个边水(水淹)稠油油藏火驱获突破
气驱特征曲线在稠油油藏火驱开发中的应用
陈毅当红娘为叶飞牵红线
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油井产液结构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