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

2016-03-12李学灵

关键词: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

李学灵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

李学灵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城镇化进程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既有良好的基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又面临着现实的障碍、沉重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总结不同视角下的城镇化发展理论,厘清城镇化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本文的重点阐述内容。

不同视角;城镇化进程;城镇化道路

1 城市、城镇化概念的界定

城市是一定规模的人口集聚的地域,以各种市场为依托,集约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财富,是所在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中心。而城镇,通常指的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的外延要大于城市。鉴于中国实际情况,除特殊说明外,文中不做区分。作为与乡村相对应的概念,城镇的划分标准以国家统计局标准为准。

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城市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向周围农村扩散的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不能片面地将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过程”,而应将城市化放在动态的城乡互动关系中认识,应更多地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变动来重新理解城市化。我国从实际国情出发,“城镇化”与“城市化”二者的内涵是相同的。之所以使用“城镇化”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不作说明的情况下,本文不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1]。

2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城镇化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伴侣,高度的城市文明总是与工业文明相伴相生的,尽管从城市史角度看,城市的历史要久远的多。两百多年的现代城市史同时也是一部城市化的研究史,大量关于城市各个维度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城市化理论,其中一些对我国的城镇化理论和实践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一是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城镇化。现代化视角下的城市是经济增长、观念更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是进步的代名词,而以农业、农村为代表的传统部门被认为是发展的障碍。尽管在实践中这种线性的、单向的、不可逆的理论带来了很多新的矛盾,但直到现在仍在发挥着广泛的影响。二是新城市社会学视角下的城镇化。新城市社会学或称城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源于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普遍出现的“城市病”或城市危机,以及对现代主义城市发展理念的反思。新城市社会学背景下,城市并非城市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城市本身和城市生活方式都是更广泛的经济结构的产物。三是非均衡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城镇化。这一理论来源于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和实践。非均衡发展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循环累积因果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对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产生了广泛的现实影响。四是经济增长理论视角下的城镇化。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命题主要起源于两类文献的发展,一类是发展经济学中的城乡人口迁移模型,另一类是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前者是经济增长如何影响城市化方式的问题,而后者是城市化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的问题(Qimans)。而这两个问题也构成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命题的重要内容。五是新兴古典主义视角下的城镇化。80年代以来,以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分析等现代数学分析工具重新将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结果是将现代经济理论进行重新组织,形成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3 城镇化进程与道路

3.1 城镇化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

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表明,城镇化进程的阶段性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由于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源,城镇化与工业化一般呈现出同步发展的趋势。工业化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的演进上,而城镇化则主要表现在与产业结构变化相适应的就业结构变动上。城镇化进程的阶段一般依据城镇化率高低和速度的快慢来划分,而且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一个阶段是城镇化起步阶段。基本上是城镇化率由10%左右提升到30%左右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城镇化进程启动,城镇加快兴起,人口流动加快,城乡差别日益扩大。第二个阶段是城镇化加速阶段。伴随着工业化加速发展,城镇化率由30%左右提升到60%以上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作用突显,工业加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张,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这一阶段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乃至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都变的很复杂,且这一时期的发展受外部因素和政策影响都很大。第三个阶段是城镇化稳定阶段。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工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其主要的阶段特征是:城镇化发展速度减缓,城乡差别基本消失,城市文明普及到全社会,城市文明发展成熟,新的城市形态出现。

3.2 城镇化的模式与道路

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一种自我循环演进和增强的机制:一方面,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内生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城镇化可以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分工发展,反过来又推动工业化发展。毋庸置疑,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和动力之一,但在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传统、政策体制、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呈现出不尽一致的发展图景,城镇化的效果也常有非常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城镇化的模式和道路选择是密切相关的。

城镇化模式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动力机制特征的总和。关于城镇化模式,可以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按照其主要特征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型。按发展阶段分,可分为集中型城镇化和分散性城镇化;按推动主体分,可分为“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和“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按实施效果分,可分为正统的城镇化、假城镇化和离心城镇化;更为人们熟知的是按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作为标准,分为同步型城镇化、超前型城镇化和滞后型城镇化[2]。

城镇化道路是指实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原则和方式,所要解决的是怎样实现合理健康的城镇化的问题。城镇化道路是城镇化发展战略选择的结果,其选择过程就是政策、体制和机制设计的过程。从工业与农业(服务业)关系分,可选择工业城市战略、商业城市战略和综合城市战略;从城市规模结构分,可选择大城市战略、中小城市战略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战略;从城市布局的集中与分散分,可选择网络型战略、据点型战略和据点与网络结合型战略;从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机制分,可选择自然个体战略、合作发展战略、开发体系战略、总体规划战略。

[1]吴良镛等:从世界城市化大趋势看中国城市化发展[N].科学新闻.2003-9-19.

[2]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1.

Summary of urbanization:theory and different perspective

LI Xue-ling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Economy,Hefei Anhui 230051)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as entered a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has both a good foundation and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rare opportunities facing reality obstacle heavy pressure and severe challenge.The theory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under the view of summing up different clarify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tage,select the appropriate content of road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Different perspective;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The urbanization road

F292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CJY052)。

(责任编辑:廖建勇)

李学灵(1982-),女,河南洛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营销。

猜你喜欢

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