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路矫形手术对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高度的影响

2016-03-12王红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5期
关键词:矫形后路节段

王红辉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二病区,河南 南阳 473000)

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为脊柱一种三维结构性的畸形,水平面椎体旋转、冠状面上侧凸等,可影响患者身高,手术为唯一有效治疗手段[1]。本次选取相关病例,采用后路矫形手术治疗,分析其对脊柱高度产生的影响,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脊柱侧凸患者20例,单弯为SC(single curve)组(12 例),双弯为DC(double curve)组(8 例),男4例,女16例 ;年龄10~21岁,平均(15.7±1.9) 岁。均经全脊柱X线检查确诊,排除骨软骨发育不良、结缔组织疾病者,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者。

1.2 方法

术后均对Bending位、仰卧位和站立位全脊柱进行X线片拍摄,评估脊柱柔韧性,依据Lenke建议,选择手术融合节段。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后路矫形手术,手术方式为全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内固定区域均取人工骨及自身肋骨或髂骨植骨融合。在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和动态体感下完成手术,术后1周对全脊柱仰卧位正侧位X线片摄取,以评定矫正脊柱侧凸的效果。

1.3 脊柱高度(spinal height, SH)矫正值测量

SH是指X线摄取的全脊柱仰卧位正位片上,T1、SI各自椎体上终板中点间的垂直距离,对术前、术后SH分别测量差值,即本次研究矫正的SH值。侧凸较为完整的定义为同时包括上下端椎侧凸。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选取的20例患者,SC组12例,DC组8例。分别与手术前比较SH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手术前后SH值变化情况比较 (±s, cm)

表1 手术前后SH值变化情况比较 (±s, cm)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SC组 12 41.3±2.9 43.8±2.7† 0.000 DC组 8 39.9±3.3 42.9±3.0† 0.000

3 讨论

脊柱侧凸为临床一种于青春期前后发生的脊柱畸形,伴椎体旋转加重、顶椎侧方偏移,脊柱垂直高度和长度间差距明显增大,即身高丢失[2]。脊柱段为身高改变集中区域,引发身高和躯干在比例上的协调。患者为严重侧凸时,躯干甚至发生塌陷,对形体美观造成程度不等的影响[3]。但相较双肩不等高、腰线不对称、剃刀背畸表等经典畸形指标,忽略了脊柱侧凸身高丢失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非手术治疗处于生长期的患者,身高因高生长速率而呈现的增加现象会掩盖因侧凸进展而引发的身高丢 失。

有研究取不同Cobb角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对SH的矫正作用,为不同Cobb角脊柱侧凸患者矫正的身高值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对SH测量时,所取的不是站立位,而是仰卧位,原因是大部分手术病例约术后7 d才可站立平稳,对全脊柱进行X线拍摄,而卧床时间较长可增加身高[4]。有学者研究显示,经2 d活动后,AIS患者身高将呈1%降低。梁天龙等[5]展开的研究显示,在1 d内,正常人身高有一定差异存在,晚上最低,早晨最高,晨起和夜晚相差约1~2 cm。故测量仰卧位SH,可减少长时间卧床引发的误差。对于临床收治的单弯型病例:测量仰卧位时Cobb角<40°所矫正的具体SH值,约为2 cm;Cobb角为40°~50°时,SH值约2.5 cm;Cobb角为60°~70°时,SH值可达4 cm;Cobb角>80°时,SH值可>5 cm。临床收治的双弯形病例:主弯Cobb角范围相同时,双弯病例SH矫正值多大于单弯病例,这与双弯中代偿性脊柱侧弯可在一定程度上被融合矫正相关。

脊柱侧凸手术矫正是对美学理念和平衡原则体现的过程,如选择融合节段对躯干区域平衡、近远期总体平衡及局部平衡均有一定影响,手术对脊柱侧凸身高的影响为动态过程,针对生长期的患者也是此种情况,影响身高是双重的。近期效应体现在矫正顶椎偏距、Cobb角畸形上,此点已在研究中被证实。在临床研究中,后路矫形手术本身融合技术和内固定术对融合节段脊柱的生长有所限制。从动态上看,所固定融合的节段有生长潜能存在,即会有身高丢失,特别是生长潜能较大的病例,如月经初潮未至的女孩。改善脊柱侧凸患者SH美学指标,可对不同Cobb角脊柱侧凸患者矫正SH值提供参考。结合本次选取的20例患者,SC组12例,DC组8例,分别相较手术前,两组SH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针对脊柱侧凸的病例,采用后路矫形手术,可促患者SH显著改善,进而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保障,临床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手术开展方案,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

[1]张国莹, 张永刚, 张雪松, 等. 后路广泛松解手术对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胸椎矢状面矫形效果的影响[J]. 中华医学杂志, 2013,93(7): 483-486.

[2]钱邦平, 毛赛虎, 孙旭, 等. 后路矫形手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高度的影响[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 23(8):694-699.

[3]陈桂丹, 候静如. 先天性脊柱侧凸一期后路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J]. 西南国防医药, 2013, 23(11): 1231-1232.

[4]丘雪梅, 曾采采, 陈柳娟. 前后路联合矫形治疗严重脊柱侧凸的围手术期护理[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 14(22): 81-83.

[5]梁天龙, 蒋礼源, 郑小春, 等. 三维矫形系统后路手术治疗脊柱侧凸47例[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6(6): 935-936.

猜你喜欢

矫形后路节段
矫形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昆明医科大学假肢矫形工程专业通过国际教育标准认证
高速铁路节段箱梁预制场规划设计研究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矫形工艺对6N01-T5铝合金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3D打印技术在矫形鞋垫中的应用进展
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发症分析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