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孕症患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40例疗效分析

2016-03-12高青翠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5期
关键词:不孕症宫腔宫腔镜

高青翠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 妇产科,广东 深圳 518000)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 EP)是良性子宫内膜出现病变的现象,能够使女性出现不孕的情况[1-2]。而该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治疗过程中不但要尽可能地保障治疗的效果,同时还应该最大限度地降低日后息肉的复发,另外还要保护患者在子宫内膜不会受到任何破坏,也不会对日后的生育有任何影响。目前临床中关于不孕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的相关报道非常少。该研究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在宫腔镜下实施子宫息肉摘除手术,这样能够有效追踪手术后子宫息肉的复发状况,同时与时间段内宫腔完全正常的不孕患者实施手术之后妊娠状况对比,研究选取2013年1 月-2015 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40 例作为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宫腔镜下的内膜息肉诊断标准是依据《宫腔镜诊断与手术图谱》,同时通过病理学检查证明。在完全排除男方不孕因素、女方输卵管性与排卵障碍问题不孕之后,40例子宫息肉患者作为该研究观察组,同时依据年龄、不孕的种类以及不孕的年限匹配选取宫腔完全正常的40例不孕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41岁,最小20岁。不孕年龄也各不相同,其中,时间最长的为18年,最短的为1年。在40 例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中,21例是单发息肉,另外19例是多发息肉。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平均年龄、不孕种类以及不孕年限等相关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基本信息对比 (±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基本信息对比 (±s)

平均不孕年限/年组别 平均年龄/岁 原发性不孕/例继发性不孕/例观察组 31.0±4.4 26 14 5.2±2.9对照组 30.6±4.2 25 15 4.7±2.7 P值 0.280 0.442 0.820 0.323

1.2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手术

常规放入宫腔镜之后,综合分析宫腔管以及宫腔,在宫腔镜观察下仔细分析内膜息肉的部位、数量以及大小,使用长弯血管钳或者小头卵圆钳尽可能地夹住息肉的蒂部同时将其完全取出,如果在该操作过程中出现较大同时蒂部也极大的息肉,应该使用微型剪刀在息肉的蒂部将息肉完全剪除。所选取的患者全部使用刮匙综合有效地对宫腔实施搔刮,把残存的息肉与周边的内膜完全刮出之后,再次放入宫腔镜实施复查,这样就能够有效确认息肉是否已完全被摘除。

1.3 随访

手术完全接受之后门诊对其随机访问或者由专人对其实施电话随机访问,对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手术之后的患者在月经周期后半期服用孕激素14 d。对患者手术结束之后妊娠状况实施有效记录,二次宫腔镜检查人群应该记录子宫内膜息肉是否存在复发情况,对存在有再次复发的患者则再次实施息肉摘除手术,随访半年至3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状况

所选取的40例患者全部在宫腔镜下完成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手术,手术实施时间各不相同,平均手术时间为(9.2±2.4)min,无1例患者存在并发症情况,手术之后阴道流血的持续时间为2~6 d。

2.2 手术后妊娠状况

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有11例妊娠,占观察组总人数的27.5%,而对照组40例中有12例妊娠,占总人数的30%,通过对比发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之后平均获取妊娠的时间分别为(4.7±3.7)及(5.0±3.8)个月,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之后半年内妊娠率分别为7/11(63.6%)与8/12(66.7%),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之后的1年内妊娠率分别是10/11(90.9%)与11/12(91.7%),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手术之后内膜息肉复发状况

观察组37例没有妊娠的内膜息肉患者中,17例实施了二次宫腔检查,检查结果发现宫腔完全正常的患者有14例,内膜息肉复发的患者有3 例,宫腔镜复查的时间为手术之后的1~36个月。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子宫内膜息肉为现阶段女性极其普遍的因宫腔引发的不孕症问题,有文献研究表明在不明原因的不孕妇女中其出现率为16% ~26%[3]。尽管内膜息肉对不孕症的作用机制目前不是特别明确,但绝大多数学者都不主张孕妇实施宫腔镜治疗[4]。宫腔镜下实施内膜息肉的摘除手术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即宫腔定位之后摘除息肉与宫腔镜实施切除息肉。在使用宫腔镜对其实施定位之后摘除息肉不但方便而且快捷,在临床中目前被广泛使用,不过存在不能有效取出息肉基底部而复发率相对较高的问题。但是在宫腔镜下实施操作不但定位准确,同时可以有效地切除息肉的根部,可以有效降低其复发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息肉切除目前技术来看可以使用器械实施摘除或者使用电切除,而器械摘除的方法又有很多,比如使用刮匙或者血管钳等,此次研究没有使用电凝或者电切,这样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损伤息肉基底部与息肉旁正常子宫内膜。与此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其治疗的效果,所有患者均应该重新置镜以及复查宫 腔。

我国学者研究对比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手术与宫腔镜下的息肉电切除手术对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最终结果表明前者的治疗效果主要在治疗结束之后一年半内,而后者在手术之后1年仍可以保持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前者手术之后半年内其妊娠率要比后者高很多,手术之后1年两者的妊娠率基本相同[7]。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同时联合刮宫手术是对不孕患者内膜息肉治疗的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息肉的复发,同时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育能力,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妊娠[8]。

[1]庞雁. 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20): 99-100.

[2]李菲飞.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3, 20(5): 591-592.

[3]孔元蓉, 叶颖斐.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J]. 河北医药 , 2013, 35(13): 1967-1969.

[4]陈燕娜. 13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宫腔镜下COOK导丝治疗的手术配合[J]. 护理学报, 2013, 23(12): 45-46.

猜你喜欢

不孕症宫腔宫腔镜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假排卵与不孕症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