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6-03-12许锦富刘佳李海强邓鹏飞曾妍红陈晓辉肖绮霞杨倩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1期
关键词:多普勒彩色斑块

许锦富,刘佳,李海强,邓鹏飞,曾妍红,陈晓辉,肖绮霞,杨倩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 超声科,广东 东莞 523721)

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因此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病率也呈现出增长趋势,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1],可见早期诊断尤为重要。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在临床诊断下肢动脉病变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具有无创、患者易接受及可动态多角度观察等优点,为进一步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本文将做如 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85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其中,男46例,女39例;年龄46~83岁,平均(65.2±2.6)岁,糖尿病病程5~16年,平均(9.2±1.4)年。同时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8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无糖尿病史,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男43例,女42例;平均年龄(63.7±2.1)岁。两组人群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查方法

使用PHILIPS HD7及PHILIPS HD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探头频率为4.7~29.0 MHz,受检者首先取平卧位,对股动脉、胫前动脉、股浅动脉及足背动脉进行二维扫查,然后受检者取俯卧位,对腘动脉及胫后动脉进行二维扫查。扫查过程中注意沿着血管的走行方向进行纵、横向全面扫查,以了解动脉管壁弹性,观察内膜是否光滑,同时测量各段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检测动脉壁斑块性质、分布情况、形态、大小、回声及动脉有无狭窄及闭塞。然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下肢动脉彩流充盈的情况,频谱多普勒观察血流频谱形态,测量峰值流 速。

1.3 测量标准

内‐中膜厚度和动脉内径的测量选择动脉分支以外大约1.5 cm处连续测量3次,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采用Course法[2]测量斑块厚度,测量各斑块最大厚度,然后取平均值。

1.4 评价标准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血管内壁光滑,IMT <1.0 mm,彩流充盈良好,血流正常,频谱为规则的三相波者为正常。血管壁粗糙,IMT≥1.0 mm,可见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均为病 变[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IMT及动脉内径测量结果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的IM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而动脉内径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IMT及动脉内径测量结果比较 (±s)

表1 两组IMT及动脉内径测量结果比较 (±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2.2 两组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峰值流速测量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峰值流速均低于对照组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峰值流速测量结果比较 (±s,cm/s)

表2 两组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峰值流速测量结果比较 (±s,cm/s)

观察组(n=85) 81.4±11.5 73.8±14.5 32.6±11.4对照组(n=85) 89.6±15.2 82.6±16.3 45.5±16.3

2.3 两组下肢动脉病变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斑块、狭窄及闭塞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组间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下肢动脉病变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较高,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下肢动脉病变,下肢动脉病变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明确诊断尤为重要。虽然动脉造影一直被认为是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和有放射性而难以在临床广泛开展[4]。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动脉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病变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直观准确地观察病变的部位、斑块的大小、性质、有无钙化、血管狭窄程度以及远端血流情况等[5]。因此,目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斑块、管腔狭窄及闭塞是糖尿病下肢动脉常见病变,本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斑块、管腔狭窄及闭塞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对远端末梢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者,检测远端动脉有无合适的流出道动脉,频谱与彩色血流显像相结合能够对病情做正确的判断,同时为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估提供依据[6]。IMT能较好地反应动脉硬化程度,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与频谱分析可帮助确定动脉狭窄或闭塞部位及程度,同时为下肢动脉供血情况评估提供依据[7]。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峰值流速明显低于健康组人群,这能够间接提示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病情评估、疗效判定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王丽.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6):1279.

[2]薛梅.彩色多普勒超声捡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00-2901.

[3]陈敏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3):3112-3113.

[4]梁丽华,韦凌云,廖国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22(5):429-430.

[5]刘刚.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5):234.

[6]赵伟忠.频谱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诊断常见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2):132-133.

[7]张天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3):105-106.

猜你喜欢

多普勒彩色斑块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有那样一抹彩色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彩色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