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预算法细化规定下高校财政专项经费管理改进研究

2016-03-11徐丽

2016年3期
关键词:专项经费高校财务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徐丽(1977-),女,江苏南通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会计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摘要:文章基于新预算法及相关细化规定的新要求,对高校财政专项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加强专项经费管理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财务;专项经费;管理改进;应用研究

一、新预算法细化规定对高校财政专项经费管理的新要求

1.财政性资金使用新要求

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等新规,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部门编制三年滚动规划、加强项目库管理、健全项目预算审核机制、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改革要求和更为细化的规定。要求对2012年及以前年度的项目结转资金,应作为结余资金管理由同级政府收回统筹使用;在用好财政增量资金的同时,着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认真学习、切实贯彻这些新要求成为财务人员的当务之急。

2.高校财政专项经费管理要求

高校财政专项经费是指上级有关部门根据经济发展战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情况,为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由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该资金需要高校明确经费用途及目标,对上级进行申报,在使用时做到专款专用、独立核算,不能随意改变用途,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期完成项目经费的使用。在编制预算时,高校须将专项经费编入年度总预算,是编制中长期滚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预算法及相关细化规定的新要求下,高校如何加强财政专项经费的管理,合理安排并提高财政专项经费使用效益,是高校财务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项经费管理分散

财政专项资金作为高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为了争取更多的专项经费一般重立项而轻论证,重项目申报而轻绩效考核,对于立项的科学性、必要性、可行性很少进行充分论证。许多高校没有明确的专项经费综合管理机构、平台和体系,或者在编制发展规划时缺少专项经费申报项目的编列,而是由相关职能部门各自申报项目,导致立项统筹规划缺失,申报项目在不同年度重复,设备重复购置闲置,脱离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项目申报后,相关部门不了解项目的相关信息、专项经费下达时间和有关要求。对专项经费预算的编制,对经费下达后的支出范围和审批权限,对项目完成年度和绩效评价等,缺乏配套管理办法。项目申报部门将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责任推诿至财务部门,导致专项经费的统筹管理缺失。有时因信息沟通不畅造成资金搁置,影响财政经费使用进度,造成年终结余。

2.预算编制及执行缺乏严谨性

预算编制是专项经费管理的重点。项目负责人在预算编制时,由于对财经政策、新预算法及相关专项资金的细化规定不熟悉,对专项经费使用规定不了解不重视,并出于有利于项目申请的目的等因素,造成预算编制脱离实际;由于未能让项目涉及到的财务、资产等相关部门人员参与,造成预算编制质量不高;由于未充分考虑财政经费的拨付过程、时间及使用要求,造成经费预算缺乏可执行性。

3.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专项经费拨付体制影响资金的使用效果

高校财政专项经费大部分是通过财政国库网上拨付。由于项目从立项、审批到资金配套有一个过程,大多专项经费都在下半年才开始划拨,有的甚至到年底才拨付至国库账户上。而专项项目前期准备已经发生支出,只能从学校其他账户支付,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不允许从零余额账户向学校其他账户划拨资金,这就造成会计年度终了时,零余额账户资金大量结余,出现了项目资金突击使用、挪用及浪费现象,影响项目的执行效果。

4.绩效考核制度不全面

新预算法要求财政预算安排与资金绩效评价相联系。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更是财政支出与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专项经费类别繁多,如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项目,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很难有评价指标能针对所有的项目,使得绩效评价标准量化性程度不高,可行度较低。缺乏相关制度就不能有效控制资金的滥用现象,对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就不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与评价。

三、高校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改进措施

1.建立专项经费管理机构,构建专项经费管理平台,形成科学完善的专项经费管理体系

专项经费项目管理一般包括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实施和实施效果的考核四个环节。高校应根据相关要求建立项目管理机构,对专项经费管理方面的事务进行协调与决策,监督专项经费执行进度及执行效果;应由相关校领导和财务、科研、教务、审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专项经费管理,并明确各部门在专项经费管理方面的权限与责任;应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财务部门的宏观管理能力;应以项目库管理系统为中心,建立统一的专项经费管理平台,形成科学完善的专项管理体系。项目库的建设应以高校中长期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为中心,建立项目入库及退出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在项目库系统平台上完成项目申报、评审、入库、上报、立项、执行、评价、问效等全过程动态集中管理,使专项经费项目申报不再分散化,并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及资金使用效益。参与专项经费管理的财务人员应及时将专项信息告知预算人员,使其统筹安排学校总预算、细化每项项目预算,并按规划编制中长期滚动预算。

2.科学合理地申报专项和编制预算

高校专项管理机构应根据专项经费管理规定,结合各项目的配套管理制度和有关要求,对专项申报进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与评估,确保申报的项目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在新预算法及相关细化规定下,建立与发展规划紧密结合的项目预算管理模式并强化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尤为重要。高校专项管理的相关人员应熟悉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财政专项经费管理政策,了解学校学科专业、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基础设施等现实条件和发展目标,按不同年度的发展重点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预算和三年期滚动预算,以便合理安排使用经费,确保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

3.严格执行预算,规范项目支出

在经费下达国库后,项目实施部门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执行。经费使用部门、审批人员要认真学习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专项经费使用办法,规范项目支出范围,避免财政户零余额资金大量结余和年终突击使用挪用资金,影响项目执行效果,保障资金安全。

4.完善绩效考评制度

由于项目的多样性和项目来源的多元性,高校项目管理机构应结合本校实际运用共性指标、个性指标等绩效评价指标,以预定目标、经费预算等数据作为项目绩效评价标准,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公众评判法等绩效评价方法,跟踪项目实施及经费使用情况,并努力提高绩效考评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

总之,随着财政对专项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加,上级部门对专项经费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预算法及细化规定下,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建立专项管理机构,构建专项经费管理平台,科学合理地申报专项和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不断完善绩效评价制度,是加强和改进专项资金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作者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田迎春.加强高职院校专项资金内部管理的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12(10)

[2]黄超.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02)

[3]吴嗣翀.高校专项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5(12)

猜你喜欢

专项经费高校财务应用研究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部门专项经费拨款问题研究
新环境下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与管理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高等学校专项经费管理研究
设立中职东西部合作办学中央专项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