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展专业行业文化素质教育探究
——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例

2016-03-11王俊彦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职业

王俊彦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91)

高职会展专业行业文化素质教育探究
——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例

王俊彦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91)

当前我国会展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行业文化建设对会展业有序、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会展行业文化具有融通、协作和创新的特征,高职会展专业学生只有接受多学科、综合性的教育和培训,才能适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会展专业应从人才培养建设、实习实训等方面切实加强会展专业学生行业文化素质。

会展业;行业文化;行业素质教育

一、引言

1952年5月4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成立的钟声敲响,标志着我国会展业的诞生。我国会展业至今已经历了60多年的风雨洗礼,会展经济如今已成为中国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产业也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是中国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正不断发展成熟,走向稳定,在整个广东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会展业一个具有历史价值的品牌,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一般简称为“广交会”,始终发挥着各国“友谊的纽带,贸易的桥梁”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珠三角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助推手。《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 年)》等决策文件提出要打造会展强省,重点发展文化会展产业。最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6〕25号)中,进一步明确广东省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基础扎实、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展览业体系,可以预见,广东省对会展行业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多。

2014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规划要求,会展专业要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等重点文化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深化文化艺术类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基层文化人才,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和民族工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可见,会展专业教育必须适应会展行业发展的需求,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人才。

二、会展行业文化特点

(一)行业文化概念

行业文化是指行业内企业和从业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业道德规范。发达的行业文化会深刻地影响着该行业的人才选择标准、发展模式、生产要素及战略方向,同时体现着该行业发展的水平和效率。这是树立行业标准,增强行业认同感的必要途径。

行业文化是行业管理者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一系列措施,以实现行业目标的管理文化。其功能包括:凝聚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教化功能、维系功能、优化功能。白尊贤先生在《行业文化建设》一书中写到:“不同地区的不同行业,其文化风格各有不同,即使是两个行业在环境、设施设备、管理组织、制度手段上可能十分相近,在文化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魅力”[1]。

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增强本行业全体员工内在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使命感、动力、激情和凝聚力,从而促进本行业各项事业的发展壮大。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行业文化可以激发将要进入该行业的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会展行业文化概述

当前我国会展业市场竞争激烈,重复办展、行业混乱、浪费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会展业有序、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展行业统一文化的形成。迄今为止,我国会展行业的文化特征尚未十分明确,很难像我国保险行业那般已初步形成 “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的核心行业文化。不过,国内相关学者还是对会展行业文化进行了一些探讨:陈泽炎(2005)对会展文化概念的定义为:“会展文化”是指把举办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产业经济活动时,其总体上所表达、展现和凸显的会展产业在精神、理念、价值等方面的文化内涵[2];陈红进(2008)认为我国会展行业文化还包括会展旅游文化、会展文化营销等[3];卢凤荣(2015)认为中国会展文化的构建包括会展物质文化建设、会展制度文化建设和心理文化建设等[4]。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德国作为世界会展业的龙头,其高度发达的会展业与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而德国的会展文化主要从展馆的设计,会展品牌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三方面来建设。

综合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和已有学者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会展行业是跨行业、高度综合性和关联性的服务产业。会展行业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融通、协作和创新。

1. 融通

融通,从哲学角度来说,指学习和再学习,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和能力。会展业是典型的跨行业交叉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对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别强烈。作为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的集合平台,会展行业各类从业人员需要对不同专业,不同主题文化有较深入的理解与创造。尤其是国际性展览,涵盖各国、各地区文化,要求展会从业人员不断拓展视野、融会贯通,并与国际接轨。

2. 协作

会展行业涉及专业面广,辐射工作类别较多,包括会展策划、营销、项目管理、设计、工程搭建、品牌运营等主体工作,以及围绕展会的相关服务性工作。展会的成功举办对展馆方、主办和承办单位、参展商、专业客户、服务承包商、相关媒体等均有较高的协作要求。展会主办方应为参展商与观众建立完善的展会平台,各类服务承包商应积极配合主办方做好周边的各类服务工作,与主办方共同打造展会的品牌形象。

3. 创新

会展行业要获得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不仅需要在模仿中获取经验,更重要的是在模仿中寻找突破,积极主动创新,形成行业进步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新技术在会展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从现场数据的收集统计,到线上线下展会的共同发展,从传统实物的展现形式到智能手机、APP的物联网运用,都充分体现出会展业积极主动贴近科技前沿,利用“互联网+”创新展览形式的探索和改革。

三、会展行业文化对高职学生的素质要求

中国会展业虽已历经60多年的沿革,但真正发展应该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会展经济被喻为区域经济的“晴雨表”,会展业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辐射带动交通、旅游、酒店、餐饮、购物的第三产业消费链。如前文所述,会展行业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融通、协作和创新。进一步说,这就要求高职会展专业学生要能够接受多学科、综合性教育和培训,具备融通相关联知识、再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进取精神及开放、包容和协作的精神等。

从会展行业整体来看,会展业并不缺乏高校毕业的会展专业学生。但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行业文化理念较弱,人员流动性较强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会展行业发展的一个问题。具体分析可知,会展行业的职业工作岗位涉及面比较广,这对高校会展专业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有利的环境,因为学生初次就业能够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但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来说,随着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发展,学生晋升途中将会遇到同行业、跨领域的工作局限和关键职业能力缺失等障碍。产生上述现象,多是由于高校会展专业学生在校过多强调该职业当时所需技术技能的训练,忽略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和创新能力的训练,造成学生毕业后再学习能力的缺失,不能及时进行职业上纵向的提升,横向也因缺乏相关知识迁移能力,无法适应职业拓展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在会展专业教育教学中根植行业文化,建立“准职业人”的观念。

四、高职会展专业学生行业文化素质教育对策

(一)将行业文化素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设计和实践

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的设计是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形成的关键环节。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会展专业为例,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为会展专业)于2008申办,获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于2009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毕业生近620人。2011年该专业立项成为学院特色专业,荣获商务部会展经济研究会“中国会展教育优秀院校奖”。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会展专业培养掌握从事会展以及相关行业业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会展及其相关领域市场调研与分析、信息收集整合、文案撰写、营销策划、服务、商务礼仪与谈判、视觉传达设计、团队运营管理等基本技能,从事会展及相关行业策划、营销、服务、设计、运营管理等技术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会展专业开设《会展策划》、《会展项目管理》、《会展营销》、《会展设计》和《社会实践与见习》等专业核心课程,向学生传授会展相关联知识,构建多学科的综合教育体系。以《会展策划》课程为例,该课程将知识目标通过开展课程校内实践、校外见习、会展策划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断训练学生学习、再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专家、学者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知识面,紧跟行业发展前沿。

根据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应该设计一定比例的课程实践活动,以课程为载体,通过选择不同主题,让学生亲自实践,将所需的知识和行业文化素质教育相融合贯通。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会展专业依托《会展策划》、《会展项目管理》等专业课程知识,组织学生开展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美丽古镇文化案例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影视文化毕业成果展等实践活动,通过上述课程实践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对会展专业和行业的认知和兴趣,培养行业及行业文化的认同感,促进行业文化素质养成。

(二)组织校外见习和行业企业实训,培育行业文化素质

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所在地区和行业资源,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当地博物馆、展览馆参观学习。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会展专业开设纯实践课《社会实践与见习》24个课时,通过组织学生去校外实训基地维卡展览有限公司、中山雅信达商务会展有限公司、亚联(博览中心)等基地参观学习,开展企业真实职场、企业、行业文化素质教育。同时,利用中山市区域产业优势,组织学生开展灯饰文化调研,参观中山锦鲤鱼博览会、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春季展),参与(中山)国际青年艺术博览会、中国(中山)红木家具文化博览会、中国小家电交易会暨小家电配件采购会等,提升学生对融通、协作、创新的行业文化的深度理解。

学生在接触会展行业、企业的过程中,可深切感受会展行业竞争、市场竞争、岗位竞争,加深对会展行业精神、行业传统、行业作风的认识,提高行业竞争意识和职业责任感,使行业文化素质潜移默化地融入心中。

由于政府和行业在开展行业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具有先天的优势,如果学校能够借助政府和行业的力量,将行业文化素质教育从学生进校开始进行熏陶、培养和实践,行业文化素质教育必将能得到更好的开展,产生全方位和可持续的效果。

[1] 白尊贤.行业文化建设[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 32-33.

[2] 陈泽炎. 会展文化概念辨析[J]. 中国会展, 2005, (14): 25-26.

[3] 陈红进. 与会展文化有关的几个概念辨析[J]. 商场现代化, 2008, (12): 347.

[4] 卢凤荣. 构建有中国特色会展文化的思考[J]. 劳动保障世界, 2015, (17):25.

(责任编辑: 微风)

A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Industrial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Guangd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WANG Jun-yan
(Guangd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China,510091)

China's exhibition industry is in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y cultur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orderly,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industry. Exhibition industry culture with integration, 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requires high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students. The paper argues that exhibition industry specialty should make improvement in industry culture education in terms of program design, internship and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hibition industrial culture; industry culture; industry quality education

G718.5

A

2095-932x(2016)04-0055-03

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基于四维空间理论下的行业文化对职业教育文化的影响研究”(WH125YB03)阶段性成果。

2016-06-21

王俊彦(1987-),男,安徽芜湖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文法系助教。

猜你喜欢

会展业会展职业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