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主义在国内贺岁片中的体现

2016-03-11杜静芬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贺岁片蒙太奇后现代主义

杜静芬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后现代主义在国内贺岁片中的体现

杜静芬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近30多年中,随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后现代主义在我国我社会文化诸多方面有迹可寻。在体现文化的电影领域,后现代主义在贺岁片中若隐若现,又随处可见。后现代主义对国内贺岁片的影响和在国内贺岁片中的体现是国内贺岁片成功的一个因素,同时也影响了贺岁片的创作理念和过程的创新。

后现代主义 贺岁片 社会文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推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国社会文化开始出现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贺岁片主要是上映于元旦、春节期间的电影影片,借助中国的传统节日,满足观众寻求欢乐与放松的心理需求,这也决定了贺岁片的风格必然是轻松、诙谐、幽默的,有着相当强烈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并创造了不斐的票房业绩。追寻国内贺岁片娱乐性和观赏性的缘由,后现代主义在国内贺岁片中因中西方文化形态的差异而呈现似若隐若现,亦留着广泛痕迹,并因后现代主义的存在而增强了作品的轻松、诙谐,以及去强主流意识性。处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受现代社会文化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更容易去接受贺岁片这样一种后现代主义影响的电影风格。研究后现代主义在贺岁片的表现,有助于促进对于贺岁片的解读和贺岁片的发展。

一、后现代主义的内涵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是对现代文明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各方位的批判性反思,折射了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以及现代自身的矛盾。它影响了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的表现纷繁复杂,但功用集中表现在消解行业完善的理论以及解除现代文化对人的枷锁。简单来讲,后现代主义是为了表达“应该意识到,思想与行动需超出启蒙时代的范畴”。后现代主义在意识观念中倾向于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不们的思想不同拘泥于社会理想、人生意义、传统道德,人现倾向于对自我的了解,实现思想上的解放,体现出价值的相对性和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在影视作用的运用,打破了传统依照单一标准去裁定差异性,不再将其所追求的传统影视价值共识作为最终目的,而更加倾向于打破求同,强调差异,提倡多元式的话语异质,在叙事手法、话语传达等方面引入多元化的概念,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影片不同层面的局限、断裂和矛盾[1]。国际上的后现代电影形式多变,多方位展示了后现代主义在电影主题、电影题材以及电影视听语言多个层面的影响。以《罗拉快跑》、《性。谎言。录像带》等系列后现代电影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后现代主义根植于社会经济发展到一种高度后,人们的哲学思想倾向的一种打破传统的思潮,并且更加贴近当代人们和生活价值观念,其价值理念在当代人们的观念中具体相当的社会基础。这也是体现和运用后现代主义表现的贺岁片获得市场成就的根基性成因。

二、后现代主义在国内贺岁片中的体现

国内真正意义上的贺岁片,应该是2007年上映的《甲方乙方》,影片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带动了国内贺岁片的创作,使得贺岁片作为一种独特的影片类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其他影片相比,贺岁片轻松、幽默,大都是观赏性和娱乐性突出的喜剧片和武打片。国内贺岁片在其叙事方式、文化立场、视听语言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并与大众的现代社会文化观念和受文化影响的审美标准有相当程度的契合,而这也可以说是贺岁片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叙事结构的后现代表现

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深受社会文化影响的观众的审美标准不断提高和变化,不再对电影典型的线性叙事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产生兴奋,也跳出了影片喜剧或悲剧的审美心理。后现代主义对叙事结构的影响体现在反对过去传统经典的叙述,对故事发展线索在不影响叙事或增加叙事戏剧性时,多用拆分、消解、重构的叙事策略。国内贺岁片打破经典传统的叙事方法,采用了多角度并行叙事,倒叙,插叙以及无叙事等多种方法结合,给观众一种崭新的视听体验。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电影不同,尤其是离极度后现代化的“支离破碎”的无叙事的叙事结构相离较远,国内贺岁片在叙事结构上对传统叙事结构的否定和重建的程度相对较浅。如《甲方乙方》中没有一个统一启承转合,而是六个自成系统的小故事,可以称为是有顺序呈现的并行叙事。而《爱情呼叫转移》采用的是非线性叙事结构和思考意义中的非传统的闭合型的开放式结尾。而电影《非诚勿扰》也是采用了开放式的结尾,无所谓喜剧或悲剧,观众在接收戏剧情节后自己思考想象喜剧、悲剧的或其它状态的结尾。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是电影叙事把对剧情发展最终的解释从导演让位给了观众。

(二)文化立场(观念)的后现代表现

传统的电影中需要体现和倡导以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主流观念,如对封建体制对人迫害的痛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体现中国独特的民间文化的《红高粱》,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孔子》。而后现代主义以反文化的文化流派出现,不再强调传统艺术电影在文化立场中的社会价值与意义的深度思考。在国内贺岁片中,更多的大众文化的体现,是从平民的立场出发,对传统的审美价值进行颠覆,对现实生活进行表现。主人公不需要如同英雄一样,去背负沉重的责任和历史、政治等理想主义的东西。《没完没了》中的韩东,还是《手机》中的严守一,《命运呼叫转移》中的医生,都不是英雄,也不是懦夫,而是一种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平凡大众。电影中所描述的也非神话传说,而是现实生活。在《不见不散》中,主要关注的是漂泊在异域他乡的普通老百姓的命运;在《没完没了》中,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社会中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债务上;而在《没事偷着乐》中,则是对生活在天津的普通小老百姓及其家人的生老病死的真实反映。影片无意于对这些社会现象的背景及原因进行挖掘,也不关注其中的答案,更无视了其所带来的影响,仅仅是对现象的一种揭示。

消费文化是后现代社会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推动了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交流和渗透。在国内贺岁片中,消费文化的引入,使得电影与赞助商结下了不解之缘,利用明星的影响力,对一些具备时尚元素的产品进行推销,吸引观众的目光。例如,在2004年的《天下无贼》中,充斥着大量的时尚消费品,如数码相机、佳能DV等,持续为大众制造新的欲望需求,而这种欲望需求也进一步延伸到了2007年的《爱情呼叫转移》中,主人公徐朗凭借一部神奇的手机,可以寻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女性,而这实际上是对当代社会男性潜意识中的女色消费欲望的映射,同时,以观众为本位,以满足观众的白日梦的消费欲求为拍摄的驱动力,这也恰好体现出了后现代语境中的消费文化逻辑。

(三)视听语言的后现代表现

电影视听语言由蒙太奇向拼贴的转变,或者说传统的蒙太奇向蒙太奇拼贴形式的表现,是电影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的表现形式。简单的讲,电影中蒙太奇指镜头的剪接。当不同的镜头按一定的原则拼接,往往会产生超越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不包含的意义。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经典的蒙太奇叙事法则,如二人谈话场景,多人谈话场景,再如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对比蒙太奇等。随着电影的发展,这些手法日趋完善经典,也缔造了无数的经典影片。而当今的受到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大众心理更倾向于在电影中看到对传统经典蒙太奇的颠覆,电影创作者也希望能有对传统蒙太奇的突破,从而有了电影视听语言中拼贴手法的运用。

拼贴手法是后现代主义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源于绘画,通常指将互不相关的素材,如线、布,木板,报纸等收集起来一起粘贴成一个新的独特的表现,后延伸至文化艺术各个领域,拼贴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方法有明显的堆积性和异质性。拼贴手法在电影中的具体运用方式多样,故事情节的拼贴,周星驰的由许多时空错位经典台词、搞笑幽默、调侃的情节拼贴而造成无厘头风格的电影《月光宝盒》。传统影像与数字化影像的交错,数字特效是表现突显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元素。传统电影制作方式决定了其必须依附于现实生活,强调现实中的质感,而数字化影像则能够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画面,从而展现出了更加广阔的视觉空间。如在《天下无贼》中黎叔剥生鸡蛋的画面,倾向于传统影像与数字化影像的交错,以炫目的形式制造视觉奇观。电影背景元素的拼贴,在冯小刚的贺岁片中,还存在着插入广告元素的“混杂拼贴”,但是这种模式不仅没有影响电影本身的叙事流程,而且带来了一种离散化的后现代表达效果,如影片《手机》、《大腕》中,无处不在的商业化气息与后现代所张扬的“多元化”暗暗契合。

三、结语

后现代主义影响的中国贺岁片与国际上的后现代主义电影还存在着差异化的价值表现。虽然在贺岁片前期并没有刻意的用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去指导电影的创意和制作,但来贺岁片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却是与当今的社会形态和时代精神相契合,它所追求的自由与平等,淡化任何的道德价值评判,消除了现实社会的严肃性和守旧性,满足观众潜意识中的人格平等和情感宣泄的需要,从而实现电影的后现代性的文化诉求。对贺岁片中的后现代主义表现的研究,一方面对贺岁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另外,也可以有意识的对贺岁片进行基于当代社会文化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改造,促进贺岁片乃至中国电影的发展。

[1]尹兴,王柄皓.2009年贺岁片中的后现代主义元素[J].电影文学,2009,(2):31-32.

杜静芬,女,河南获嘉人,硕士,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艺术,影视动画。贺岁片中,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故事结构,都没有特别强烈的冲突,也没有社会规范要的道德高度与深度,有的仅是正常人在当代社会中呈现出的影像,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调动其潜在或者现实的梦想。

猜你喜欢

贺岁片蒙太奇后现代主义
国产贺岁片的前世今生
错位蒙太奇
电影摄影机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贺岁片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初三看贺岁片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