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2016-03-11连选邓栗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7期
关键词:交流微信大学生

连选,邓栗

中南大学

新媒体环境下“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连选,邓栗

中南大学

新媒体社交平台的出现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它在给高校“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过度依赖虚拟世界和网络社交,“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浮躁、不深刻,交往过程中诚信缺失,冷漠化严重,导致逐渐形成人际交往障碍。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提升自身新媒体素养,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关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加强“95”大学生现实交往能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新媒体;“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和谐人际关系

“95后”大学生目前使用的典型新媒体有微博、微信、QQ、博客、校园BBS、购物网站等。随着这些网络媒体的不断涌现,大学生便拥有了更加广泛多样的接收信息的渠道,他们个性张扬,勇于创新,敢于质疑权威,更倾向于在新媒体上与他人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锋,加大了人际交往的紧密程度。“95后”大学生刚刚步入大学,对于网络新兴交往方式的好奇,使得“低头一族”的他们对手机、电子邮件、微博、微信、QQ、BBS等社交网络媒体的依赖性愈加增大,其人际交往、人格塑造和思维方式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一、“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

笔者于2016年3月对中南大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随机对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各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最终大一年级收回有效问卷193份,大二年级收回190份。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发现,大一年级中,“95后”占到的比例为98.9%,大二年级,“95后”所占比例为95.3%,充分说明“95后”已然成为当今高校低年级大学生(大一、大二年级)的主体。成长于信息时代的“95后”们,他们相比于“80后”、“90后”大学生而言,个性更加张扬,也更注重表现自我。“95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也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一)新环境人际交往不适应

“95后”大学生入学以后,刚刚离开父母的他们依旧保持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抽样调查对象中,87%的“95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然而然成为家庭的中心。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去关心别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需求,缺乏与人合作和换位思考的观念。此外,刚进入新的大学环境,繁重的学习压力让他们一时间难以适应,内心产生的孤独感和对周围陌生环境的排斥感,导致焦虑、迷茫和无所适从等消极情绪的产生,很容易造成与人交流困难,进而导致与周围同学关系紧张,甚至产生敌对情绪。

(二)交际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个体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差异,例如性别差异、个性差异、年龄差异、城乡差异和地域差异等,使得“95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力有所不同。在受访学生中,性格外向的同学与人交往的意愿比性格内向的同学强,来自城市中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易于和人快速熟悉,男生则在交往过程中比女生更容易占据主动性。大二年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学生社团活动、老乡会等方式,已经适应学校的生活与环境,人际交往能力比大一年级学生更强。但“95后”大学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解决人际交往中矛盾与冲突的能力。

(三)网络人际交往频繁

新媒体以其广泛便捷,形式多样的特点,迅速成为“95后”大学生日常交往必不可少且无法替代的工具。调查结果显示,“95后”大学生普遍上网时间较长,“宅男”“霉女”“网族”已悄然成为时尚。受访的400名学生中,几乎每天使用电脑上网的人占72%,使用手机上网的人占98.4%;平均每天上网2-4小时的同学占71%,上网时间在4-8小时的同学占17%,仅有9%的同学能将上网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3%的同学成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令人堪忧。“95后”大学生与朋友常用的联系方式依次为上网聊天、电话、短信、外出游玩、寄信或明信片。其中,通过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交往占72%,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占13%,面对面交流占12%,寄信方式占3%。可见,邮寄书信等传统交往方式已经逐渐被新媒体社交所取代,“95后”大学生普遍通过网络来打破空间限制,实现跨越式交流。

(四)新媒体人际交往方式多样化

在当今大数据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95后”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方式也随之变得平台化和多元化,信息传播的模式由之前的“单向传播”逐步转变为“互动传播”[1]。通过新媒体媒介,大学生不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既可以实时关注老同学的生活动态,又可以建立“跨时空”的友谊圈,通过虚拟网络的桥梁认识更多新朋友。在微信上,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私人“朋友圈”里发表每天的心情状态,分享照片视频;在微博上,他们可以与素未谋面的网红大咖大胆交谈,自由辩论;在贴吧里,他们也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爱好心得,自由发表意见;在QQ群组,同一个群里的人员可以实现集体交流,通过QQ群发布通知公告,共享资料信息。

二、“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空间、时间和区域的限定,改变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环境,扩展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畅通自由,他们也更愿意通过新媒体实现自身情感的表达。但随之而来的一些新的问题,也为“95后”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大学生交往浮躁、不深刻

新媒体更新速度快,阅读方便,终端携带便捷,深受在校“95后”大学生的青睐。在虚拟世界中,他们以微博上拥有更多粉丝、关注,朋友圈里有更多点赞,校园论坛里有多人跟帖、回复等为等级划分的标准。“95后”大学生们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这些无意义的数据,使得他们逻辑不缜密,思想不深刻,空间、博客上罗列着流水账似的日记,原创、精致、有深度的作品越来越稀少,发表的看法也是毫无目的地跟风。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独到见解已经被阅读数和转发量所淹没,遇到精彩的内容也只是收藏或转载,没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

(二)人际交往诚信缺失

由于新媒体交往空间的虚拟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摇一摇、周围的人以及QQ空间漂流瓶等交流方式,与和自己素不相识的人进行来往。在这种缺乏自律和他律的背景下,很多人以匿名的方式或虚假的个人信息进行交友,网络诈骗屡见不鲜,引发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危机。“95后”大学生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涉世未深的他们看待问题往往比较片面,容易以偏概全,意气用事,被一些网络上消极的言论、错误的观点诱导偏离正确方向,甚至误入歧途。由此产生对人际交往怀疑、恐惧的心理,使得他们处处防范,不会轻易敞开心扉去接纳他人,久而久之便影响到了现实生活中与人的交流。

(三)人际交往冷漠化

新媒体时代,“95后”大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方式主要是手机、电子邮件、qq、微信等网络平台,新型交往方式的产生,取代了书信往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更多是在键盘之间,而不是面对面交流。节假日里,本应该多与父母家人团聚的他们,即使在家庭聚会的过程中,与亲属之间的交流也不多,反而都捧着手机频繁收发讯息,过往走家串户的节日祝福变成了简单的信息转发,微信红包的摇一摇。他们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与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近乎“零交流”,久而久之,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远,这样的“95后”群体在现实社会中会变得越来越孤立和自我封闭。

三、合理引导“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

“95后”在校大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也变得移动化和多元化,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寻求有效途径解决“95后”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对高校今后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升思政工作者个人新媒体素养

当前时代,新媒体蓬勃发展,高校思政工作者除了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以外,必须挣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突破思维障碍和思想局限,在提升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同时,加强对新媒体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高校也应通过开展技术指导、学术论坛、外出交流甚至教师资格认定等多种途径,使思政工作者接受新媒体环境下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与学生进行日常交往的能力。在这种多渠道、多角度的教育模式下,打造一批专业技术过硬,可以熟练应用新媒体的高素质思政工作队伍,对于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人际交往的理性认识

“95后”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群体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思政工作者要引导他们明白,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流露情感的空间,人们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学习活动、交友聊天、放松身心,但这种虚拟单一的社交方式并不能取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一方面,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德育素质教育,通过开设相关的新媒体知识选修课和讲座来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网络人际交往,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不要将宝贵的时间全部浪费在用手机玩游戏、聊微信、刷微博上,以致迷失自我。另一方面,也要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将自律和他律有机相结合,从根本上杜绝网络道德失范的言行,合理有效整合各种新媒体资源进行人际交往。

(三)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安全防范意识

由于互联网所形成的虚拟网络空间具有很强的隐匿性、模糊性和无障碍性,同时,我国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不是很健全,监管力度也有待加强,使得虚拟的新媒体交往平台上存在大量虚假和欺诈的信息,对正处于生长期的“95后”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高校也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对“95后”大学生虚拟的网络人际交往平台进行一定的干预和管制,例如,要求易班网、学院QQ群、微信群、校园贴吧等新媒体平台采用实名制,通过学号认证等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95后”大学生相互交流的诚信意识。

(四)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95后”大学生由于过多地使用互联网,现实中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明显减少,容易导致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形成。部分“95后”大学生长期依赖虚拟人际交往,已经不能正常学习生活,对于这部分同学,学校要全员育人,通过心理辅导、教师协助、家校联系、朋辈互助等多种措施主动介入,合力对其进行及时的干预和引导[2]。同时,高校应该创造宽松的校园文化环境,有目的性地开展多种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例如“525”心理健康活动、心理短剧大赛等,促进人际互动,为“95后”大学生提供更有益的交往空间,营造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氛围。

(五)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应该引导在校“95后”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与人交际能力。鼓励“95后”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比如三下乡、扶贫支教、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等,增加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有利于他们从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水平。“95后”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日常的兴趣爱好,来参加学校的舞蹈、歌唱、摄影、文学等各类社团,通过多种平台扩大自己人际交往的范围,既可以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实现对自身心理、情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进而构建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1]汪頔.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0(01).

[2]黄秀娟,唐静,李晓莉.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探析——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4(6).

中南大学2015年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重点立项(项目编号SZKT1510)。

连选,男,山西省朔州市人,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辅导员,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交流微信大学生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微信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微信
微信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