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林改错》,倡导存疑求真精神;逐瘀妙方,开创活血化瘀法门

2016-03-10赵进喜张昱赵志付贾海忠王暴魁肖永华梁腾霄孙瑞茜刘鑫源

环球中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黄芪教授临床

赵进喜 张昱 赵志付 贾海忠 王暴魁 肖永华 梁腾霄 孙瑞茜 刘鑫源



·铿锵中医行·

《医林改错》,倡导存疑求真精神;逐瘀妙方,开创活血化瘀法门

赵进喜张昱赵志付贾海忠王暴魁肖永华梁腾霄孙瑞茜刘鑫源

《医林改错》为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反映了王清任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其倡导的“气血理论”与“活血化瘀”诸方为中医现代临床大开法门,促进了学术的繁荣进步,推开了“活血化瘀”时代的大门,对医学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对待《医林改错》,应注意取其精华,领会求实精神,以提高临床疗效。

王清任;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剂

王清任为清代著名医学家,阅读古人所作脏腑论及相关绘图,觉前人立言错误,于是历经辛苦,著《医林改错》一书,《医林改错》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极高地位,但是历年来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尊其为稀世之宝,有人讽其“越改越错”,如今应如何认识王清任及《医林改错》的学术地位?如何学习他的治学精神?如何于众多争议中合理的学习、应用、发掘其宝贵的临床价值?本期“铿锵中医行”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研究室组织专家,就此进行了讨论。谨总结报告如下。

1 功在千秋,成活血化瘀之奠基

赵进喜教授:

《医林改错》为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虽非鸿篇巨著,但因其敢于叩问阙疑,创制新说,又联系实际,多立效方,能为中医临床别开法门,故影响深远。王清任认为,业医诊病,当明脏腑,诊病要诀,在知气血,气有虚实,血有亏瘀,气通血活,何病不除?因而振明“活血化瘀”大法,于种种疑难重症中实践应用,深得其要。在现代临床,“活血化瘀”可谓整个时代最富有特色的治法,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治法,无论在心脑血管病、肾脏病、肿瘤、肺纤维化等多种内科疾病治疗中,还是在妇科、男科、皮肤科等各科疾病的治疗中,都特别重视“活血化瘀”治法。众多院士、国医大师也因重视“瘀血”这一病理因素而著名,一般的活血药如丹参、川芎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活血化瘀的要求,又转用活血力度更强的虫类药如水蛭、虻虫、土鳖虫。这都说明活血化瘀治法在当今非常普遍,完全可以称之为本时代第一特色,而王勋臣则无愧为这一时代的启明星。虽然说从《黄帝内经》就有“凝血”“留血”“脉不通”“血凝泣”“着血”“菀陈”等种种命名。《伤寒杂病论》也有“蓄血”及“干血”之称。《金匮要略》则专立“瘀血”病脉证治,并立抵当汤、下瘀血汤、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等方剂,但真正重视活血化瘀并将其运用入化者,王清任实为嚆矢。从前西医抢救休克都用缩血管的办法,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认识到休克抢救的重点应当是改善微循环,而在《医林改错》中早有活血解毒汤、回阳救逆汤用于治疗霍乱,在1830年就已经理解到在抢救病人时,重度感染、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初期仅清热解毒是不够的,后期仅回阳救逆是不够的,都需要结合活血化瘀。西医在百年以后才提出改善微循环,才强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这已经充分说明王清任思想非常超前,认识非常深刻,在整个医学史,除仲景外,鲜有其匹。

贾海忠教授:

《医林改错》全书不过四万字左右。本书从方叙开始到最后,可以说并无一句废话,如果将看书比作淘金,看《医林改错》就仿佛直接去金矿里淘金。因为本书所载33方,方方好用,首首确效。学生时代,老师告诉我们:“《医林改错》,越改越错!”现在反思此言,可谓深受其害。等我真正潜心研究《医林改错》并在临床逐一验证之后,才深味其中之妙,现在临床用药有相当大比例的方剂都出自《医林改错》。《医林改错》辨治血瘀证非常详尽,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有对应方剂,而且疗效毋庸置疑,可以之为纲,以其余诸种辨证方法为目,纲举目张,临床疗效会好很多。而其方之所以会如此神验,是因为王清任本人是一位兼具求真精神与怀疑精神的大师,所传之方,并非图取虚名,恃才立论,揣度而立,而皆是亲治其证,屡验其方,万无一失,方传与后人,故能屡试不爽。

张昱教授:

虽然《医林改错》很薄,但内容极其丰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地位远远超过与他同时的医学著作。梁启超在其《中国三百年学术史》中,对清代医学仅用“不具举”三个宇一笔带过,却唯独强调说:“唯有一人不可不特笔重记者,曰王清任,所著书曰《医林改错》”,“诚中国医界极大胆之革命”者。通过梁启超这句很高的评价,可见王清任确是出类拔萃。就血瘀证的发现、治疗、重视而言,王清任可谓集大成者,在《黄帝内经》《伤寒论》中虽然都有活血化瘀的论述,但到王清任,活血化瘀治法第一次光大起来,实为前贤之勋臣。

2 立足实际,倡导存疑求真精神

赵志付教授:

王清任的精神是不畏艰辛、实践求真的精神。鉴于历史的原因,古人在脏腑图论皆有矛盾之处,王清任以“古人所以错论脏腑,皆由未尝亲见”,故而不避污秽,审证亲验。如在滦州稻地镇行医时,“彼处小儿正染瘟疹痢症,十死八九”,于是他“每日清晨赴其义冢,就群儿之露脏者细视之”。在奉天及北京行医时常观察剐刑犯人的脏腑结构,并登门请教行刑者以及见多识广者。他还多次对动物进行解剖,将所见的人体脏腑结构与古书记载进行对照比较。前后“访验四十二年,方得的确,绘成全图”,从而纠正了前人在脏腑解剖上的不少错误。中国医学在解剖研究上有诸多不足,王清任能亲绘脏腑图形,使中医学解剖前进了一大步,虽然比现代解剖学相差甚远,但在那个时代他就是第一。故有人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提出中国十大名医,王清任均在其中。

张昱教授:

王清任的治学精神有两点,第一个就是立足临床、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他注重以实践来检验古方、古论,如其在《半身不遂论叙》所言:“吾治疗半身不遂一症,先尊《灵枢》《素问》、仲景之论,治之无功;既遵河间、东垣、丹溪之论,投药罔效,辗转踌躇,几至束手。”然后方悟:“古人立方之本,效与不效,原有两途。其方效者,必是亲治其症,屡验之方;其不效者,多半病由议论,方从揣度。”转而亲自细心研究,审气血之荣枯,辨经络之通滞,别立新方,并用临床去检验。张元素曾言:“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其实与王清任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古今气候不同,人的体质有别,疾病谱也在改变,古方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第二点就是他质疑旧论、求索真理的创新精神。一切科学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发展前进的,中医学也是这样,对古人的经验,我们首先应该全面传承,然后,也应当在实践中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如此才能发展中医。具体到王清任倡导脏腑解剖,实证考察,他提出了“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著书不明脏腑,岂非痴人说梦,看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这在那个时代是一种很超前的思维、很先进的思想。传统中医看病就是宏观辨证,讲究推演,但我们如果仅停留在宏观,不去接触微观,就很难进步。所以,王清任在那个时代能提出这样大胆而超前的认识,是为中医的发展另辟蹊径,别开法门,让中医进入结构研究的领域。如果王清任后世的中医能延续其思想,进一步发展和拓宽,那中医现在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气象了。

3 逐瘀妙方,可启发临床思维

张昱教授:

黄芪赤风汤(黄芪、赤芍、防风)是我临床常用的治疗肾病蛋白尿的基础方剂,是我学习借鉴王清任临证经验的成果。王清任用黄芪赤风汤防治疗瘫腿和痫症,并言:“此方治诸病皆效者,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活血通,何患疾病不除”。当我开始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之初,重温《医林改错》,再次看到这个方子时,就马上联想到肾病,本方益气、活血、祛风,与肾脏病“虚、瘀、风”的病机完全契合,尤其是其中黄芪一味,非常切用。中医肾脏病经常表现为泡沫尿,水谷精微泄露以后又会伴有明显的疲倦乏力,蛋白尿可以认为是风入肾络,激荡产生的泡沫,疲倦乏力则是气虚症状,近年来“祛风法”已经是中医治疗蛋白尿的重要手段,黄芪本身祛风益气、利水消肿,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可以治疗蛋白尿,确实是良好的选择。王清任善用大量黄芪,堪称古代医家善用黄芪之第一人,《医林改错》全书载方33首,用黄芪命名或以黄芪为君药的方剂就10首,四两、八两这样的超大剂量应用黄芪在《医林改错》中不止一处,除了黄芪赤风汤外,还有补阳还五汤、黄芪桃红汤、黄芪甘草汤、开骨散等。有鉴于此,我们在临床中也经常重用黄芪,随证加减,并依据病情,逐渐增加剂量,常用60 g、90 g、150 g甚至200 g,药专力宏,充分发挥其大补元气的作用。当然,在应用过程中,当重视配伍应用,常加陈皮以制约黄芪大量壅中滞气,或加麦冬制约极量黄芪产生的温燥伤阴。

此外,王清任所述血瘀证的辨证要点,也很有可取之处。一般而言血瘀证的典型症状就是舌质黯,有瘀斑、瘀点,或者有刺痛、固定不移,还有脉涩等。但是王清任发现了另外很多可以提示血瘀的非典型症状,这对我们临床是有启示的。总结为三点,一是起病急骤,无表里证,症状时发时止,这很像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特点就是时发时止,没有表证;二是凡病证单一,无表里证,长期不愈,百治不效,可以考虑瘀血作乱,这很像现代所说久病入络、久病多瘀,临床如肾脏病,缠绵棘手,久治效果不佳,可以从瘀血论治;最后还有病因难明的怪病,像灯笼病、饮水呛咳、夜寐多梦、出气臭、哭笑詈骂、不避亲疏,这些病因不明确的也可以考虑瘀血,所谓“怪病多瘀”。这些论述在对瘀血的诊断上,留给我们很有益的思路。

王暴魁教授:

关于黄芪,黄芪对肾脏病确实有用,无论是中医的肾还是西医的肾,在临床上比如腰酸、不孕症、腿软、记忆力下降、耳鸣、性功能下降等都可以应用,甚至没有任何肾虚征象也可以用它,通过健脾补肺等后天养先天去解释,黄芪可以补元气、补五脏,可以说无所不补,《本经》谓“黄芪,味甘微温,生山谷,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黄芪虽然比较热,但舌红少苔、舌红苔黄腻也照样可以用,佐用清热利湿、清热燥湿、清热解毒、苦温燥湿的药去其热性即可,肺热加黄芩,胃热可以加黄连、石膏、金银花,甚至加知母、黄柏。可保立苏汤中黄芪用了一两五钱,而且是给4岁的孩子用,即45 g黄芪给4岁孩子用,这个量已经很大了。我也因大剂量用黄芪受到很多老前辈的抨击,其实我不是故弄玄虚、标新立异,而是确实需要大剂量。

赵进喜教授:

我曾治过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女患者,她自述总觉得脸和鼻子特别疼,我先用桂枝茯苓丸,疗效不佳,随后换用癫狂梦醒汤原方,患者脸疼鼻子疼的症状很快就都没有了,当时感觉到此方很妙。补阳还五汤常用治脑血管病,以黄芪为主药,我也常用此方治疗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或配合四妙勇安汤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竟有神效,有患者好几个脚趾坏疽,治疗几个月之后全都长好了,这种验案也很多,都受益于补阳还五汤。所以我也特别推崇历代医家的成方,成方是一些经验方,是在实践中证明确实有疗效,所以应当重视学习、应用。

贾海忠教授:

曾有一位同事,擅治褥疮,用的方子是木耳配白糖,效果很好,但是从来没说过方子出处,后来我才知道是出自本书。这个方子的原理就是木耳疏松易收缩,吸水性强,能将糜烂肉芽中的大量水分吸收,使之干萎。白糖为高渗糖,可使细菌脱水变性坏死,高糖使pH值下降,酸性环境可抑制细菌的生长,高渗环境也可使肉芽水肿得以消除,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收敛,因而效果很好。

除此,《医林改错》还有32首方。血府逐瘀汤共有19个适用症包括头疼、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肝气病、干呕、晚发一阵热。乍一看让人眼花缭乱,王清任不讲理,也没有分析?但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19个适应症,我全部用过,疗效极好。其实,仔细体会这19个适应症的时候会发现,这些描述实际上是神经功能紊乱。所以说平日临床,只要见到大脑神经功能紊乱的病,这就是基础方,大家尽可一试,效果一用便知。膈下逐瘀汤的6个适应症我也全用过,疗效极好,尤其是久泻、五更泻,还有卧则腹坠,表现为腹中似有物,左卧向左边坠,右卧向右边坠,用上就好。通窍活血汤的主治包括头发脱落、眼疼白珠红、糟鼻子、耳聋年久、白癜风、紫癜风、紫印脸……男子劳病、交节病作、小儿十九疳,仔细一看就知并非治疗耳鼻诸窍病变的,它的主要适应症以皮肤疾病为主,其实这就是治疗皮肤瘀血的方子,治疗脱发也很好用,交节病作就是节气交替时候就发病,往往就是过敏性疾病,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这一类病,我曾验证,确实有效,但并非最有效,当他法无效时可加上它,通窍活血汤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麝香了,我会用白芷类芳香药来代替它,也能有一定的效果。少腹逐瘀汤,我用的是比较多的,妇科常见疾病几乎都可以用此方,如下腹部的肿块、崩漏、不孕,疗效非常好。第一次用这个方子是给我的邻居,她一胎是女孩,想生个二胎,怎么都怀不上,少腹逐瘀汤的方歌里写的就是“种子安胎第一方”,我就按照王清任的用法用了,从月经第一天开始用,用五天后停用,下次来了再用五付,王清任说不过四月,必存胎,确实是这样!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妇女都应手即效,月经周期正常,或者是月经有血块的非常好用。身痛逐瘀汤也值得说一下,用于治疗痹症,最好是顽痹,怎么辨证都不好的时候,身痛逐瘀汤是一张非常好用的方子,我在八里庄社区出诊时,有一位脊髓炎的病人,积年不愈,疼痛难忍,用身痛逐淤汤,仅三服药就不怎么疼了,曾给很多痹症的病人用过,疗效确实非常好,是我用过所有痹症方子里最值得认可的,运用时候一定要注意原方剂量,需要根据寒热虚实来进行加减。癫狂梦醒汤也是一张非常好的方子,对于精神分裂症非常好用,我用它治疗了很多怪病,比如说迷魂症,病人说他能看到他自己的魂儿在他的对面,然后还能跟它交流,这个症状我从未听说,当时想到了癫狂梦醒汤,用上去就是有效,效果还很不错,还有一个癔病的病人,用上也是非常好,严重的癔病见效比较慢,但比其他方法有效。后面还有几个小方子,如黄芪防风汤治疗脱肛,非常好用。黄芪甘草汤治疗老年人排尿时候玉茎痛如刀割,就是尿道炎、前列腺炎,效果很好。另外,还有个保元化滞汤,用滑石治疗痢疾,疗效也是非常好,效果可与蒙脱石散相比,很好用。

王暴魁教授:

用少腹逐瘀汤治疗不育,是我用过所有方子中效果最好的。王清任认为在月经开始的第一天服用,连服5天,连续4个月一般都可以怀孕。患者可以有瘀血的表现,也可以没有瘀血的表现,对月经周期正常的患者效果非常好。我30年共治疗过9例,成功7例,成功率很高。

肖永华副教授:

讲两个医案,印证各位的观点。第一个医案是血府逐瘀汤案。有一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前后治疗近6年。最开始应用焦树德教授的补肾通督、温阳止痛类方,有效;病情、证候变化时,换用四藤一仙汤,有效。近半年,患者关节疼痛复作,前方均无效,治疗遇到了“瓶颈”。偶然读印会河教授的《中医内科新论》看到一则应用身痛逐瘀汤加乌梢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医案,启发了思路。依样使用,几周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令人印象深刻。另外一个医案是补阳还五汤案。1年前在新加坡讲学期间曾遇到一位40余岁印度患者,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部坏疽。患者每天应用胰岛素近50 IU治疗,住院治疗半月,血糖控制尚可,但右足第一趾溃烂近2月,无法愈合。无奈出院后,每日自行前往门诊进行清洁换药。就诊见:患者消瘦明显,轮椅推入诊室,疲倦乏力,无力行走。畏寒,纳呆,面色苍白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足部溃烂处无明显疼痛,自觉麻木、冷感。创面约3.5×2.0 cm2,色黄白,可见少量渗液,周围皮肤苍白,皮温降低。考虑患者有典型的气虚表现,故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生黄芪按照原方用量。一周以后复诊,患者明显感觉体力增加,畏寒减,食欲好转。查看创面,开始紧缩变小,局部色泽由苍白转淡红,渗出减少。守方加减治疗4周。等我返回北京,患者通过微信发来照片,溃疡面已经全部愈合。疗效之佳,出人意料。

4 取其精华,重视临床实用价值

赵进喜教授:

学问之成立在信,而学问之进步在疑。非善疑者,不能得真信也。王清任很伟大,但是若迷信《医林改错》,妄图用它解决所有临床问题则是不现实的。所以学习经典著作或各家医著,都应有“怀疑的态度”。王清任就能做到不迷信,尽管《黄帝内经》里也有解剖记载,诸如“胃大一尺五寸、心重十二两、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等。而王清任还要亲自去解剖,实际上这就是敢于怀疑古书、怀疑经典、怀疑贤人、怀疑权威的精神,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信”非常重要,是做学问必要的前提与基础,但是“善疑”也是学好经典著作、学好历代医家经典的重要方面。王清任所言也并非皆是真理,但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精义所在,而不是光批评哪里不对。

梁腾霄副主任医师:

王清任已经认识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发现了古人认识的一些局限,“原错”经他改完之后变成了一个“次错”,即尽管比原错好了一点,但是还是个错,可就算是个错,也还是离真理更近了一步,也给了我们很多思想的启发。学习本书首先不能抱有成见,学完得用一用,体会了之后才会有自己的思考,变成自己的东西,到此为止,我们才有可能对初学《医林改错》时的感悟进行提升,并修正之前认识当中的部分错误。认识出哪些内容是原著的真正精华,哪些内容是受作者当时环境、认识的局限所限制而阐述的内容,照此过程学习,我们才能在认识层面上更上升一步,学术也才能不断循环上升。

贾海忠教授:

《医林改错》是很有价值的,需要认真学习,但是大家也不要太迷信它,以此为治病全书,因为王清任自我评价说“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实际上,本书最后那篇批评别人的文章实际上也可用以批评他自己,他说:“辨方效经错之源、论血化为汗之误”,意为古人很多的方子是有效的,但是它的理论是错的。王清任的气血理论就是典型的“方效经错”,他的方子是很有效的,但他把人的动脉系统叫气管,把静脉系统才叫血管,这有违客观规律,但不必因为“经错”我们就否定了他的贡献,我们要学习的是别人的优点。

5 结语

王清任及《医林改错》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极高地位,他大胆创新,敢于质疑,成就不仅超越了同时代的医家,也对现代医学有深刻影响,他立足实践,亲治其症,故有屡验之方,在如今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其方常有奇效,为临床辨证、处方、用药开拓了思路。学习《医林改错》既要学其长处,取其精华,也要敢于怀疑,拒绝迷信,如此才能使其宝贵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与发挥。

赵进喜教授简介

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指导老师。师从中医内科学家王永炎院士、肾病糖尿病专家吕仁和教授和肾脏病理专家魏民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吕仁和教授学术继承人。

张昱教授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王绵之教授、病理专家黄启福教授和临床病理学专家翁维良教授,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肾病分会常委、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疗效评价委员会常委等职。

赵志付教授简介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中医心身医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心身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率先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创建了中医心身医学科。

贾海忠教授简介

原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史载祥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王暴魁教授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北京市优秀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委员会常委、北京市中医药学会肾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常委。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主任,东方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负责人。先后师从国医大师张琪、李辅仁学习。

肖永华博士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师从首都国医名师吕仁和教授。

梁腾霄副主任医师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师从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姜良铎教授。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姜良铎名医传承工作站骨干。

(本文编辑: 禹佳)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赵进喜),中医内科教研室(肖永华),急诊科(梁腾霄),肾病科(孙瑞茜、刘鑫源);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张昱);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赵志付);慈方中医馆(贾海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内科(王暴魁)

赵进喜(1965-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治疗肾病、内分泌代谢病。E-mail:zhaojinxi@126.com

R22

A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10.019

2016-08-22)

【编者按】“铿锵中医行”学术沙龙第二十二讲以“《医林改错》,倡导存疑求真精神;逐瘀妙方,开创活血化瘀法门”为议题,于2016年7月27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举行。《医林改错》作为倡导“气血论”的代表性书籍,其中的活血化瘀诸方为中医现代临床大开法门,但也有人讽其“越改越错”,如何认识与评价《医林改错》的学术地位?学习王清任的治学思想?针对此议题,本次邀请临床各医家进行了热烈的分析和讨论。

猜你喜欢

黄芪教授临床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黄芪是个宝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当归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临床观察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