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部:全年生猪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肉价暴涨行情不会出现

2016-03-10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8期
关键词:科技部存栏蛋鸡



农业部:全年生猪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肉价暴涨行情不会出现

针对近期生猪价格上涨情况,农业部畜牧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后期生猪出栏逐步增加,市场供应有保障,猪肉价格不会出现暴涨行情。

农业部数据显示,2016年3月份第3周,全国猪肉零售价格每千克28.6元,同比上涨35.2%;活猪价格每千克18.82元,同比上涨54.8%;仔猪价格每千克40.68元,同比上涨101.3%。

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一轮猪价上涨是前三年行情长时间低迷而引起产能调减的结果,带有明显的恢复性和补偿性特征。

据分析,本轮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前期长时间价格低迷。生猪养殖2012-2013年处于保本微利状态,2014年则陷入严重亏损,养殖户每出栏一头猪亏损101元。2014年和2015年两个春节消费高峰期猪价不涨反跌,进一步挫伤了养猪场(户)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猪产能深度调整,目前处于较低水平。

这位负责人认为,养猪场(户)看涨后期行情的预期已经形成,扩栏补栏增加,从2015年四季度开始,大规模养猪场扩张速度明显加快。

据农业部对150个万头商品猪场的监测,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7%;仔猪占育肥猪的比重23.4%,位居2014年以来的最高值,预示着4个月后育肥猪出栏量将明显增加。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认为,从全年走势看,由于当前基础产能偏低,生产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总体偏少,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将逐步增加,生产平稳恢复。

“预计全年生猪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生猪价格将维持高位。但在出栏逐步增加、养殖成本下降、消费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猪价暴涨的可能性不大。”这位负责人说。(王宇)

——新华社2016/03/24

科技部农村司召开畜

牧业科技创新专题战略研究工作启动会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系统研究和部署畜牧业科技创新工作,科技部启动了“畜牧业科技创新专题战略研究”专项研究任务。3月上旬,科技部农村司召开了“畜牧业科技创新专题战略研究”启动会,科技部农村司、科技部农村中心,以及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畜牧业科技创新专题战略研究”工作由科技部组织,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承担。会上成立协调小组、战略研究咨询组和专家组,协调小组由科技部农村司蒋丹平副司长任组长,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赵红光副主任任副组长,科技部农村司农业处和农村中心高技术处、新疆、内蒙古、四川、广东、山东、河南、湖南、黑龙江等省市科技厅相关人员任成员;战略研究咨询组由畜牧兽医领域相关的7名院士组成;专家组设置研究总体专家组和7个分任务专家组,分别由来自科研单位、大学和相关企业的专家5~9人组成。

战略研究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产业需求,以畜禽遗传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动物疫病防控与兽用生物药物、畜禽环境设施、畜禽废弃物处理、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7大领域为重点,分析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借鉴国际畜牧业和畜牧科技发展经验,系统研究,提出未来10~15年内我国畜牧业科技发展思路、任务目标及发展机制,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与会人员就战略报告提纲及调研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议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赵红光副主任主持,协调小组组长、科技部农村司蒋丹平副司长做了总结讲话,对战略研究的实施方案和研究方向提出了要求,强调战略研究要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按照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突出重点,服务于供给侧改革,体现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融合,进一步推动“十三五”畜牧业科技创新发展。

——科技部门户网2016/03/23

第四届河南蛋鸡产业合作论坛成功召开

(本刊讯)3月29日至30日,“新正好”杯第四届河南蛋鸡产业合作论坛在郑州成功召开。本届论坛由郑州法莫特养殖专业合作社主办,由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盛世联邦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本届论坛吸引了蛋鸡业界专家、企业家、大型蛋鸡养殖企业负责人等近300名从业者参与。

本届论坛是在国家经济战略转型、食品安全和环境治理法规强势推进、“互联网+”新业态背景下精心组织召开的。论坛围绕蛋鸡精准营养及优化方案新应用、主要禽病免疫与防控、环境控制、环保与补贴、金融保险、产业发展、平台合作等主题,邀请业内知名专家、企业家做精彩报告。论坛内容丰富,亮点纷呈。

据悉,河南蛋鸡产业合作论坛由郑州法莫特养殖专业合作社、河南现代农牧企业集团、北京伟嘉等单位共同发起,迄今已召开4届,深受行业关注,已成为中原经济区蛋鸡产业链的综合公众资源对接平台,多学科、前瞻而实用的专题报告和名优产品方案对接、产业金融信息服务等成为论坛的亮点。

饲料行业迎来并购整合潮

饲料行业景气度一度低迷,迎来并购整合潮。受下游养殖行业持续低迷、周期性缩减产能导致存栏持续下降影响,饲料行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在行业整体不景气,且行业内部竞争同质化严重、市场集中度低,众多饲料企业正通过并购整合来实现增长及战略扩张。

唐人神增发收购生猪产业链企业,成为并购排头兵。公司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龙华农牧90%的股权、比利美英伟90%的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发行价格为10.08元/股,发行6 022万股并支付现金1.24亿元用于购买资产,同时非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4 167万股,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2亿元。增发预案中公布交易标的业绩承诺,龙华农牧2016-2018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4 100万元、4 920万元、5 904万元,比利美英伟2016-2018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3 000万元、3 300万元、3 630万元。生猪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饲料业务渠道品类实现互补。金新农、大北农等饲料企业纷纷加入整合大军。金新农去年增发收购盈华讯方,利用互联网技术汇聚生猪养殖户,建立生猪养殖服务平台。收购武汉华扬、天种猪场部分股权,布局种猪、动保等养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未来有望进一步收购提升股权比例。大北农此前公告参股晓鸣农牧,并以此为基础建设蛋鸡网;参股重庆日泉农牧,开发企联网大客户,加速“互联网+农业”战略拓张。同时,海大集团相关布局也在持续计划中。母猪存栏量回升拐点临近,饲料行业迎来转机。2015年四季度,规模户自愿淘汰能繁母猪的情况基本结束,符合环保要求、有条件的农户补栏意愿逐月缓步增强。考虑到2015年下半年猪价上涨带动的后备母猪补栏逐渐进入成熟期转化为能繁母猪产能,导致能繁母猪存栏继续下行空间有限,预计后期能繁母猪存栏量有望逐渐止跌回升。

从农业部数据看,母猪存栏同比降幅环比在收窄,环比降幅整体也处于收窄的趋势中。虽然存栏修复是一个很慢的过程,但环比数据迟早会转正。能繁母猪、生猪存栏缓慢回升,将带动饲料需求量增长,建议逐步配置饲料板块。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2016/03/25

打造乳业抗衡国外产品的利器

去年以来,全国奶业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农业部畜牧业司奶业处副处长陈江伟将奶业困难现状概括为“一难两亏”。“一难”是卖奶难。乳品企业通过新户不增加、老户不增量,提高乳蛋白指标的方式变向缩减收奶量。“两亏”是养殖亏、奶源亏。目前大中型养殖场奶价高于小规模养殖户,而且乳企限收、拒收大规模向小养殖户蔓延。另外,中小规模户和散养户淘汰率高,淘汰率是25%~35%,部分地区通过降低收益标准来降低产奶量。

如何克服上述困难?陈江伟说:“应该利用好我国奶业的优势,发挥‘鲜’本土优势,打造我国乳业与国外产品抗衡的利器。”

黑龙江省泰来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李楠同意陈江伟的观点,他补充说:“除了‘鲜’之外,我国奶业还具有市场消费需求潜力大的优势”。

李楠还提出四点具体建议:第一,从资金、政策上集中扶持新建、改造奶牛规模养殖场,加速规模化养殖的进程。第二,在“鲜”字上做文章,为鲜奶寻找新的出路。开辟巴氏奶产品市场,提倡饮用巴氏奶,主要因为该领域不易受国外市场冲击,而且巴氏奶营养成分保全率高。建议国家出台政策,以县为单位鼓励扶持中小规模的巴氏奶生产企业,既可以让百姓喝上营养成分最丰富的鲜奶,又可以消化过剩鲜奶。第三,国家通过标准调整、法律法规修订等方式减小国外乳产品对国内乳业的冲击,国家各部门紧密沟通协作,严格追责。第四,正面宣传引导,恢复消费者信心,尤其是要宣传还原乳与原乳产品标识的区分、营养成分差别,建议公布还原乳生产企业名单。

河北省察北管理区畜牧局局长姚卿也表示:“目前奶牛养殖业的现状是所有和此行业相关的行业都在赚钱,而奶农和养殖场收益较低,建议国家层面调整政策,保护产业底层利益。目前奶贱伤农,造成奶源损失,而培植奶源难度又很高。因此,发展区域性的巴氏奶是个好办法。”

(王眉宇)□

——《中国畜牧兽医报》2016/03/27

猜你喜欢

科技部存栏蛋鸡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科技部等六部门: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科技部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
一图看懂科技部“三定”方案
2017 年新项目
农业部发布 2017 年 4 月 400 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