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要点

2016-03-10陈新伟河南省许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许昌461000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场区猪只规模化

陈新伟(河南省许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许昌 461000)

浅谈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要点

陈新伟
(河南省许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许昌 461000)

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是能够保护易感猪群的一系列设施设备、制度、规范、记录和人员的集合。它对于减少生猪疫病,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猪场的“硬件”、“软件”、人员三方面来阐述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要点。

模化猪场;安全体系;制度

1 选址、布局和设施

1.1规模化猪场选址

选址应当选择地势平坦、背光向阳、无污染便于交通运输的区域。严格控制场区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集贸市场、其他动物饲养场、公路铁路主干道和人口密集区500 m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 m以上;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 000 m以上。

1.2生产场区布局

场区的布局必须分清“三个净区”,即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和“二个污区”,即病害动物隔离处理区、粪污处理区。“三个净区”应当位于当地全年主要风向的上风口,“二个污区”必须位于下风口,目的是为了防止有害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流动而污染“净区”,威胁生猪养殖生产安全。办公区和生活区应当位于场区入口附近并与生产区设有围墙或绿化树林隔离,各养殖栋舍相距5 m以上,生产区域严格区分清洁道与污物道,从饲喂投入品的运输到粪尿污物的清理流程应当单向,不得交叉或回流。

1.3主要设施设备

保障猪场的生物安全必须配备疫病防控措施所需设施设备,主要为各类消毒、隔离、诊疗、病害动物隔离处理及污水污物处理等设施设备。

2 制度、规范和记录

2.1制定五项关键制度

五项关键制度是指消毒、免疫、隔离、诊疗、无害化处理等相关制度的集合,它对于保障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起着行为规范的作用。

消毒制度应包括消毒对象、程序和防护三要素。消毒的对象主要有场区各出入口、人员车辆、场区环境、生产工具设备、诊疗工具;消毒的程序有消毒剂的种类、配置方法、消毒方式和消毒周期,消毒方式主要有喷洒、熏蒸、紫外光、臭氧、高温灭菌、火焰灼烧、生物发酵等,在采用具体的消毒方式时应综合消毒剂或消毒设备的特性或物理特性及使用注意事项,目的是清除对消毒实施人的潜在危险危害。

免疫制度主要包括疫病监测、疫苗管理、免疫程序等三项制度,疫病监测应明确负责人,检测病种、检测程序、疫病防控数据管理等内容;疫苗的管理主要有疫苗的选择和储存,采购疫苗前应当对供应商进行验证;疫苗的储存对不同特性的疫苗实行分类储存,以保证疫苗功能的有效性;免疫程序主要有免疫病种、生猪免疫日龄、使用的疫苗、免疫途径、注意事项五项内容,免疫病种的原则是通过前期调查、疫病防控、历史诊疗数据、疫病监测等多种手段在充分了解本地区以及本场区存在的致病原或潜在威胁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种类疾病的免疫病种应当参考相关文献,结合本地区或场区相关疫病的流向特点并经过验证后确定。

隔离制度的制定要把握好内部与外部、净区与污区隔离的原则目的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保护场区生态环境安全。

诊疗制度主要用来规范兽医对生产场区内患病生猪的诊断治疗行为,主要包括疫病处置、兽药使用制度等。规模化猪场应聘用经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注册备案的执业兽医师,对于普通的猪病可由兽医在生产场区进行治疗;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猪病必须采取防控措施移送隔离区处理区后在兽医师的指导下由隔离处理区的兽医技术人员进行治疗;对于发现的属于农业部公告公布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应当向畜牧主管部门报告处置。兽药使用制度应遵守《兽药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

无害化处理应根据场区的实际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置。常用的处置方式有焚烧、深埋、化制、高温发酵等。高温焚烧的处理比较彻底,可以减少后期维护的人力财力成本,因此对于病猪、病死猪建议采用高温焚烧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粪污的处理可采用生物发酵、高温杀菌的方式制成有机肥,变废为宝、促进资源的再利用,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2.2严格八项操作规范

八项操作规范是规模化猪场的基础性技术纲领,它对猪场的主要生产管理起着技术规范的作用,主要有猪病诊断、外源猪只引进、人工授精、种公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仔猪、育肥猪的饲养管理等相关规范。

猪病诊断应当组织相关兽医专家结合疫病情况,标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确诊的具体指标以及诊断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猪病诊断规范的正确制定可以减少兽医师因误判病情而造成疫病局部流行的风险。

外源猪只引进规范制定的目的是保障从外部引进猪只的绝对安全,具体步骤必须有调查供猪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查验引进猪只的养殖档案、猪只起运前的检疫、运输途中动物福利的保障、到达场区的检疫和隔离等相关内容。

人工授精规范目的是提高母猪妊娠率和产仔率,减少猪病传染的风险。建议人工授精采用本场种公猪的精液,如非必要禁止使用外来精液,具体内容应包括种公猪精液的采集、精液的稀释、镜检、输精用具的清洁消毒、输精的操作方法等。

种公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仔猪、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规范应当组织畜牧专家结合场区实际情况制定,原则是通过对各类饲养管理对象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营养需求等措施,提高猪只机体免疫力,减少发病率,增加猪场经济效益。

2.3做好养殖档案记录

记录是作为制度规范是否有效执行的痕迹凭证,应当对照已制定的制度规范逐项逐条建立相关记录表,逐步建立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防控数据库,为日后猪场动物疫病的防控、免疫程序的制定起着决策的重要作用。

3 人员培训和管理

完整的制度规范离不开高效率的执行团队,组建高效率的执行团队应当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范,做到奖惩分明,以制度管人。人员的培训应当根据场区实际,培训结束后应当对培训结果实施测评,对于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表现良好、业绩突出的员工应当进行奖励,对于能力欠缺的员工进行适当惩罚,必要时应当予以淘汰。

综上所述,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线长、点多。平时要认真做好生产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及时总结分析,针对出现的新情况,要立即采取修订纠偏措施,不断完善猪场的生物安全保障体系。

(编辑:晏兵兵)

S828

B

1006-799X(2016)09-0115-02

陈新伟(1985-),男,河南许昌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执法工作。

猜你喜欢

场区猪只规模化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794例急诊患者超声结果分析
严寒地区某部场区卫勤保障难点与对策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