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海松教授运用逍遥散治验男科疾病经验举隅

2016-03-10马健雄马凰富赵冰刘洋王彬

环球中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疏肝解郁

马健雄 马凰富 赵冰 刘洋 王彬

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马凰富(博士研究生)、马健雄、赵冰、刘洋(硕士研究生)、王彬]



·名医心鉴·

李海松教授运用逍遥散治验男科疾病经验举隅

马健雄马凰富赵冰刘洋王彬

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马凰富(博士研究生)、马健雄、赵冰、刘洋(硕士研究生)、王彬]

【摘要】李海松教授认为“肝气郁滞”是男科疾病的重要病机,也是许多男科病共有的特征,贯穿疾病始终,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并基于“男妇两科,异病同治”理论,提出运用《局方》逍遥散治疗男科常见病时应谨守“肝郁”病机,把握“郁态”表现,结合客观量表评分。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逍遥散;男妇同治;疏肝解郁

1李海松教授运用逍遥散经验

逍遥散出自《局方·卷九治妇女诸疾》,是疏肝解郁的经典方剂,由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煨姜、薄荷八味中药组成,是从《伤寒论》中四逆散与当归芍药散化裁而来,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主治两胁作痛、口燥咽干、头痛目眩、神疲食少,或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脉弦而虚等证[1]。但由于本方擅长治疗妇科疾病,长期以来多被人们认为是妇科专方,无形中局限了方剂的应用范围。李海松教授认为若病机相同,“男妇两科,可异病同治”,结合男性疾病患者多有“肝郁”表现,取本方“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效应用于治疗男科病,取得了良好效果。李海松教授临床运用逍遥散常常强调以下三点。

(1)逍遥散虽开始用于治疗妇科疾患,但临床医家往往抓住“肝郁”的核心病机,已将其应用范围拓展到内、外、儿、五官等各个领域的疾病治疗。因此,只要谨守病机,同样可以治疗多种男科疾病,且本方证除有“肝郁”的情况外,还兼夹脾虚、血虚、血瘀的病理变化,符合男科病“位在下焦,常以湿浊为启动因素,肝郁为病理特点,血瘀为疾病趋势”的重要病机规律,应用得当,收效明显。

(2)随着逍遥散应用范围的扩大,其临床指征绝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上的“主要表现”,不一定要局部典型症状(如胁肋作痛、口燥咽干、头痛目眩、脉弦细等)一一悉具才能应用,提出只要整体状态处于情绪不畅、抑郁不乐、心情烦躁等抑郁焦虑状态即可对证使用。男科病患者多有不得隐曲,故常常出现“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的恶性循环,而逍遥散恰能从调理情绪出发,缓解情绪问题带来的合并症状,突出疾病本身。

(3)使用逍遥散治疗男科疾患要把握时机,既不能忽略“郁态”在病机演变的地位,也不能固守一方,一味应用,临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到“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同时可以借助现代心理学测评工具(如“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客观反映就诊患者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情绪状态,如已出现异常分数较高的情况即可积极应用,并可以此作为评价逍遥散疗效的客观指标。

2验案举隅

2.1慢性前列腺炎

患者,男,27岁,2015年3月20日初诊。患者诉少腹、会阴部酸胀疼痛1年余,加重1周。病史:患者1年前开始接任初三班主任工作,常伏案久坐,工作压力较大,期间间断出现小腹、会阴部酸胀疼痛,严重时连及大腿根部,伴有排尿次数增多,小便时尿道灼热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前列腺炎”,予以抗感染治疗,口服“头孢类抗生素”及中成药“热淋清颗粒”两周,小便灼热减轻,其余效果一般;后症状反复出现,在当地医院服用清热利湿中药,稍有改善。1周前,患者工作时会阴、小腹疼痛再作,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就诊。就诊时患者会阴坠胀不舒,不能久坐,伴小便频数,常于午后加重(约每半小时至四十分钟1次),夜尿平均1~2次。近来时感乏力,汗多,精神状态不佳,情绪紧张,口干,手心热,食少,上腹胀,小腹空坠,大便溏(1~2次/天),时有便后滴白,眠时多梦。舌淡红,边有齿印,苔白,脉弦细。查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前列腺直肠指诊:无肿大,质稍硬,有轻压痛;前列腺液常规:卵磷脂小体(++),白细胞3~5个/HP。门诊PHQ-9评分:14分(中度抑郁)。中医诊断:精浊。辨证为肝郁脾虚,郁而化热。治以疏肝解郁,健脾缩尿。选逍遥散加味,方药组成:柴胡12 g、当归15 g、白芍30 g、薄荷6 g、茯苓15 g、炒白术15 g、郁金15 g、延胡索10 g、川楝子10 g、青皮10 g、白果12 g、五味子10 g、山茱萸10 g、乌药20 g、益智仁20 g、芡实20 g、栀子10 g。14剂,常法煎服,忌饮酒、辛辣、久坐、憋尿。

2015年4月3日二诊:药后尿频症状基本消失,少腹、会阴酸胀疼痛减轻,心情舒畅,PHQ-9评分:6分(轻度抑郁)。仍稍有口干、烦热、食欲不佳,入睡慢,舌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滑。前方加麦冬10 g、生麦芽15 g,继服14剂,常法煎服,调护同前。

2015年4月17日三诊:患者诉5剂药后小腹、会阴疼痛消失,腹中温暖舒适,排尿正常,14剂服完诸症消失,PHQ-9评分:3分(没有抑郁)。原方7剂继服,以固疗效。

按本病属于中医“精浊”范畴。《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又载“主肝所生病者……狐疝,遗溺,癃闭”。李海松教授认为前列腺所处之精室应归属中医“奇恒之府”,其生理特点是“亦藏亦泄”,由于其盲端结构,病理变化“多滞多瘀”[2]。加之下焦疾病多伤于湿邪,累及肝肾,故精浊常耗伤阳气,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病初多因外邪从溺道进入精道,而留滞于内为患,所以精浊往往“病在精道,涉及水道”。而本案患者长期伏案工作,压力较大,既有局部气血失调,瘀阻精室,又有精神紧张以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水湿停滞,血瘀脉络,则见下腹、会阴酸胀疼痛,小便频数;木郁克土,脾失运化,中气不足,难以固摄津液,故见腹胀,食少,便溏,滴白;五志过极皆从火化,肝郁日久生热,耗伤阴液,故见口干、手心热等表现。

故以逍遥散为基础方,从调气着手,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以达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水行的目的;李老师强调,肝郁日久一则横克脾土,形成肝郁脾虚之证;一则气滞血瘀,形成肝郁血瘀之证,故以本方中“当归芍药散”的精华养血柔肝,活血化瘀,辅以郁金、延胡索、川楝子、青皮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也体现了“从瘀论治前列腺炎”[3]是解决其疼痛的根本大法。同时加入白果、五味子、山茱萸、乌药、益智仁、芡实固肾缩尿之品,达到“急则治其标”的目的。二诊时,因一诊方证相应,疗效已显,唯肝郁日久,郁而化热,引动心火,上炎清窍,故加麦冬清心安神,滋阴养液,加生麦芽疏肝调脾,培护胃气,患者药后效如桴鼓,可见李老师辨证准确,用药灵活。

2.2勃起功能障碍

患者,男,42岁,2015年4月14日就诊。患者诉勃起功能不佳,硬度下降2年余。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性生活时勃起较差,硬度下降(自测在2~3级之间),偶因性交时中途“疲软”而未能完成性生活,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检验结果提示:中度高脂血症。诊断为“勃起功能障碍”,先后予“强肾片”“苁蓉益肾颗粒”配合补肾壮阳中药治疗,效果欠佳。来本科就诊时,患者诉自慰时可正常勃起,但同房时勃起较差,硬度不足,并因心理畏惧失败近2月余未与爱人同房,伴有晨勃减少,性欲下降;双眼干涩、耳鸣、心烦易怒,劳累后腰腿酸痛、乏力,入睡困难,易醒。舌暗红,苔薄黄,脉弦。门诊PHQ-9评分:16分(中重度抑郁)。中医诊断:阳痿。辨证为肝郁化火,肝肾不足。治以疏肝补肾,滋阴降火。选丹栀逍遥散加味,方药组成如下:牡丹皮10 g、栀子10 g、柴胡12 g、当归15 g、白芍15 g、白蒺黎20 g、茯苓15 g、薄荷6 g、炒白术15 g、郁金10 g、青皮10 g、百合30 g、知母6 g、巴戟天15 g、川续断15 g、枸杞子20 g、水蛭6 g、蜈蚣3 g。14剂,常法煎服,并嘱患者加强锻炼,调控饮食,调整心态,保持正常性生活。

2015年4月28日二诊:服药后,患者勃起硬度增加(3~4级之间),晨勃增多,情绪明显平稳,性欲较前增强,2周内与爱人同房4次,均获成功,耳鸣较前减轻,睡眠质量改善,PHQ-9评分:7分(轻度抑郁)。仍觉眼干发涩,偶有口苦,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效不更方,前方加黄芩10 g、白蒺黎增至30 g,继服14剂,常法煎服。

2015年5月5日三诊:患者诉药后诸症大减,勃起功能进一步改善,性生活质量提高,眼干、口苦明显减轻,稍易出现劳累后腰酸,舌暗红,苔薄白,脉虚弦。PHQ-9评分:3分(没有抑郁)。效不更方,继服7剂,巩固疗效,注意生活调养。

按阳痿一病多责之于肝肾,但古代医家多以肾虚立论,治疗多用补肾壮阳之法。李老师指出,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往有翻天覆地的差别,《景岳全书》中所述的“凡男子阳痿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冷……火衰者十居七八,而火盛者仅有之耳”的景象已十分少见,反而代之以“肝郁”为共有特点,肾虚为渐进趋势。《灵枢·经脉》云:“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由于肝为藏血之脏,主润宗筋,司职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故当肝气条达,肝血充盈,宗筋受血乃能勃大坚久。李海松教授认为本案患者年逾不惑,人体之机能有所下降,按《素问》所言:“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故可因勃起渐差,体力渐弱而出现心烦、易怒、焦虑等情志障碍而“因痿致郁”,而长期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不利,瘀血阻络,使宗筋失养也可“因郁致痿”[4]。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而言:“又有失志之人,抑郁伤肝,肝木不能疏泄,亦致阴痿不起。”加之疾病日久,郁而化热,故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方,疏肝解郁,兼清郁热,佐以百合、知母滋阴降火,巴戟天、川续断、枸杞子益肾兴阳;水蛭活血祛瘀通络,畅达宗筋,全方共奏疏肝解郁,通络振痿之功效。二诊患者勃起功能明显改善,自诉仍有眼干、口苦等症状,故加入黄芩与柴胡合用,清解少阳郁热,重用白蒺黎疏肝解郁,明目祛风,进一步条达肝气,使津液上承。经此三诊,患者诸证悉除。

2.3遗精

患者,男,22岁(大四学生),2015年4月15日初诊。患者频繁遗精近1年,加重2月。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遗精次数增多,平均1~2周1次,近1月出现每周1~2次遗精,多时可达3~4次,遂就诊于本科,就诊时诉遗精频繁,伴有乏力、精神不佳、心烦、情绪紧张焦虑、时有恐惧感、腰痛、睡眠多梦、易醒,偶有尿频,手足汗出、发热,纳可,大便正常。舌质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细。查体:包皮稍长,无包茎。PHQ-9评分:22分(重度抑郁)。尿常规、前列腺液常规均无明显异常。中医诊断:遗精。辨证为肝郁化热,扰动精室。治以疏肝解郁,清心固摄。选逍遥散加味,方药组成:柴胡12 g、当归15 g、白芍15 g、茯苓15 g、炒白术15 g、薄荷6 g、郁金10 g、青皮10 g、五味子15 g、百合30 g、知母10 g、莲子心5 g、山茱萸15 g、白果10 g、合欢皮15 g、川续断15 g、首乌藤30 g、生黄芪20 g,14剂,常法煎服。嘱放松心态,加强社交活动及体育锻炼。

2015年4月29日二诊:患者诉用药期间遗精2次,尿频改善,精神可,情绪较前平稳,入睡稍难,手心汗出,舌质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细。PHQ-9:10分(中度抑郁)。前方加牡丹皮10 g、女贞子20 g,继服14剂,常法煎服。

2015年5月12日三诊:用药期间遗精1次,已不起夜,睡眠改善,手心汗出减,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PHQ-9∶4分(没有抑郁)。效不更方,嘱前方继服14剂,后诸症消失,平均1~2月遗精1次。

按未婚男性青年,因所欲不遂,每月遗精1~2次,为“精满自溢”,当不作病论。然而青年男性常因认识不足,在遗精之后不自主地心情紧张,担心损伤身体,这种焦虑状态更加重了遗精的次数。正如《灵枢·本神篇》云:“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痠痿厥,精时自下。”况且肾乃作强之官,其机关之利需肝主疏泄的配合,心主神明的相助,故而肝失疏泄,心神无主必然致关门大开,精焉能不泄。本例患者则因思虑过度,伤及心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失于疏泄,久而化热,扰动精室,故梦而遗精,眠差易醒;又因病而惧,惊恐伤肾,故致“精时自下”,频繁不止,遗后乏力、精神欠佳,腰部酸软。手足心热、汗出,舌红,苔黄,脉弦细均为肝郁化热、扰动精室之证。故以逍遥散为基础方疏肝解郁,佐以百合、知母、莲子心清心降火;首乌藤、合欢皮安神解郁;白果、山萸肉、五味子涩精止遗;黄芪、桑寄生补肾益气,调和阴阳。二诊患者遗精次数明显减少,唯余热仍在且频繁遗精耗伤精液,故加入牡丹皮清心除烦,女贞子滋阴填精。三诊患者月余遗精一次,已属正常,精力已基本恢复,情绪平稳,经此三诊,患者诸证悉除。

3体会

情志不畅是临床常见病因之一,日久易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木克土、营血瘀滞等变证[5],是疾病难治的根源,故有气机不畅,百病丛生之说。而男科疾病多为隐疾,患者有不得隐曲,多隐约其言,故其多见证属“气郁”者[6]。李海松教授认为,男科病的发病原因,虽有脏腑的阴阳亏虚,但更多的是痰、湿、热、瘀、郁致病,尤以因郁而病更具普遍性。因此,“肝气郁滞”是男科病病机的一个关键环节。

以上各例,疾病不同,症状各异,但证型却基本相同,皆有情志不畅、心烦易怒、脉弦等肝气郁结之表象。故均以疏肝解郁的代表方“逍遥散”为基本方,并据兼证的不同,灵活处方,随症加减。因法切病机,方中肯綮,故效如桴鼓。并在降低抑郁筛查量表(PHQ-9)评分上有明显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男妇两科,异病同治”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在男科疾病中辨证属肝气郁滞所致病证者,均可变通应用逍遥散,往往可收到异病同治之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

[2]王骥生,赵冰,莫旭威,等. 李海松教授运用“温、疏、活”三法治疗常见男科疾病经验探析[J]. 中国性科学,2015,24(2):59-61.

[3]韩亮,王彬,李海松. 慢性前列腺炎从瘀论治再探[J]. 环球中医药,2012,5(7):488-491.

[4]李海松,李曰庆.勃起功能障碍中医病因病机探析[J].中国性科学,2005,14(4):13-14,17.

[5]王椿野,郭蓉娟. 肝郁化火证的研究进展[J]. 环球中医药,2012,5(2):138-142.

[6]李海松. 中医男科疾病述评[J]. 中医杂志,2005,16(11):809-811.

(本文编辑: 蒲晓田)

·启事·

本刊“医案析评”栏目征稿

《环球中医药》杂志开辟“医案析评”栏目。希望广大读者将临床中遇到的典型病案或疑难病案整理刊发,交流心得。

本栏目文章结构分为“病历摘要”和“分析与讨论”两部分。“病历摘要”用准确简洁语言交代清楚患者主诉、病史、中医西医诊断、中医辨证、治法、用药、复诊情况等。“分析与讨论”部分要求逻辑性强、说理清楚、体现良好的中医辨证素养与临床思维模式,展示出对临床工作的实际借鉴意义。

讨论开始部分请明确指出本病案分析讨论的要点和重点。请作者给出诊断和辨证的结论或意见,所分析的病案应有西医诊断结果和确诊证据。请总结相关疾病的国内外研究作简要评述。文后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文章形式建议由作者系统归纳,形成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科学性强的临床论文;也可以采用依次发言形式或师生问答形式。

本栏目论文目的在于共同学习,请勿文过饰非,修改原始处方和病例。

(收稿日期:2015-08-25)

【中图分类号】R27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3.019

作者简介:马健雄(1990- ),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男科疾病。E-mail:694785680@qq.com通讯作者: 王彬(1984- ),博士,主治医师,北京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男科学。E-mail: dayiwangbin@sina.com

猜你喜欢

疏肝解郁
周波教授用疏肝解郁法治疗脾胃病经验
抑郁症中医治则“疏肝解郁”与“温阳开郁”的异同点
疏肝解郁止痛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产后抑郁验案1则
疏肝解郁喝梅花粥
疏肝解郁趁春天
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例
周常昆主任医师治肝调经验案举隅
疏肝解郁法配合耳穴压贴治疗经前期综合征60例
疏肝解郁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