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2016-03-09王冰楠张红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

王冰楠 张红

【摘 要】 本文描述了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现状,从个案工作方法的介入、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两方面阐述了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强调了社会工作者介入留守妇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必要性。

【关键词】 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生存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经济也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人口的流动性也不断提高。许多农村的劳动力为了自身和家庭经济的需要而外出打工,形成了外出务工的浪潮,这些劳动力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力,但同时也使大量的留守妇女衍生出来,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已达到5000万之多。由于丈夫长期在外打工,这一群体面临着赡养老人、照顾小孩、操持家务、作务农活等家庭有关的大小事务,这不仅对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且对她们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一、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向沿海城市转移,农村中年轻的男性劳动力大量流入沿海城市,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她们长期独守空房,承担着各种生活压力,容易产生心理问题。2015年7月到8月,通过对山西省永济市蒲韩社区37位留守妇女的访谈,我们发现,其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

1、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压力过大

大部分留守妇女表示,丈夫在外打工,她们的经济条件虽然比以前好了,但是丈夫的外出,两个人的责任变成了自己一个人的,照顾家里老人、孩子的责任都由自己一人扛下,甚至下地务农这种需要重体力的任务都基本上由留守妇女完成,让留守妇女倍感压力。另外,部分留守妇女表示,丈夫长期在外,基本上都是每年过年的时候回家一次,每次在家呆的时间也很短,在丈夫回家期间,要与许久未见的亲戚朋友聚会、见面,所以两人能在一起好好说话的时间是少之又少,留守妇女的情感难以得到慰藉,是她们压力过大的又一来源。

2、农村留守妇女缺乏安全感

留守妇女表示,村里很多男性都外出打工,留下老弱妇孺在家中,总觉得家里缺了一家之主,少了一层保障,从而缺乏安全感。一些留守妇女表示,丈夫在外打工之后,两个人能在一起聊的话题就是老人、孩子的情况,很少有其他话题可以聊,再加上聚少离多,导致两个人感情淡化,从而让留守妇女缺乏安全感。

3、农村留守妇女易产生不良情绪

丈夫外出打工期间,农村留守妇女在独自面对家中各种繁杂的事物时,所有事情都要自己一个人面对,没有人与自己共同分担,这让她们常常感到心烦意乱。有留守妇女表示,丈夫外出务工,没有办法管教孩子,自己平时事情太多太忙,使孩子疏于管教,尤其是一些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而留守妇女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气急了还会对孩子进行打骂式的教育,但这种方法不但不能让孩子听话,反而会起到反作用,这使得留守妇女感到很苦恼。很多留守妇女表示,每次看到别的妇女和丈夫一起忙前忙后,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在一起,而一想到自己丈夫基本上一年才能见一次面,每次在一起的时间也很短暂,心里多少都有一点不舒服,会觉得自己一个人太孤独了。

二、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

由于农村大环境的保守和落后思想极为严重,心理健康问题不被重视。一旦心理产生问题,就会被认为不正常、有病,在农村封建的大环境中,留守妇女由于生活的压力和精神的空虚极易产生心理问题,但她们或意识不到自己心理不健康这件事,或意识到了而不敢承认,而农村又没有专业人员针对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这就需要社会工作其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不仅能帮助留守妇女解决其目前面临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留守妇女在以后的生活中面临类似的问题可以从容、有效的自己解决。

1、个案工作方法的介入

社工应通过一对一交流的模式,与留守妇女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倾听,让其抒发自己心中的苦闷,并引导其说出自己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了解留守妇女的心理状况。并且以优势视角为指导,从与留守妇女的交谈中,分析她们的优点,找出她们的优势,帮助他们重拾自信,找到目前生活中的积极因素。鼓励她们多多结交有相同爱好的朋友,扩大她们的交际圈子,从而转移其过度自我关注的视线。社工可在取得留守妇女同意之后与其丈夫联系,告诉他留守妇女目前面临的心理问题,鼓励他多与妻子进行交流,在打电话时不仅要与妻子谈论家里老人、孩子的事情,更谈论两个人在生活当中发生的事情、遇到的问题,互相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间尽可能多的回来看看妻子,使留守妇女感受到丈夫对自己的支持与爱。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社工应引导留守妇女从平时繁忙的各种事物中抽一些时间,多关心孩子的内心想法,在与孩子交流时,保持耐心,让孩子能真切地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从而让孩子慢慢向自己打开心扉,缓和留守妇女和孩子的关系,让留守妇女摆脱与孩子关系紧张而带来的苦恼。

2、小组工作方法介入

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把遇到相似心理问题的留守妇女组成不同的类型小组,利用小组的互动和交流,从他人那儿获取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并在小组工作中交到朋友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小组工作中,相似经历的留守妇女在一起交流会产生同理心,获得来自对方的情感支持,小组成员可在小组中向其他成员倾诉其烦恼,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找到同伴,从而减轻其害怕、孤独、烦躁等不良情绪。在小组工作中,对于一些性格内向,难以打开心扉与他人交流的留守妇女,社会工作者可在小组活动中多关注这类成员,鼓励她们多参与活动,适当的时候可点名让其参与活动,以增加她们与其他成员的交流机会。社工还可根据留守妇女的兴趣爱好组织一些文娱小组,如广场舞文娱小组、唱歌文娱小组、棋牌文娱小组等等,从而丰富留守妇女的闲暇生活,让她们在每天繁重的生活之外,学会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减少其空虚无聊的不良情绪。

三、思考与总结

伴随着中国转型时期而出现的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她们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思想保守封建,一旦面临心理问题,她们大多会选择逃避或无视,即使有少部分人想要寻求帮助,在农村也无法找到专业人员帮其解决问题,这就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介入。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不仅关乎留守妇女自身,在丈夫外出期间,她们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一家之主,家里的很多事情都要靠留守妇女解决,因此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关乎无数个留守家庭的幸福,甚至可以说,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社会工作者应义不容辞的介入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以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帮助留守妇女从心理压力大、缺乏安全感、易产生不良情绪中慢慢走出来,有效解决留守妇女面临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钟斌,姚树桥.农村留守妇女的抑郁症状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06)839-841.

[2] 许传新.西部农村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来自四川农村的报告[J].南方人口,2009(02)49-56.

[3] 江洪等.农村留守妇女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调查——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14(02)112-115.

[4] 吴慧芳等.农村留守妇女与宗教信仰[J].农村经济,2010(01)109-111.

[5] 叶敬忠,吴惠芳.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 李玲.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安全感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0(12)75.

[7] 叶敬忠,吴惠芳.丈夫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影响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2010(03)138-147.

[8] 刘筱红,施远涛.“四化同步”发展下留守妇女家庭离散问题治理研究——基于中西部六省农村的实地调查[J].人口与发展,2014(01)81-89.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第七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获奖名单(第一批)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