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美术随谈——陈传席教授访谈

2016-03-09刘剑,陈传席,程波涛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浮世绘中国画绘画



中西美术随谈
——陈传席教授访谈

刘剑1,陈传席2,程波涛3

(1.贵州大学 艺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3;2.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100872;3.安徽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时间:2015年11月16日

地点:北京世纪城

人物:陈传席,刘剑,程波涛

刘剑(以下简称刘):陈老师您好!很高兴今天您能接受《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的访谈,对于中国美术的发展现状我们有一些疑惑,想当面向您请教。我觉得现在当下的一部分山水画有一种“风景化”倾向,就是朝向西方的风景画那边走的一种倾向。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陈传席(以下简称陈):西方的风景画是目视的,眼睛看上去漂亮就漂亮,而中国画是讲究哲学的。为什么中国的叫“山水画”不叫“风景画”呢?这个山和水,山高水长,山是不动的,水是动的,这一静一动就是哲学的一对范畴。山是高的,水是长的,山是静的,水是动的,这本身就含有哲学成分。西方的风景画里没有这类哲学概念。中国人现在将山水画成风景也确实是有问题的,画家没有哲学观念,认为画得好看就行了,他们采用了西方水彩的画法。国际上很多国家的人对中国画也不理解,都把中国画也列入水彩了。

刘:我就感觉塞尚在画维克多山的时候,他其实是在研究山,他以一种理性分析的眼光来看山,虽然他说他进入了对象内部,但他的人自身其实是没有进入画里去的。他始终把它作为一个对象来思考“我怎么把握这座山”,然后他就说要用“圆锥体、圆柱体、球体”等几何体作为内在的构架来把握这个维克多山。这是西方绘画中自古希腊以来就具有的数学和几何精神。西方的绘画始终是主客二分的结果,画家自己不进到画里去。传统山水画家强调“游”而不是“看”,但当下有些山水画家去写生的时候,他的画面看起来就是风景画,有一种往风景画那边走的倾向,很多美协的画家到地方上去采风写生都有这种倾向。

陈:世界上有许多大画家都受中国文化影响,有些中国人出于自卑心理,老是认为中国画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我在马来西亚演讲时说中国画引领世界艺术,他们都很赞成我的说法。我说,不是中国画不行,而是中国画拯救了西方绘画。哎!他们都感到很奇怪。我们先举几个公认的例子。西方的杜尚,他著名的“小便池”(《泉》)在西方有争议,在中国也有争议,有争议咱们不谈。咱们谈没有争议的,比如塞尚、凡高、马蒂斯、毕加索等,这是没有争议的。没有他们这几个人,西方现代美术史基本上就空白了大半。

凡高早期的绘画,我去凡高博物馆看了,他早期的绘画就是传统的西方油画,由面来表现的。后来他见了两张日本的浮世绘后,因为他弟弟开画廊嘛,所以他就收藏了两张浮世绘,其实是三张,但另一张是印刷品。他看了之后觉得“很好!”。他就开始临摹浮世绘,用那个线条,临摹浮世绘后他的画风就开始改了。开始强调线条,长线、短线、曲线、直线都有,这说明他受浮世绘影响。浮世绘呢,又完全是学习中国的,日本人自己也承认是学习中国的。浮世绘主要是学习明代画家陈洪绶的。

马蒂斯早期的绘画也是传统的西方油画,用面而不用线。后来他学习的就是浮世绘,开始用线条画,西方原来是用面,用线条勾勒后再填色。他填色也学习的是中国的,填的时候也不是填得太死。这是中国写意画法,他能悟一点出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艺术他不可能深刻理解,但他能悟出一点来!你看他画的女人的大腿,两根线条勾勒出来,然后用色“嚓嚓嚓”几笔就完事了。学的就是中国画。后来呢,他的剪纸学的也是中国的剪纸,徐州邳县的剪纸就很有代表性。他学日本的浮世绘,可以说是中国的“再传弟子”,他后来就直接学中国的剪纸了,那就是“入室弟子”了。没有中国画就没有他相应的这些画和剪纸艺术。

莫奈临摹了两张画,他不知道是哪儿的画,后来有人告诉他这是中国画,他到死才知道是中国画。莫奈博物馆里的长卷,很长很长的睡莲图,“长卷”就是中国的!外国是焦点透视,讲究黄金分割率,长卷学中国的散点透视,散点透视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没有透视。莫奈学中国画,画法都是中国的,那个睡莲图也是勾线涂颜色。

看毕加索,毕加索临摹有五大本中国绘画,一本有三四十页,总共有一二百张,完全用毛笔用线条勾勒的。他那个线条当然不地道了!他后来学中国带水墨韵味儿的,用油画笔画,但是油画笔没有弹性,直线条(刘:线条变化小,少),他后来完全学中国画。他说,我最不理解的,你们中国人跑到法国来学什么绘画?这世界上,若论艺术,首先是你们中国有艺术,你们中国艺术数第一;第二是日本有艺术,但日本的艺术又完全学你们中国的,白人根本就没有艺术。毕加索对艺术还真有理解力。

塞尚成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他从哪儿得的启发?就是中国写意画给他启发!西方此前的绘画都是很严谨的,到了塞尚才放开了。还有人研究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后面的那个山水背景就学的是中国的。西方的肖像画都是酱油色色调,没有画山水的,就是达芬奇的这幅山水画背景是学中国的,我们暂不说达芬奇。

塞尚、凡高、马蒂斯、毕加索都受中国画影响!中国画挽救了西方绘画!西方绘画讲究形式。你到世界各地去看,现在凡是创新的画家都用线,传统是面。线从哪儿来,从中国来。中国画对世界影响相当巨大。你看这几年的双年展,外国的画像中国画,中国画又像外国的画!以前都认为中国画不行,现在看来不是不行,而是挽救了西方绘画,西方绘画走的都是中国画的路子。

刘: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山水画不是视觉艺术,它走向的是倾听的境界,故而浅绛山水乃至水墨山水就成为中国整个山水画史的主线,青绿山水一直没被重视,而当下又是一个视觉时代,一切都被转化成图像来接受,许多中国画画家也是特别强调视觉,您对此怎么看?

陈:中国画讲究神遇,讲究精神领会。西方认为最美的花是玫瑰花,红花绿叶,看上去美就美,没什么哲学含义。中国人喜爱画的四君子,梅花看上去就不如玫瑰花,但知识分子对玫瑰花不屑一顾。梅花虽然很小,也没有绿叶扶持,但它有抗严寒的坚韧,所以中国文人觉得梅花了不起!它很舒心!你看竹子它有节,文人讲究气节嘛,它虚心、刚骨、有节,四季不改!它有哲学道理,它不是靠眼看的,靠精神领会。菊花,别人开花时它不开,别人都开完了它才开!你看那个石头,知识分子就是士,士无石不雅。外国人又看不懂啦!这石头怪怪的有什么好看的?石头,它不倚不靠,冷热有常,冷也这样,热也那样。你有权有势也好,我不靠你。石头也有气节啊!《易经》里有一句话,耿介如石,蒋介石名中正,他的名字就是从这里来的。这些道理呢,不是靠眼睛看,而是靠精神领会。外国人老是讲究形式美,讲视觉艺术。中国画,视觉是表面的,主要是靠精神领会。中国艺术还是比西方艺术高明。精神领会的话你有文化嘛,有哲学内涵嘛。西方强大的势力对世界影响很大,中国也亦步亦趋的。中国人对自己的东西不理解,老是用西方的东西来代替。

程波涛(以下简称程):现在高校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中,有一个令人困惑的现状是: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都是要学习素描,对于油画专业的同学来说这本来没有影响,但是对于国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响就难以言说了。而且我发现,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国画创作中已经不太关注笔墨本身了,很多人对于国画的创作传统缺乏深入的理解与体会。陈老师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美术招生可以分开,中国画按中国画方式招生,西画按西画的方式招生。中国画招生呢,没必要考素描。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都不懂素描嘛,但画得很好啊。素描和色彩都不要考了。中国画重要的是书法和传统的国学,诗词也好,古代文学也好,要读中国传统的书。考试的时候,或考诗词,或先考文言文,之后考古代诗词、书法,然后临摹一张画就行了。中国画讲的就是传移模写,从临摹开始,以这个为基础来招生。把这些作为规定,学生自然就学传统诗词了。现在讲文化复兴,复兴国学,他还是不学,因为它不考试啊。你考试考古代诗词,不叫他学他自己也要学。唐诗为什么兴盛呢?唐朝的科举考试可以做官,他必须学,考了能做官嘛。这样把中国文化复兴了,中国画也就复兴了。

程:现在很多画家、书法家不读诗、不习文、疏于书法,这样与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修养产生很大的差别。和过去相比,书画传统家的文化生态被打破,审美心态和创作观念发生转变,这对于当代书画家的创作会有哪些影响?

陈:《孟子》、《论语》等都要读,朱熹规定的四书五经也没有多少字。《论语》一万字嘛,《老子》才五千字呢,《孟子》两三万字,《孝经》才一千多字。现在一千字都不算论文,博士论文就是十万字。这些典籍加在一起也没有十万字。后来的《大学》、《中庸》都很重要,它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时的中国文化对中国人非常起作用。现在的许多国人道德低下,艺术也低下,文化颓废,就是学西方学坏了。学西方是对的,但是你把中国自己的东西丢掉了去学西方就不对。日本就不是这样,日本强烈保护自己,然后再学西方。日语采用的汉字它一个也不废除,另外再吸收西方的外来语,它不是用外来语把本族语言去掉。中国是一学西方就要去掉中国,以前叫全盘西化,连文字也要采用罗马字。后来钱玄同写信给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他说现在有人讲要废除汉字,废除汉字是不够的,必须连汉语一起废除才行!陈独秀说,那这样吧,先废除汉字,然后再废除汉语吧。胡适之说,我赞成仲甫兄(陈独秀)的方法,先废除汉字后废除汉语。你看,学西方,连汉字都要去掉了!中国人这个毛病是一个大问题。你适当学习西方,要把中国自己的东西坚持下来。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相当的科学。有人说,中国传统的教育最不科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学什么都不知道!学习西方的启蒙教育。我后来找中华书局印的当时最早的课本儿一看:“开学了,我们上学去。”,“大羊大、白羊白、黑羊黑”。你看它就只是教人识字,它能让人学到什么知识呢?我下乡的时候,有件事使我困惑:那些中文系的大学生,上了十七年的学,还不如人家私塾学三年的,我就觉得奇怪了?我一问,三年学什么?说学的是《论语》、《大学》、《中庸》、《诗经》,三年下来就是四书五经。这个《诗经》一开始就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论语》一开始就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这个学习和现在不一样,一个老师是语文老师,同时也是政治老师,“为人谋而不忠乎?”言而有信嘛。他同时是政治老师、历史老师、地理老师,又是书法老师。现在到处提倡小学生要开书法课,学书法课可以,但现在教师还缺60万,养60万教师就不容易了,你还养一个专门的书法教师吗?就算你有钱来养教师,那孩子学书法课的时间从哪里来?小孩子不还要学外语吗?不学语文数学啦?你开书法课占用时间。古人呢,学语文就是书法课!那些老师,字比现在老师写得好啊!

中国过去的教育方法相当好。首先得把中国传统捡起来,刚才我们讲西方现代绘画,都在学中国绘画。如果没有中国绘画,也就没有西方现代绘画。没有中国国学,西方借鉴什么?首先要把中国的国学搞好了,西方才能借鉴你啊!现在一切都是学西方的,人家西方人还跑到你中国来借鉴你的那个“西方”吗?你到国外学西洋的美术,找不到饭吃。人家美术馆找一个研究美术史的,人家不会找一个中国人来研究西方美术史吧?但是,美术馆招一个中国部的研究人员,肯定到你中国来找,不会找西方人。所以,到了西方才知道国学重要。赵无极到西方学习绘画赶不上西方人,后来他从中国自身找到一点灵感,但他对中国的理解也太少了,只找一点形式的东西。中国人不把中国的东西搞好,老是搞西方的东西。当然,西方好的东西也可以借鉴。现在谈“中西结合”(注:现代美术史上曾有中西融合思潮),我向来反对“中西结合”,他没有主体意识,中西结合是以谁为主?比如“结婚”,男女平等了,我们以前不叫“结婚”,叫“娶妻”,以男人为主娶来老婆嘛。女方叫“嫁女”,我把女儿嫁出去。如果是以女方为主呢,叫“入赘”,是招女婿。主体意识要清楚嘛。现在男女平等叫“结婚”,但你发展中国文化讲中西结合,到底是要发扬中国文化还是发扬西方文化?毛泽东有思想,他讲“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是我和你结合的问题。鲁迅讲“拿来主义”,拿来用一下。张之洞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严复翻译西方文化,他讲中西文化“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他们都讲得清清楚楚。现在一定要把中国自己的东西搞好,适当吸收外国,为我所用,这搞不好,中国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就是个大问题。

刘:嗯。感谢陈老师接受我们今天的访谈,下次有机会再请教您。谢谢!

An Interview with Prof. CHEN Chuan-xi on Chinese and Western Fine Arts

LIU Jian, CHEN Chuan-xi, CHENG Bo-tao

(1.CollegeofArts,Guizhou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03; 2.SchoolofArts,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 3.CollegeofArts,AnhuiUniversity,HefeiAnhui230601)

中图分类号:J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6)01-0001-04

作者简介:刘剑(1977—),男,贵州赫章人,文学(艺术学)博士,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陈传席(1955—),男,江苏睢宁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术史论;程波涛(1974—),男,安徽利辛人,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史论,民俗艺术。

收稿日期:2015-11-16

DOI:10.15958 /j.cnki.gdxbysb. 2016.01.001

猜你喜欢

浮世绘中国画绘画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浮世绘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浮世绘
浮世绘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