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里约奥运周期世界羽坛竞争格局分析

2016-03-09恒,刘

关键词:羽坛女单世锦赛

罗 恒,刘 亚

(湖南工业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8)

里约奥运周期世界羽坛竞争格局分析

罗 恒,刘 亚

(湖南工业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里约奥运周期内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和奥运会羽毛球赛事情况,揭示世界羽坛竞争格局。结论:里约奥运周期内,我国羽毛球队的统治力急剧下降,世界羽坛进入“战国时代”;西方羽毛球复苏,亚欧竞争差距呈缩小之势;单项竞争“群雄争霸”,呈多极化发展之势。

奥运周期;世界羽坛;竞争格局

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结束至2016年里约奥运会为里约奥运周期,在4年的奥运周期内一共举行了4次世界羽毛球重大单项赛事,2013-2015年举行了第20届、第21届、第22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我国羽毛球队分别获得了2金、3金、3金的成绩,传统强项女子单打连续三届无缘冠军;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我国羽毛球球队仅收获了2枚金牌和1枚银牌。自1992年以来,中国女双从未缺席过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决赛,更是从1996年垄断了该项目的金牌,然而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我国女双和女单项目颗粒无收,同时3枚奖牌的成绩更是创造了我国羽毛球队奥运会历史上的最差成绩。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包揽羽毛球项目的全部5枚金牌,到2016年里约奥运的3枚奖牌,这说明在里约奥运周期内,有“梦之队”之称的中国羽毛球队的统治力出现了严重下降。在2014年世界羽联调整了奥运会羽毛球参赛资格后,面对世界各国强队和高手挑战的情形下,回顾和梳理里约奥运周期世界羽毛球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趋势,对于展望下一个奥运周期我国羽毛球队的发展方向,规划和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里约奥运周期世界羽毛球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羽毛球队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梳理与世界羽毛球相关的现有研究成果,以“世界羽毛球”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了2012年-2016年期间的相关文献,获得相关文献21篇,其中具有高度相关的5篇;在新浪体育网站查阅了第20届、21届、22届羽毛球世锦赛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羽毛球赛的比赛成绩,并阅读相关的羽毛球专著。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掌握世界羽毛球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2.录像观察法

观看2013年-2016年间的第20届、21届、22届羽毛球世锦赛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羽毛球赛的录像,并分析和记录各国参赛运动员的战术安排及场上表现,对里约奥运周期世界羽毛球的发展趋势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办公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对世界各国在里约奥运周期内的世界羽毛球大赛的获奖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更好的了解里约奥运周期世界羽毛球的竞争格局及发展的方向。

二 研究结果分析

(一)中国队的统治力急剧下降,世界羽坛进入“战国时代”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首次包揽了羽毛球项目的全部5枚金牌,同时也是自羽毛球运动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首次有国家包揽该项目的所有金牌。古语有云,“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遭遇“滑铁卢”。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球队仅收获了2枚金牌和1枚银牌。尽管中国队依旧位于奖牌榜榜首,但由表1不难看出,中国队的“统治地位”在里约奥运周期内出现了急剧下滑,奖牌数由8枚直线下降到3枚,而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则呈异军突起之势,由广州世锦赛的0枚奖牌和1枚银牌到里约奥运的1金1铜和3枚银牌的成绩,展现出了强劲上升势头。老牌劲旅韩国、丹麦、印尼以11枚、9枚、7枚的总奖牌数位居奖牌榜第2、3、4名,依旧保持着对中国队的威胁。此外,印度、西班牙、泰国等新锐球队在世界羽坛的地位将逐步上升,西班牙连续三次世界大赛收获1枚金牌,保持着对女单项目的统治地位。2016年里约奥运会,共有9个国家分享了羽毛球项目的奖牌,其分布更为广泛,这些国家的出色表现大大削弱了中国队的整体实力,中国羽毛球“梦之队”的美名已不复存在,世界羽坛真正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

表1 2013年-2015年3届世锦赛和里约奥运会羽毛球赛奖牌分布情况[8]

(二)西方羽毛球复苏,亚欧竞争差距呈缩小之势

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20世纪上半叶,羽毛球运动在欧美迅速发展。英国、丹麦以及美国等国家的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进步很快。[2]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羽坛进入了“亚洲时代”,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亚洲选手一直占据了世界羽毛球的优势地位,从而形成了“亚强东弱”的竞争格局。由图1可知,欧洲国家所获奖牌比例由10%上升到里约奥运会的近30%,共获得了1金、1银、2铜的佳绩。西班牙小将马林连续两届世锦赛夺得女单冠军,并在里约奥运会获得的了个人第一块奥运金牌。此外,传统强队丹麦队也展现了复苏势头,男双、女双以及男单项目都具有较强的夺金实力,1994年出生的小将阿萨尔森成长速度较快,并在里约奥运会铜牌争夺战中战胜林丹,获得了个人第一块奥运奖牌。另外英国男双组合在里约奥运会表现惊艳,收获一枚铜牌,也创造了英国在该项目上的最佳战绩。现在的欧洲球员身材匀称,诸如马林、阿萨尔森以及伊万若夫等球员,技术和步法已经完全亚洲化,从打法的先进性来看,不仅消除以往的劣势,而且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可见,在里约奥运周期内,以丹麦、西班牙、英国为首的西方羽毛球整体呈现了复苏之势,亚欧竞争差距逐渐缩小,在下一个奥运周期,欧洲羽毛球将对中国,乃至亚洲羽毛球的霸主地位产生较大的冲击。

图1 2013年-2015年3届世锦赛和里约奥运会羽毛球赛亚、欧国家所获奖牌情况[3]

(三)单项竞争“群雄争霸”,呈多极化发展之势

1.女子单打格局

女子单打是我国的传统强项,在1983年-2011年间举办的17次羽毛球世锦赛上,我国获得了其中的15女单枚金牌,仅有的两次失手还要追溯到1993年的伯明翰世锦赛和1990年的哥本哈根世锦赛。[4]然而进入里约周期后,面对世界各国强队和高手挑战的情形下,中国女单显得有些猝不及防。由表2可知,在2013年-2105年三届世锦赛和里约奥运会羽毛球赛中,中国队只收获了17枚奖牌中的2枚银牌,占总奖牌数的13%,位列奖牌榜第4位,争金实力下降明显。在里约奥运周期内,西班牙和泰国队瓜分了女单项目的4块金牌,其中西班牙的小将马林,以其“蛮不讲理”的男性化打法连续两届荣膺世锦赛冠军,在里约奥运会半决赛中以2:0击败了中国女单头号种子李雪芮,决赛中以2:1净胜13分的优势战胜了印度小将辛杜,成为了史上第二个赢得奥运单打冠军的非亚洲球员。此外,辛杜、内瓦尔领衔的印度女单也展现了不俗的实力,共收获2银2铜,以4块奖牌的成绩位列总奖牌榜第一位,占总奖牌数的27%。近年来1995年出生的日本小将奥原希望表现抢眼,接连夺得2015年世界羽联总决赛和2016年全英公开赛的女单冠军,并在里约奥运赛场上收获一枚铜牌。可见,里约奥运周期内,中国女队的领先优势荡然无存,西班牙在女单项目上异军突起,印度、日本、泰国以及韩国的上升势头强劲,90后运动员成为了羽毛球女子单打项目竞争的主角。

表2 2013年-2015年3届世锦赛和里约奥运会羽毛球赛女单奖牌分布情况[5]

2.男子单打格局

男单金牌被认为是羽毛球五个单项中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因为它代表一个国家在羽毛球项目上的最高水平。近年来,男子单打已发展成我国羽毛球队的重点夺金项目。在2006—2013年的间的6次世锦赛和2届奥运会中,林丹7次折冠,其中2010年的世锦赛冠军被队友陈金夺得。由表3可知,里约奥运周期内,我国头号男单选手谌龙已成功接棒林丹,连续两次摘得男单世界锦赛桂冠,在里约奥运会上,以仅丢一局的高姿态夺得个人首枚奥运金牌,展现出了超高的竞技状态。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首次在世界大赛上战胜林丹,但却不曾想在决赛时以0:2败给了谌龙,再度与冠军失之交臂。连续四次世界大赛闯进决赛,四次都是收获了1枚银牌,也因此成为了球迷心中的“无冕之王”。此外,丹麦小金童阿萨尔森实力不容小觑,22的岁年轻小将接连战胜了斯科特-埃文斯和英国选手拉吉欧申,并在铜牌争夺战中战胜林丹,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收获了一枚铜牌,上升势头强劲,在下一个奥运周期将对中国队男单的领先优势产生较大冲击。另外,日本的小将桃田贤斗、印度的苏吉亚托以及越南选手阮天明都有较强冲击奖牌的能力,在过往的三届世锦赛上也都有奖牌入账。可见,世界男单呈现出中国、马来西亚、丹麦“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3.女子双打格局

在1983年-2015年的羽毛球世锦赛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在女子双打项目上共获得19次冠军,展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绝对优势地位。由表3可知,中国女双队伍在里约奥运周期内的4次大赛上共取得了3金1银1铜的佳绩,但遗憾的是未能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奖牌。受伤病和兼项等因素的困扰,中国队放弃了原有的两对冠军组合,派出了于洋/唐渊渟和骆赢/骆羽去冲击里约奥运的女双奖牌,但因于洋/唐渊渟配对时间较短,两人的配合和战术思想很难达到较高的契合度,而另一对双胞胎组合则由于自身打法单一,并不具备超强的实力,所以结果也在情理之中。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日本“松糕”组合松友美佐纪/高桥礼华晋升为新科奥运冠军,其连贯性和节奏的一致性非常高,接连战胜韩国的郑景银/申升瓒和彼得森/朱尔夺得冠军,打破了中国队在女双项目上的垄断格局。此外,韩国队的郑景银/申升瓒上升势头强劲,里约奥运会的铜牌争夺战中,以耗时39分钟直落两局,战胜中国队的于洋/唐渊渟夺得一枚铜牌。可见,随着中国队的冠军组合于洋/王晓理、田卿/赵芸蕾因伤病等原因相继拆对,中国队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世界女双呈现出日、韩、丹、中、印尼5国运动员群芳争艳的格局。

4.男子双打格局

从当今世界羽毛球5个单项最高水平的角逐来看,速度快、观赏性强且实力最为接近的莫过于男双。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彼此间打法迥异、实力接近,互有胜负。[6]由表2可知,在2013年-2015年的世锦赛和里约奥运会上,共有三个国家获得了男子双打的冠军,7个国家分享了男双奖牌,总体上呈现出群雄争霸的格局。印尼组合阿山/塞蒂亚万在里约奥运周期内勇夺两枚世锦赛金牌,被视为里约奥运男双金牌最有力的争夺者。然而在里约奥运小组赛接连败给日本的远藤大由/早川贤一和中国的刘小龙/邱子瀚,无缘八强。丹麦老将鲍伊/摩根森受伤病等因素的困扰,连续两次世界大赛无缘四强,争金能力大打折扣。在里约赛场上,马来西亚的吴蔚升/陈蔚强表现抢眼,以两个2:1的比分相继淘汰了韩国的李龙大/柳延星和中国组合柴彪/洪伟,最终收获了一枚银牌。男双一直是中国羽毛球队的软肋,随着12年伦敦奥运会男双冠军“风云”组合蔡赟/傅海峰的拆队重组,中国队男双水平更是处于弱势。但就是这么一支不被看好的队伍,在里约奥运会上表现神勇,张楠/傅海峰在1/4决赛中挽救3个赛点,战胜韩国强档金基正/金沙朗挺进四强,最终摘得男双桂冠。此外,传统的双打强国韩国队依然保持着较强的奖牌竞争力,共获得了1金1银3铜的成绩。可见,男子双打呈现出中、韩、印尼、马来西亚四强争霸的竞争格局。

5.混合双打格局

在已举办第1届至第19届羽毛球世锦赛中,混合双打是5个单项中夺冠国家数最多的一个,共有6个国家曾问鼎金牌,且各国的实力相差不大,尤其是中、韩、丹、印尼4国势均力敌,竞争激烈。[7]然而,进入里约奥运周期以来,韩国和丹麦的在混双项目上争金实力稍有下降,都只获得1枚铜牌(表3),丹麦更是在15年世锦赛和里约奥运会上两度无缘八强。印尼和中国旗鼓相当,分获两枚金牌,但中国整体实力占优,获得了15枚奖牌中的9枚。里约奥运会,中国队派出了12年伦敦奥运会和14年世锦赛该项目的冠亚军得主张楠/赵芸蕾和徐晨/马晋,两对组合双双闯入4强,但均都无缘决赛,只收获1枚铜牌。印尼组合艾哈迈德/纳西尔在里约奥运周期内共获得2枚金牌1枚铜牌,在里约赛场上更是以场均只失24.8分,一局未丢的超高竞技状态夺得冠军。此外,马来西亚吴柳莹/陈炳顺在里约赛程上表现抢眼,以2:0淘汰徐晨/马晋晋级决赛,但是最终由于实力悬殊,不敌艾哈迈德/纳西尔,收获一枚银牌。可见,里约奥运周期内,中国与印尼的混双优势较为明显,马来西亚、韩国以及丹麦各占据一席之地。

表3 2013年-2015年3届世锦赛和里约奥运会羽毛球赛各单项奖牌分布情况

三 结论

里约奥运周期世界羽坛竞争格局呈现出以下特点:我国羽毛球队的统治力急剧下降,世界羽坛进入“战国时代”;西方羽毛球复苏,亚欧竞争差距呈缩小之势;单项竞争“群雄争霸”,呈多极化发展之势。里约奥运周期内,中国在女单项目上的领先优势荡然无存,西班牙异军突起,印度、日本、泰国以及韩国的上升势头强劲;丹麦的男单上升势头强劲,呈现出中国、马来西亚、丹麦“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中国女双“一枝独秀”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呈现出多国运动员群芳争艳的格局;马来西亚男双异军突起,与中、韩、印尼呈现出四强争霸的格局;中国与印尼的混双优势较为明显,马来西亚、韩国以及丹麦各占据一席之地。

[1]国际羽联.国际羽联官方网站[EB/OL].[2015-08- 17].http://www.bwf badminton.org/.

[2]肖 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2-8.

[3]国际羽联.国际羽联官方网站[EB/OL].[2015-08-21].http://www.bwf badmint on.org/.

[4]林 清.2013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竞争格局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1):71-74.

[5]国际羽联.国际羽联官方网站[EB/OL].[2015-08-17].http://www.bwf badminton.org/.

[6]黄 海.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特征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3-4.

[7]李 军,李 蓉.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竞争格局与中国羽毛球队备战策略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4,33(7):584-587.

[8]国际羽联.国际羽联官方网站[EB/OL].[2015-08-21].http://www.bwf badminton.org/.

责任编辑:李珂

Analysis of World Badminton Competition in Rio Olympic Period

LUO Heng,LIU Ya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Hunan 412007,China)

In view of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video observation,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Rio Olympic cycle in the world badminton championships and Olympic badminton tournament,it revealled the world badminton competition.The result showed that China badminton team's dominance declined sharply and the world badminton enter the"Warring States period"in Rio Olympic cycle;Western Europe badminton got recovery and competition gap was narrowed;the individual competition was"Warlords hegemony"as well as multi polarization development trend was showed.

Olympic period;world badminton;competition pattern

G847

A

1674-117X(2016)06-0117-05

10.3969/j.issn.1674-117X.2016.06.022

2016-11-18

罗 恒(1990-),男,湖南郴州人,湖南工业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学;刘 亚(1989-),女,湖南郴州人,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运动人体学。

猜你喜欢

羽坛女单世锦赛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2022.02二月羽坛:洲际锦标赛纷纷上演
2022.01一月羽坛:印度三站大挑战
星问答
2021羽坛大事记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李雪芮后场技术分析
从近三届世锦赛成绩看我国高尔夫竞技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