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文化”对高校育人的影响及其对策

2016-03-09马云霞张军成

关键词:微文化媒介育人

马云霞,张军成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微文化”对高校育人的影响及其对策

马云霞,张军成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微文化”是网络文化深刻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形式,具有内容个性多元、传播主体个体化、形式碎片化、更新迅速、以小博大等特点。它以“微”不足道的思想容量和信息传递方式给高校育人带来巨大影响。高校育人工作应于细微处探寻“微文化”资源,利用越来越多的“碎片”时间,将“微文化”渗入育人的各个方面,发挥其在文化育人中的作用,提高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微文化;高校;育人

随着人类社会网络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各种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为载体的“微文化”正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2011年,两岸媒体主办的“2011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中,“微”字以40多万票当选为年度汉字。随之,微表情、微时代、微公益、微关怀、微整容、微支付等一切与“微”相关的概念和说法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便捷、即时和个性化的微文化,深刻影响和改变着青年群体的思考方式和交流方式。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已有网民6.49亿,手机网民5.57亿。[1]大学生作为其中一支庞大的网民群体,正成为微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和受众群体,受到微文化的深刻影响。

教育是文化的一个方面。[2]高校育人的过程,实际就是文化传承、传播和创新的过程。“微文化”最初在互联网中兴起,后又延伸至现实社会,所涉及领域愈来愈广,可谓无“微”不至,[3]其兴起和发展为高校育人打开了一个新的文化窗口和视野。如何在“微文化”背景下,坚守和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立品格,发挥好文化的育人功能,不仅是高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更是高校的责任与使命。

一、“微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微文化”是网络文化深刻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形式。微文化是以数字信息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短时间、小容量、细渠道中传播的,注重个体与微观,并以主体性、平等性等为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的精神现象。它是个体和社会群体之间进行文化资源、信息、思想等传递、交流、共享并进行互动的活动,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微文化内容个性化、多元化,包容性更强

与传统媒介相比,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为载体的微文化改变了以往“大而全”的传播模式,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和浓缩的视频等,“短、平、快”地进行信息交流和价值观念分享。其内容更多地表达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在微文化里,每个人既是文化的受众者,又是微文化自编自导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其内容个性化、多元化,人们既能听到网络名人的声音,又有机会享受百姓心声,就连电视、报纸等各类传统媒体也都借助微媒介来壮大传播声势。而从其受益群体而言,青年群体是其主要拥护者和支持者,即便是中年人也在不断适应这种变化,这从不断猛涨的微信用户数量就可见一斑。

(二)微文化传播主体个体化,自由度更高

相对于传统大众媒介,微文化的传播主体呈现个体化。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微媒介尽情表达自我,酣畅淋漓地展现个性思想和价值观,使得微文化具有可定制、即时性强、参与度高等特性。作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媒介,可以说,只要有人在,基于微媒介的文化传播就能随时随地地进行。而微媒介则承载了人们信息自由交流和时空共享的追求。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由、平等地交流,共享信息、思想、价值观念。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微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具有极高的自由度。这也是网络文化发展无限追求个体主义和自由平等理念的充分体现。

(三)微文化形式碎片化、草根化,系统性不强

由于人人都可以成为微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使得传统精英文化的专业门槛被削平,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话语表达空间和机会,只要对某个话题感兴趣就可以突破任何限制找到共同分享信息的“微友”,对其作出评论和转载,使文化趋向草根化。而微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段子、图片、动漫等,有字数和时间限制,每条微博限制在140字以内,每个微电影限制在30~300秒之间,内容简洁、随和、亲切,能即时表达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情感和状态,非常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迎合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这种“微”表达和“微”体现,消解了文化的整体性、厚重性甚至严肃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传承,这对文化体系的完善、理性精神的建构提出了新的考验。

(四)微文化更新迅速,文化稳定性变弱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可以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器物和活动来见证。如甲骨文见证了中国早期文字的衍生,而各种传统节日则见证了不同民族民俗民风的演变。这些都是人们了解文化、继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微文化的各种媒介却难以让人们抓住文化承袭的载体。一方面,随着大众对微文化的日益追捧,各种微博、微信等微媒介在不断地更新技术、完善平台;另一方面,建构在这些媒介之上的信息也在每日更新、时时更新,让人来不及抓住其内在的文化渊源,难以找到见证文化变迁的实物。这对人们通过微媒介继承优秀文化带来了考验。

(五)微文化以小博大,有“主导文化”的发展趋势

在现实生活中,微文化因为其内容简洁,参与主体为个人,所以也经常呈现出以小博大、“主导文化”的趋势,凸显了群体力量的“巨大”。正如网友们所说的:“围观也是一种力量。”一条微博、微信,经过转发或评论,可以在短期内引来高度的关注,引发舆论的狂潮;一次“微公益”,参与的个体可能捐献微薄,但它能集聚庞大的公益金额,传递整个社会的正能量。个人的力量虽微小,但是通过网络的群集关注,马上就可以聚集群体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当今开放的社会是无比巨大的。当今“网”成为联络世界的重要平台,各种微媒介让信息的接收和传递更加贴近大众的需求,大有“主导文化”的趋势。

二、“微文化”给高校育人带来的影响

文化即“以文化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反映特定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因素。每个人都置身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在其成长成才过程中,都会“不知不觉地打上了处于其中的文化背景的烙印”[4]。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类传媒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以及思想观念。高校育人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制于社会大众传播与文化环境。

(一)微文化改变了高校的育人环境

传统的高校教育活动基本上都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开展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所传输的也都是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文化。而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媒介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一个有别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倡导主流文化的新的信息传播和公共舆论平台,营造出一个非主流文化的传播环境和氛围,使得高校育人的舆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微文化的快捷、即时性使其极易在短时间内引起大学生的高度关注,而各种虚假、不良信息也极易通过微媒介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这给高校掌控育人环境和育人导向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微文化拓宽了高校的育人渠道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校园和课堂是高校育人的主阵地,教师主要依托课堂、学术报告、社团活动等途径传播教育信息。而在微文化背景下,课堂的主阵地地位和权威性正在受到猛烈的冲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在逐渐丧失。传统教育中面授式、感召式的教育渠道已经无法在信息量和渗透力上与微媒介相媲美。微媒介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微”平台与学生交流和传递教育信息。在微文化背景下,师生都可成为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他们地位平等,可以互相倾听、彼此接纳,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大学生的诸多需求得到满足。此外,学生通过各种媒介获得的信息甚至远远超过教师的信息量,微媒介时时更新的信息也大大优先于更新滞后的教科书和辅导书,教师已不再是信息的主控者和先知者,微文化拓宽了高校的育人渠道。

(三)微文化促进了高校育人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各种微媒介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提供了新的渠道,大学生通过微媒介获取的信息形式丰富多样,有文字、视频、音频、图像等,这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牢牢抓住了大学生的眼球。在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探索育人新思路和新举措,拓展教育阵地,将微媒介上传播的信息纳入育人的范畴进行重新整合,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使微文化为我所用,不断提高高校育人的效果。

(四)微文化给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带来了影响

当代大学生正逐渐向“95”后过渡,他们个性张扬,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烈,是一个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的群体。微文化海量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但这种浅显、碎片化、快餐式的信息,也会给大学生筛选信息造成困难,使其很难找到对自己真正有用的核心信息。而微文化中各种价值观念、文化思潮的多元、矛盾态势,也会严重干扰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使其容易受到网上传播的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陷入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判断功利化以及价值选择模糊化等困境,使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出现理想信念动摇、社会道德意识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甚至自身价值观扭曲等问题,给高校育人带来严峻考验。

(五)微文化改变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

微文化传播的开放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浩瀚博大的信息库,大学生只需举“指”之劳,便能快速、畅通地浏览信息,他们接受各种信息变得异常简单、容易、便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官享受的信息“快餐”。但这种信息接受习惯会使大学生长期停留在认知的初级阶段,不断追求新鲜内容和信息的刺激,而缺乏对信息的分析、推理和思考,使得大学生认知趋向平面化、浅显化,弱化了大学生深层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知识权威的代表,位于绝对的主体掌控地位。而在微文化时代,教师的权威性和主体地位在下降,大学生逐步走向经过自我判断、自我加工后再接受信息。这就使得他们的认知方式从以往的外部权威为主转向以内部加工为主。这无形中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加大了教育难度。

(六)微文化对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微文化的日益盛行,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应对微文化对教育工作的冲击,不仅要储备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也要主动学习微媒介的操作技术,保持一种开放、平等的交流心态。要擅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工具,利用微媒介开展教育工作,改变以往教学传播手段传统的状况,提升综合素质,加快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步伐。

三、“微文化”视域下高校育人的对策

“微文化”正在以“微”不足道的思想容量和信息传递方式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高校育人工作要与时俱进,于细微处探寻文化资源,利用越来越多的“碎片”时间,将“微文化”渗入育人的各个方面,发挥其在文化育人中的作用,提高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一)积极推进高校微文化的健康发展,为高校育人创设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正确看待微文化给高校育人带来的挑战。微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它掀起了一个新的文化浪潮。高校工作者要敢于应对这股浪潮,要勇于做时代前沿的弄潮儿。其次,高校要积极构建校园微文化平台,吸引大学生接受正确的微文化。微文化的产生不仅有社会变迁的原因,更是与时代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高校要主动开辟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培养素质过硬的信息发布和评论工作队伍,用生动的文风和亲切的语言,以其正确的观点和强烈的责任意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信息互动,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接受正确的微文化,合理、公正地看待问题,在微文化氛围中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避免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媒体环境中迷失自我。再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微文化的发展。微文化看似“微小”,其蕴含的力量却很“巨大”,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和维护者。高校官方微博、微信等各类微文化建设平台,要注重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要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引导大学生辩证理性地看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开展高校微文化建设工作,促使大学生在微文化氛围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优秀文化的自觉践行者和低俗文化的坚决抵制者,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二)充分利用“微”媒介开展教育,为高校育人拓展路径

面对大学生对微文化的追捧,高校应立足校园、面向社会,依靠广大师生,积极开通校园官方微博、微信,构筑以官方微文化为领头军的校园微文化立体格局,营造浓厚的微文化育人氛围。一是尊重师生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知情权,对校内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及时发布,吸引全校师生关注校园,关注自身发展环境;二是利用微媒介,对党和国家重要政治动态、高校所处行业动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内容,以及民族传统节日、学校校庆等重大事件进行宣传,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可通过微媒介发布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信息、爱校教育内容、大学精神传承内容、学科文化与行业道德培养内容,以及校园原创文学作品和优秀影视音乐作品赏析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高校应鼓励师生对校园微信息进行积极反馈,充分发挥微媒介的资源共享与交互优势,利用微媒介由上而下传递教育信息、由下而上反馈师生心声,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教职工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弘扬主旋律,推动校园微文化成为引领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主导文化”,拓展教育路径。此外,高校也要鼓励每位教师开通微博、微信与学生互动,零距离倾听学生的心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疏导学生的困惑。

(三)借鉴微文化传播形式,创新高校授课方式

在微文化背景下,各种文化变得“微”不足道但又生动有趣、平易近人,如大学生非常喜爱的微电影、微小说,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高校可尝试利用优秀微电影、自制优秀微视频、撰写微文学作品等向学生传递教育信息,让一些高大上、深奥晦涩的教育内容变成短小精悍、学生更易于接受的碎片信息,以吸引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目前盛行的慕课、微课就是改革教育方式,尝试碎片化教学的有益尝试。

此外,高校教师要善于借助微语言增强育人的吸引力。在微文化背景下,“微话语”主体的去中心化、信息的海量共享性、形式的个性鲜活和碎片化等传播特性,激活了大学生的话语权意识,极大地分化了传统媒体中权威专家的话语权,也弥散了传统高校教育的话语权和权威性。[5]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构建师生平等的话语氛围,用“我—你”的话语方式,打破以往“师—生”单向式传递教育信息的方式,努力跨越微文化语境下与学生沟通的障碍。要积极体验微语言,主动走进学生,将教育信息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内容,用风趣、幽默的话语传递权威知识,用亲切、接地气的话语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营造学生喜爱的话语氛围,实现微文化的育人目的。

总之,微文化已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既是微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微文化的传播者。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脉络,积极转变角色,引领好校园微文化建设,利用好微文化传播优势,从而正确发挥微文化的育人作用。

[1]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L].(2015-03-09)[2015-09-08].http://www.guancha. cn/Science/2015_02_04_308533_1.shtm l.

[2]曹文彪.文的内化与外化的循环系统——关于文化本义的新阐释[J].学术研究,2009(6):19-24.

[3]张鸿声,郭兴.无“微”不至:当代微文化解读[J].艺术百家,2014(3):83-87.

[4]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5.

[5]李林,顾晓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权的“微”变迁及其重塑——基于后喻文化理论的探索[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1):33-35.

责任编辑:赵 玲

The Influence of"M icro-culture"on College Educa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MA Yunxia,ZHANG Juncheng
(Institute ofMarxism,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anzhou,Gansu 730050,China)

As a new form of Internet culture,"micro-culture"is characterized by diversified content,individual communication subject and fragmented form,etc.It updates quickly and can providemacro perspectiveswith micro forms.With rich contents inmicro forms and new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mode,ithas great influence 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e shouldmake full use of the rich resources of"micro-culture"and the time fragments in every aspects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ultural education.

micro-cultu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ducation

G641

A

1673-5595(2016)01-0103-04

10.13216/j.cnki.upcjess.2016.01.0019

2015-10-12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5XJA710002);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1212ZS006)

马云霞(1978—),女,江苏常熟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微文化媒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网络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与分析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