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建筑题材中欣赏绘画的形式感

2016-03-09朱震

人间 2016年2期
关键词:美感绘画建筑

朱震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浅析在建筑题材中欣赏绘画的形式感

朱震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摘要:建筑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追溯至7000年前,建筑除了它所具有的实用性功能外,还被赋予艺术审美、艺术观赏的功能。基于建筑的实用性所寓意的安全感、归属感以及审美、欣赏性所带来的内在美感、宏伟、壮丽感,更为艺术家带来创作灵感。艺术家们的创作思维方式,日趋偏向于主观化、理性化,强调自己的创作风格语言。

关键词:建筑;形式感;绘画;美感

在画面中形式都是由支撑画面的线来决定的,也就是在画面中抽离出来的形体结构对主体的审美所产生的主要影响。从微观上来说,就是构成整个画面的线条关系、色彩关系和由这两种关系所组成的各类形体结构本身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互相间的关系就是形式的对客观主体审美的感染力。正是这两种原始的因素在画面中的支撑作用就构成了我所说的画面的形式感!

建筑这一题材在艺术中的出现,也是紧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绘画中发挥的作用更是如此,也经历着一些角色的转化,起初建筑这一素材的应用是作为陪衬的配角出现在画面之中,随后慢慢的开始以风景画的方式单独呈现出来,如维米尔的《德尔夫城景色》、《小街》就是或对整个德尔夫城的细细描绘或是对温馨和睦的街道所进行的刻画绘制。直到近代建筑这一题材才慢慢地从中脱离出来,成为艺术家进行创作的独立的、不可或缺的题材之一,更是完成了配角到主角的这一偶然或必然的转化。这也正说明着建筑本身所固有的魅力所在。而正是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在绘画的形式上也发生了多种绘画形式的转化与艺术语言的转化。起初,建筑在画面之中的形式感只是单纯的尊重与客观性的真实性,或简单描摹、或细细勾勒,或更大范围的概括,以此达到衬托画面,交代地点场景的作用,形式感不强,也谈不上独特之处。再紧随其后,作为独立的风景画呈现出来,而人成了可有可无的了,建筑便成为了画面的主要承载者,形式上开始考虑到画面的节奏感,建筑的外形与内形之间的几何关系,开始成为画面的首要主题,建筑的客观真实性开始不再左右画面。岳敏君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的出现更是体现了这一特征,在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作品的基础上更是抽掉了其作品上的全部人物,呈现出空荡荡的天安门的景象,更说出了内心的一种物是人非的时间观。而今天,建筑的客观真实性已经不是首要考虑因素了,形式感是画面的主宰。整体的画面的唯一遵旨就是客观尊重于主观,主观性占据画面主导地位。画面的形式感从这才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画面的主宰。艺术家面对画面,主要考虑的就是内在的观念与画面形式感的完美结合。形式感成了画面内在观念的承载者。而形式感反映在画面中,就是内在的各个形体要素之间、各个色彩要素之间与各个几何要素之间的种种的变化关系。就是这种种的关系,一种千变万化的错综复杂的系成为了艺术家面对画面的首要考虑的因素。

再者,建筑在绘画形式感中的体现还具体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的转化:1.空间关系;就是说光影关系、明暗关系、透视关系、大的形体关系这些三维的因素开始向二维的方向转化,使画面更加突出画面的平面性,亦即更加强调画面的形式感;2.维度关系;这方面的关系转化是三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换的必然结果,三维到二维的转化是主观性的彻底摒弃上面所述的四大关系,是一种超提炼概括的必然使然。3.主客观关系;客观性的对事物的描摹刻画,开始遵从于艺术家的主观思维性,艺术家的主观性在画面开始发挥主要作用,客观的建筑只是艺术家创作的一种参照。这三方面的关系紧密相联,前者作为后者的必然过程而存在,而后者又以前者的必然结果而产生关系间的互相转换。

建筑在绘画中的应用不仅是数不胜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卷轴、册页、扇面等等都有所涉及,而且在绘画历史中所发挥的作用更是远远超出了它所固有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就中国画的历史来看当时的绘画成就,更令我们望尘莫及。画面氛围的营造、洒脱不羁的用笔亦或是色彩的渲染,功底的深厚更是深不可测。但我认为古代的绘画作品之所以具备其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艺术文化价值外,额外被赋予的历史以及相关联的礼仪、日常的场景的研究价值都因遵循南北朝时期谢赫的《画品》中的六法。

在六法中,应物象形——写形、造形; 随类赋彩——着色要分类别甚至要分季节及气候条件; 经营位置——构图 ;传移模写——写真。这四点无一不在说明着绘画的真实性、客观性,也正是根据于此,读画读出前人的生活习惯、日常礼仪、建筑群体面貌等等的真实性便毋庸置疑了。

建筑在绘画中的作用,我想最具有说服力的就是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和《清明上河图》这两件作品,前者可以说是对宫廷室内的描写刻画,后者是对室外的大场景的繁荣再现。这两件作品的艺术价值自然不必说,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看这两件作品。其实从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看出,室内的陈设以及桌椅床帐常以黑灰、深棕等凝重的色彩进行渲染刻画,当然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只是画面上的陪衬,亦或是画面的丰富,地点位置的交代,并不是作为单独的绘画题材来呈现在画面之上的。但也正是当时作者的这种有意或无意地室内的精心描绘,成就了今日对历史、礼仪及日常生活的研究了解的最具价值的文献资料。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从室外的大场景展开,精心的布局刻画,生动的再现了北宋汴州市井生活的繁荣景象,也是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的真实写照。更是刻画出了日常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北宋的人文风情习俗。通过《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更是可以了解到北宋的城市建筑规划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情况,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建筑题材在绘画中形式感越来越强,也影响着人们的欣赏观的转变。当建筑多样性表现在绘画中越来越强的时候,也说明这种贴近生活的绘画方式将越来越多的呈现在人们眼前。

作者简介:朱震,男,湖北武汉人,汉族,湖北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21-01

猜你喜欢

美感绘画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几何映射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纹样美感
秋冬的暗黑浪漫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