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病弱职工安置机制创新研究

2016-03-09周威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机制管理企业

周威

摘 要:当前,病弱职工安置已成为铁路运输站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对于客运乘务单位来说,生产岗位的实际和职工技能素质的特点,决定了在生产力新老交替过程中,适合于病弱职工的安置岗位相对较少,需要调整安置的人员需求在累计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坚持规范管理、友情操作,创新安置办法、拓展安置空间、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职工满意度、维护好职工权益、保护职工工作的积极性,逐步破解了这一难题。

关键词:企业;病弱职工;安置;管理;机制

一、实施病弱职工安置的背景分析

我段是客运乘务单位,其工作性质对职工的身体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企业性质也要求我们必须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因此必须对身体客观条件已不适合一线乘务工作的职工进行岗位的重新安置。

(一)实施病弱职工安置是优化劳动力配置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随着铁路改革发展,我段担当乘务任务逐年增加,而每年新入路的大学生和复转军人已无法满足乘务岗位增加对人员的需求。同时,一线乘务队伍平均年龄已达45岁,呈现老龄化趋势,部分职工的身体状况已不适合乘务作业实际,需要合理安置职工岗位,以期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内部挖潜和优化配置。

(二)实施病弱职工安置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

列车乘务员担负着保障旅客安全的重要职责。特别是我段担当的部分列车具有运行距离长、终到立折往返运行、全程在夜间运行等特点,职工劳动强度相对较大。

(三)实施病弱职工安置是营造正风正气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由于铁路企业管理的粗放性,在职工岗位安置工作方面,主观性、随意性较强,存在不透明、不公开、不合理的问题,以致形成了竞相托关系、找领导安排下车的不良现象,职工岗位安置结果不能取信于人,病弱职工不能及时得到合理安置。同时,还有个别职工频繁无故请假、长期泡病事假逃避工作,这都给生产组织和人员管理带来了难度和问题,并严重影响了职工工作积极性、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二、实施病弱职工安置的主要做法

(一)定岗定编,公开职工安置方案

改变长途列车套乘短途列车的生产组织方式,设立短途列车乘务班组;取消列车终到班组看车,成立专职看车班组,以此增设了部分劳动强度相对较低的工作岗位。同时,核定新增班组岗位定员,在全段公布新增岗位及人员定编,为职工填报岗位安置志愿提供参考和依据,并杜绝了超编制安置的问题。

(二)自主报名,充分尊重职工意愿

职工根据安置方案中提供的岗位,结合个人意愿,填报岗位安置志愿。每名职工均可填报三个岗位志愿,首次报名完成后,对职工志愿填报情况进行公示,让职工清楚所报岗位人员需求和实际报名情况,引导职工合理填报第二轮志愿。

(三)自费体检,检查报告客观独立

由职工提报检查项目,并到段指定资质的医疗机构,自费进行体检。由院方出具的体检报告独立于职工和单位,有效保障了检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杜绝了职工伪造检查报告的问题。

(四)综合评定,合理安置职工岗位

根据职工体检情况和岗位工作实际,聘请医学专家对职工病弱情况进行排序和综合评定,制定职工安置方案,确保重病职工优先安置,职工身体状况达到岗位需求。

(五)积极创岗,不断开拓安置途径

在增设短途列车乘务岗位、地勤专职看车岗位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实际的变化,申请开设火车票代售点、建立客整所看车职工食堂、组建列车电台充电室,积极为病弱职工安置创立岗位,并结合岗位技能需求,组织病弱职工进行公开竞聘,杜绝人为操作,确保安置工作公平公正。针对岩峰水泥厂职工划归我段管理后,结合职工实际和生产任务需求,成立乘务包寄存中心和客运职工备班室,创造性的安置了病弱职工,顺利完成了岩峰水泥厂人员划转过渡,进一步强化了一线职工后勤保障。

(六)健全机构,规范长休人员管理

组建成立劳动力调剂中心,制定《劳调中心病休人员管理办法》,对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负伤连续休病假超过两个月的人员,以及职工连续两个月内累计休病假超过45天,不能上班的人员,纳入劳调中心统一管理,并区别职工情况制定了劳调中心人员待遇,分别享受病假工资、最低工资及全额工资。

同时,组织对地勤相关岗位职工实施全解重聘,对长期息工的非生产人员进行集中清理,因身体原因确实不能上车和参与生产的人员纳入劳调中心管理,身体状况较好的人员重返列车乘务岗位。

(七)梯次安置,实行人员动态管理

建立病弱职工数据库,定期更新补充人员信息。生产任务增加产生空余岗位时,根据职工病情程度排序,依次进行岗位安置。同时,已安置人员和纳入劳调中心管理的职工,可视身体状况好转实际,返回乘务岗位。

(八)公开透明,全程接受职工监督

段纪检监察部门对病弱职工安置全程监督,安置小组及时编发情况通报,在段网、厂务公开栏和段刊进行公示,方便职工进行监督,确保安置工作的公开、透明。

三、取得的工作效果

(一)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从短途列车到地勤服务的梯次安置,充分考虑了岗位要求、职工的身体状况和专业技能,确保安置人员人尽其才,胜任工作任务。同时,对地勤岗位的劳动组织改革,安排年富力强的职工重返乘务一线,有效释放了劳动力,缓解了一线乘务队伍缺员的问题。

(二)保障了安全稳定的生产局面

将病弱职工安置到劳动强度相对较低的岗位以及非生产性岗位,减少和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风险,解决了职工身体素质与岗位需求的矛盾,避免了因职工身体问题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大对安置后的职工关心关爱,让为企业发展贡献了力量的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温暖。

(三)促进了厂务管理的公开透明

通过安置实施前,提前公开工作方案;实施中,动态公开进展情况;实施后,及时公开最终结果,使病弱职工安置工作始终处于职工的监督之下,有效消除了职工的怀疑心理,增强了管理工作的透明性。

(四)形成了风正气顺的良好氛围

通过规范病休人员管理,有效遏制了不上班白拿钱,不劳而获的不正之风。通过实施病弱职工安置,为职工充分提供了工作岗位和机会,使职工的合理想法通过组织和制度得以公正实现,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确保了职工队伍稳定。

自2011年5月24日以来,共计安置病弱职工229名,其中地勤岗位安置72人次,短途车岗位安置102人次,专职看车岗位安置41人次,转岗到长途车14人次,节省人工成本856万元,病弱职工安置取得初步成效。

猜你喜欢

机制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