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枣黑斑病的识别和防治研究

2016-03-08王永刘芹张兴甫李国元邓青云

湖北植保 2016年4期
关键词:链格玉成孢菌

王永刘芹张兴甫李国元邓青云

(1.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技学院/特色果蔬质量安全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孝感 432000;2.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武汉 430070)

冬枣黑斑病的识别和防治研究

王永1刘芹2张兴甫1李国元1邓青云1

(1.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技学院/特色果蔬质量安全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孝感432000;2.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武汉430070)

冬枣是我国枣中的优质品种。近年鄂北山区冬枣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黑斑病发生呈加重趋势。本文就我国冬枣黑斑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鉴定、流行规律和防治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鄂北山区冬枣黑斑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冬枣;黑斑病;识别;防治

冬枣属鼠李目、鼠李科,是我国特有的晚熟品种。由于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19种氨基酸,被誉为“枣中之冠”。鄂北地区大悟、孝昌县等地处丘陵地带,有大量荒山荒坡,近年来冬枣在该地区发展势头很快,孝感市政府把发展冬枣产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已发展冬枣基地1333hm2。由于对冬枣种植过程中的经验不足,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栽植密度越来越大,人为打破了其自然生态环境,导致冬枣病害特别是黑斑病呈加重趋势,严重影响了冬枣的产量和品质。根据国内学者调查,该病普通情况下造成的病果率在30%左右,危害严重时枣园发病率达80%以上(吴玉柱等,2005;王军和辛玉成,2007)。因此,识别该病害,对于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鄂北地区冬枣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1 冬枣黑斑病症状

冬枣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芽、枣股、花朵和果实均可发病。花芽上的病原菌为主要初侵染源,该病在冬枣坐果以前侵染叶片,之后从幼果开始危害果实。

冬枣叶片感病初期失绿,后产生浅褐小斑点,并逐渐扩大成不规则褐色病斑,当斑点连接成片,叶片变黄卷曲,提早落叶,枣树生长缓慢(吴玉柱等,2004a)。

冬枣枣果发病症状由于黑斑病病原菌比较复杂,对发病症状的典型描述大致可分为2类,笔者认为实际上是优势病原菌分别为真菌和细菌时引起的不同症状。

优势病原菌为真菌时病害症状:也即有学者描述的干腐型病斑,首先在发病部位产生黑色零星小点,随着冬枣长大病斑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mm~5mm,最大可达13mm,在果实表层形成黑疔状黑斑,病斑干燥,一般不凹陷,有的凹陷,边缘清晰;病斑只在表皮层形成,不向果实内部侵染,病皮下果肉呈浅黄色,味苦(吴玉柱等,2004a)。严重时病斑合并成片,造成落叶落果。

优势病原菌为细菌时病害症状:该病初侵染时果实表面出现针状大小的浅色至白色突起,后迅速变大,挤压破裂后可见菌浓出现,形成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病斑,可分为三个类型:红褐型、灰褐型和开放性疮痂型(李金亮和李富友,2011)。红褐型病斑晕圈红褐色,病斑稍凹陷,有不清晰的轮纹。病斑下浅层果肉组织坏死。部分病果病斑向外扩展呈红褐色,且果肉深度腐烂;灰褐型病斑晕圈呈灰褐色水浸状,病斑稍凹陷,皮层组织和病部部分果肉组织坏死;开放性疮痂型病斑初侵染时果实表面出现针状大小的浅绿色至白色突起,后迅速变大,并形成穿孔,孔洞大小不等、较深,形状不很规则,然后风干,形成疤痕,随着果实的发育,疤痕变大(辛玉成等,2005;孙申义,2013)。如果防治不及时,发病的果实所形成的疮口,是真菌性病害的侵染点,极易感染其它真菌性病害,如炭疽病和轮纹病等烂果性病害,进而引发后期大量烂果、落果(辛玉成等,2005)。

2 冬枣黑斑病病原菌鉴定

冬枣黑斑病病原菌比较复杂,国内学者做了大量鉴定工作,但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致病菌不止一种。

辛玉成等(2003)和王树礼等(2014)先后对山东沾化县和辽宁朝阳地区冬枣病原菌进行鉴定,发现病原菌有4类,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假单孢杆菌属Pseudomonas sp.、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 sp.和欧氏杆菌属Erwinia sp.。而且辛玉成等(2003)进一步研究发现枣树长势不同的果园病原菌优势种不同,长势良好的果园主要病原菌是链格孢真菌A.sp.,而栽植密度大透风不好的果园主要病原菌为3种细菌假单孢杆菌属P.sp.、欧氏杆菌属E.sp.和黄单胞杆菌属X.sp.,并且均存在真菌和细菌的复合侵染。此后,王军和辛玉成(2007)连续3年在山东滨州、东营等地采集病果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初步确定为链格孢菌A.alternata,也分离到另外一种致病菌,该菌常伴随菌链格孢菌A.alternata出现,并且混合接种时的发病率高于链格孢菌A.alternata单独的发病率,是伴随链格孢菌A.alternata出现的一腐生菌或弱致病菌,但该菌并没有进一步鉴定。另有学者将山东省沾化县黑斑病病果的病原菌鉴定为链格孢菌A.t senuissima,与链格孢菌A. alternata不同,同时也分离到了茎点霉属Phomap.和大茎点霉属Macrophoma sp.真菌,但由于回接实验冬枣发病症状与自然症状差异较大,故被作者排除(吴玉柱等,2005;张路生等,2009)。河北省黄骅市不同地区冬枣黑斑病病原菌有3种,包括链格孢菌A.alternata,另外2种为桑壳小圆孢菌Coniothyrium fucsidulum和仁果茎点霉Ph.pomirum,后2种菌既可单独侵染,也可混合侵染,而链格孢菌只参与混合侵染(宗淑萍等,2006)。而河北省沧州市不同区县黑斑病的病原菌主要是链格孢菌A.alternata和毁灭茎点霉Ph.destructiva(靳增军等,2006)。有学者在描述冬枣黑斑病病原菌时,直接将其描述为链格孢菌A.alternata(王军等,2011;刘晓琳等,2015),也有学者直接描述为链格孢菌A.tenuissima(季延平等,2003;牛赡光等,2007)。

由此可见,冬枣黑斑病的病原菌比较复杂,是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的寄生性病害。并且,不同地区、不同采样部位、不同调查时间和不同长势的枣树,病原菌优势种并不相同。有学者认为是弱寄生性病害(李金亮和李富友,2011;王树礼等,2014),而有学者认为病原菌致病能力强(靳增军等,2006)。冬枣黑斑病的病原菌鉴定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种植区均需因地制宜开展该病的调查与鉴定工作。

3 冬枣黑斑病的流行规律

在冬枣的芽体、花朵和皮痕部位,均普遍存在着冬枣果实黑斑病的主要病原,这些部位为病原的初侵染源(王军等,2005)。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tenuissima时,病原菌以菌丝体的形式在芽鳞和皮痕内越冬,菌丝体产生的分子孢子为黑斑病的初次侵染来源(吴玉柱等,2004a)。该病在果实和叶片两个空间阶元都属于聚集分布,其聚集性随个体密度增大而增加并且聚集与致病菌本身习性和环境因素有关(刘庆年等,2009)。

一年有2次发病高峰,分别为叶片发病期和果实发病期。具体月份因地而异,如山东地区7、8月份主要侵染叶片,8月下旬至9月份主要危害果实。侵染果实时是从谢花后幼果期开始的,其侵染盛期约为谢花后30d。田间病果发病期集中在花后60d至成熟期,且延续到贮藏期,其发病盛期为谢花后60d~90d(王军等,2005)。

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相关:(1)气候。据观察,在湖北冬枣发芽至幼果期(5月下旬至6月份)雨水偏大,土壤含水量过高,易造成本病流行。(2)树势。从总的趋势看,树势的强弱,是发病轻重的关键,树势弱的比树势好的发病重,反之,则轻。开甲过大,甲口愈合晚,造成树势弱、特别是树叶发黄,生长出现衰败的枣树发病重,幼果发病期表现较突出。幼果期,生殖生长趋势明显,树势壮而不旺的枣树发病轻。(3)害虫危害。刺吸式昆虫粉虱、叶蝉、蝽蟓危害枣果,造成伤口,给病原菌侵染提供了有利条件,曾有统计,虫伤黑斑病占发病数的64.3%(吴玉柱,2004a),但也有认为与刺吸式昆虫为害没有明显关系(王树礼等,2014)。(4)栽植密度:栽植密度越大、通风透光条件越差的枣园,发发病率越高。(5)施肥措施。春季追肥与其发病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大量的、频繁的使用尿素、磷酸二胺等化肥,不施或很少施有机肥,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加重了病害(辛玉成等,2005;李金亮和李富友,2011)。(6)枣园周边种植结构。枣园中或枣园附近间作花生,枣果黑斑病发病率高,花生黑斑病病原菌也为链格孢菌A.tenuissima,二者间可互相感染(吴玉柱等,2004a)。

4 冬枣黑斑病的防治

4.1农业措施

新植枣树合理密植,初植密度定为2m×3 m或3m×4m,随树冠扩大及时间伐(移)调整,对现有栽植密度过大的枣园合理间伐(移)调整密度。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花期至果实膨大期喷施钙硼氨基酸系列复合叶面肥,以及适期环剥、因树环剥,以保证枣园通风透光良好,保持健壮的树势和全面均衡的营养。

4.2化学防治

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tenuissima时,50%扑海因、70%代森锰锌等800倍液防治效果达85%以上(吴玉柱等,2004b)。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对冬枣黑斑病菌链格孢菌A.sp.防效较好,达80%左右;且这3种药剂均是安全、高效和低残留的农药,可以在防治冬枣黑斑病的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刘京涛等,2006)。

病原菌为假单孢杆菌属P.sp.、黄单胞杆菌属X.sp.和欧氏杆菌属E.sp.3种细菌时,使用20%噻菌铜SC500倍液,2.3%克菌康WP800倍喷雾防治,防效较高(王树礼等,2014)。红霉素、链霉素和50%轮纹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对黄单孢杆菌属X.sp.和假单孢杆菌属P.sp.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以代森锰锌为主要成分的几种杀菌剂(大生M-45、易保、杀毒矾、安克锰锌、凯克灵)和大富丹、噻枯唑对假单孢杆菌属X.sp.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李晓军等,2004a,b)。

4.3生物防治

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alternata,枯草芽孢杆菌菌株XL12发酵液蛋白组分对病原菌丝抑制率达91.6%;2年田间小区试验防效达到80%以上,明显高于化学药剂防治区(多菌灵500倍液+农用链霉素5×10-4mg/kg)的效果(王军等,2011)。分离自冬枣表面的成团泛菌Pantoeaagglomerans对冬枣黑斑菌病原菌链格孢菌A.alternata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防病效果与使用浓度成正比,浓度为1×107cfu/ml时对冬枣黑斑病的抑制率达80%以上。活菌液处理冬枣的防病效果较好,而培养滤液和灭菌培养液则无防病效果(薛梦林等,2008)。曾有学者对冬枣黑斑病病原菌鉴定时也分离到一种菌,混合接种时可降低发病率,是否与成团泛菌Pantoeaagglomerans为同一种还有待进一步鉴定(王军和辛玉成,2007)。杯碟法离体试验显示,抗菌新星(200亿孢子/g)可湿性粉剂对干腐斑型病菌A.sp.的抑制效果为100%(王军等,2005)。

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tenuissima时,生防菌T13菌株制剂800倍液对黑斑病的防效达70%以上,混配制剂800倍防效达90%以上(吴玉柱等,2004b)。从土壤中筛选到3种放线菌株(RA-1、RA-2和RA-3)室内平板抑菌带直径均达10mm以上,施药3次后RA-2防治链格孢菌A.tenuissima的效果达53.42%(牛赡光等,2007)。

抗菌新星(200亿孢子/g)可湿性粉剂对3种细菌引起的软腐型、黑斑型和褐斑型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效果,分别为92.5%、86.8%和88.0%,田间防效达到87%以上,显著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王军等,2005)。

5 总结与展望

冬枣黑斑病的病原菌比较复杂,目前已经公开报道鉴定的病原菌多达7属,真菌4个属(链格孢属Alternaria、茎点霉属Phoma、大茎点霉属Macrophoma和盾壳霉属Coniothyrium),细菌3个属(假单孢杆菌属Pseudomonas、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和欧氏杆菌属Erwinia)。链格孢属Alternaria病原菌包括2种,A.alternata和A.tenuissima。茎点霉属Phoma也包括2种,仁果茎点霉Ph.pomirum和毁灭茎点霉Ph.destructiva。这些研究均是基于病原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研究,因此很难完全鉴定到种,或者鉴定存在一定偏差。采用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对冬枣黑斑病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发现桑壳小圆孢菌C.fucsidulum和仁果茎点霉Ph.pomirum同为一属——茎点霉属Phoma,推测仁果茎点霉Ph.pomirum可能与葡萄茎枯病菌Ph.glomerata同种;而链格孢菌鉴定为A.alternata(于丽娜,2007)。

其它枣类黑斑病病原菌的报道,许多也是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引起。新疆枣果黑斑病主要由链格孢属真菌引起(陈小飞等,2013),后来鉴定为链格孢菌A.alternata(向征等,2013;郭东起等,2015),毛叶枣黑斑病菌为链格孢属A.alternaria(袁高庆等,2003)。台湾大青枣黑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A.sp.(袁高庆和赖传雅,2001)。山西省临猗县梨枣、太谷县壶瓶枣和交城县骏枣枣果黑斑病的致病菌同样为A.sp.和A.tenuissima(李夏鸣等,2009)。山西省‘赞皇枣’黑腐病病原菌的优势种为链格孢菌A.tenuissima(高芬,2015),而山西省红枣果实黑斑病包括2个真菌:链格孢属的A.tenuis和茎点属的P.sp.(林忠敏等,2001)。郭英兰等(1991)对云南枣叶黑斑进行了研究,其病原菌为枣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jujudae(郭英兰等,1991),而后来有报道云南梨枣、鸡蛋枣、本地小红枣和台湾青枣病原菌有链格孢属A.sp.、茎点霉属P.sp.和毛盘孢属Colletortrichum sp.3种真菌(赵文华和李一泉,2004)。

早前已有学者对鄂北山区冬枣引种品种进行了报道,品质好的沾化冬枣可适度规模发展,通过孝感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冬枣栽培规模逐步扩大已经达到1333hm2,但病虫害危害也不断加重,尤其是冬枣黑斑病发生呈加重趋势。由于各地气候不同,黑斑病的发生也各异,并且其病原菌和症状相对复杂,因此,鄂北山区需开展冬枣黑斑病的分布、危害、流行发病规律和病原菌鉴定等研究工作。只有确定了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流行规律,对症下药,选择相应的防治药剂和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效,进而保障冬枣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陈小飞,熊仁次,董红强,等.南疆骏枣黑斑病和缩果病空间分布型测定及抽样技术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3,50(5):870-874

[2]郭英兰.枣叶黑斑病的病原菌[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1,6(2):124-125

[3]季延平,吴玉柱,刘慇,等.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3,(6):7-8

[4]靳增军,刘春琴,甄文超,等.冬枣黑疔病病原菌鉴定[J].华北农学报,2006,21(增刊):162-165

[5]李金亮,李富友.冬枣斑点病发生与防治[J].河北农机,2011(5):65

[6]李夏鸣,郭黄萍,胡增丽.枣黑斑病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1):37-40

[7]李晓军,徐颖,阴启忠,等.50%轮纹宁可湿性粉剂防治鲁北冬枣黑斑病和枣果浆烂病试验[J].落叶果树,2004a,(1):53-54[8]李晓军,张勇,曲健禄.杀菌剂对冬枣黑斑病原细菌的室内抑菌效果[J].落叶果树,2004b,(2):50-51

[9]林忠敏,赵晓军,赵子俊,等.红枣果实黑斑病的病原分离和鉴定[J].山西农业科学,2001,29(1):74-77

[10]刘京涛,常慧红,王小梦,等.枣黑斑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中国果树,2006(2):31-32

[11]刘庆年,刘俊展,李建庆.冬枣黑斑病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4):734-738

[12]刘晓琳,梁英梅,游崇娟,等.枣果黑斑病病菌对新疆不同枣树品种的致病性.湖北植保,2015,41(5):183-187

[13]马荣,刘晓琳,梁英梅,等.枣果黑斑病发生相关因素分析及田间药效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6):182-189

[14]牛赡光,王清海,刘幸红.三种拮抗放线菌对冬枣黑斑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7(4):36-37

[15]孙申义.山东招远枣黑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3(9):29-30

[16]王军,陈爱香,辛玉成.枯草芽孢杆菌XL12发酵液蛋白对冬枣黑斑病病原的抑制效果[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2):114-116

[17]王军,辛玉成,李宝笃.沾化冬枣果实黑斑病发生及防治初报[J].中国果树,2005(2):10-13

[18]王军,辛玉成.冬枣黑斑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J].青岛农业大学,2007,24(1):21-23

[19]王树礼,王乐陶,隋蜻.辽宁朝阳地区冬枣黑斑病发生与防治初报[J].中国园艺文摘,2014(10):199-200

[20]吴玉柱,季延平,刘会香,等.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的鉴定[J].中国森林病虫,2005,24(2):1-3

[21]吴玉柱,季延平,刘慇,等.冬枣黑斑病发生规律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4a,(3):1-2

[22]吴玉柱,季延平,杨树珩,等.冬枣黑斑病防治技术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4b,(3):3-5

[23]向征,钟聪慧,胡军,等.新疆枣果黑斑病病原鉴定[J].新疆农业科学2013,50(5):845-850

[24]辛玉成,王贵禧,崔卫东,等.沾化冬枣果实病害的发生与生态相关性研究初报[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3,20(4):255?257[25]辛玉成,王贵禧,王军,等.冬枣的果实病害调查初报[J].落叶果树,2005(4):60

[26]徐作珽,李长松,李林,等.冬枣浆胞病病原茵鉴定及其防治研究[J].园艺学报,2007,34(6):1379-1386.

[27]于丽娜.冬枣黑点病病原物分子鉴定与致病机理初探[D].河北农业大学,2007.

[28]袁高庆,赖传雅,黄丽华.毛叶枣黑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44-47

[29]袁高庆,赖传雅.台湾大青枣黑斑病和灰霉病发生为害初报[J].广西植保,2001,14(3):30

[30]赵文华,李一泉.枣树黑斑病在云南省红河州发生的主要症状、病原分析、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策略[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52-155

[31]宗淑萍,杨文香,刘大群,等.冬枣黑点病病原鉴定[J].华北农学报,2006,21(5):105-107

S436.6

B

1005-6114(2016)04-046-005

2016-03-23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D20102703)

王永(1984-),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E-mail:wangyong@hbeu.edu.cn

猜你喜欢

链格玉成孢菌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一担银圆示忠诚
浅析玉成窑器物的艺术风格
高玉成蒸发事件
镰孢菌与大豆根腐病研究进展
湖北省蔬菜根际土壤中的镰孢菌分布特征
中国月季上两株链格孢属真菌的分离鉴定及TeA毒素的测定
三道粱
玉米茎腐、鞘腐、穗腐病中不同镰孢菌间关系研究
西藏砂生槐茎内链格孢属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