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痘的诊断与防制

2016-03-08黑龙江省宁安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1574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白喉痘疹鸡痘

张 波 黑龙江省宁安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157400

鸡痘的诊断与防制

张 波黑龙江省宁安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157400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在少毛或无毛的皮肤上发生痘疹 (皮肤型),或在口腔、咽喉部黏膜上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和增生性病灶(白喉型),故又称鸡白喉。该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死亡率一般不高,但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如并发其他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可引起大批死亡,给雏鸡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流行病学

鸡对该病最易感,其次是火鸡,任何年龄、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以雏鸡和青年鸡最为严重,雏鸡死亡率高。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鸡。传染媒介是吸血昆虫,主要是蚊子和体表寄生虫。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黏膜的伤口接触传染或经蚊虫叮咬传染。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季和蚊子活跃的季节最易流行。夏秋季发生皮肤型的较多,冬季发生白喉型的较多。肉用仔鸡夏季也常发生该病。鸡舍通风不良、阴暗、潮湿和维生素缺乏、体表寄生虫等可使病情加重;如继发和并发其他疾病,可使病死率增高;特别是继发葡萄球菌感染时可造成鸡只大批死亡。

2 症状和病理变化

(1)皮肤型。主要发生在鸡体无毛或毛稀少部位,如头部皮肤(主要是鸡冠、肉髯、眼皮、耳垂等)、腿、脚、泄殖腔、翅膀内侧发生灰色或黄灰色的疱疹,呈干硬结节。撕去结节表皮,内有黄白色粘脓状块。有的痘疹融合成较大的棕色块状结痂,随后结痂脱落,留有灰白色疤痕而康复。

(2)黏膜型。又称白喉型,幼雏和中雏发生较多,病死率可达50%左右。病初呈鼻炎症状,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眼睑肿胀,充满脓性或纤维蛋白性渗出物,角膜发炎甚至失明。鼻炎出现2~3天后,口腔特别是咽喉黏膜初期发生白色痘疹结节,进而增大、增厚,融合呈黄白色假膜,故称之为“白喉”。病鸡张口伸颈呼吸,发出 “咯咯”叫声。继之假膜呈棕褐色结痂,撕脱假膜或痂块,下有凸凹不平、易出血的表面。

(3)混合型。在皮肤和口腔黏膜上均有痘疹结节或假膜、结痂等病变。病情较严重,死亡率也较高。

3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别是在少毛或无毛皮肤处或黏膜上发生特殊的丘疹、假膜和结痂不难做出诊断。但黏膜型鸡痘需与传染性喉气管炎进行鉴别,一般情况下,黏膜型鸡痘发病的同时多在鸡群中可发现皮肤型鸡痘。

病毒鉴定可用无菌病料悬液划痕接种易感雏鸡冠部或9~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鸡于5~7天出现典型皮肤痘疹,鸡胚绒毛尿囊膜则于接种后5~7天形成痘斑。还可通过琼脂扩散试验、血凝试验、免疫荧光法、ELISA及病毒中和试验等血清学诊断进行确诊。

4 防制

(1)预防措施。平时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新引进的鸡要隔离观察20天以上,确保无病时方可合群。应注意消灭鸡舍内蚊子和体外寄生虫等。目前国内使用的疫苗主要有鸡痘鹌鹑化弱毒苗和鸡痘鹌鹑化弱毒细胞苗两种。接种方法是用鸡痘刺种针(或无菌钢笔尖)蘸取稀释的疫苗,于鸡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6日龄以上雏鸡用200倍稀释液刺种1针,超过20日龄的用100倍稀释液刺种1针,1月龄以上的可用100倍稀释液刺种2针。鸡群于接种后7~10应检查是否种上。种上的鸡在接种后3~4天刺种部位出现红肿,随后产生结节并结痂,2~3周痂块脱落。免疫期为雏鸡2个月、成鸡5个月。

(2)扑灭措施。发病时立即隔离、彻底消毒。死禽深埋或焚烧,病重者淘汰,轻者抓紧治疗,康复鸡在2个月后方可合群。

(3)治疗。有条件的可用康复鸡血清或全血,加青、链霉素后肌肉注射,每次0.5~1mL/kg体重,每天1次,连用2~3天。在鸡刚发病时可紧急接种疫苗。目前对该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可将丘疹、假膜、结痂用消毒镊子剥离下来后,于皮肤伤口处擦碘酊、龙胆紫、抗生素或磺胺软膏等,口腔伤口可涂擦碘甘油、冰硼散等。对眼睑肿胀的,可切开小口挤出脓液或干酪样渗出物,用2%硼酸冲洗干净后再滴入5%蛋白银溶液。大群鸡发病时,主要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继发葡萄球菌感染,可用0.2%的新诺明混饲2~3天或每千克水中加入200mg红霉素混饮3~4天。

猜你喜欢

白喉痘疹鸡痘
中医名言拾粹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河源市2019年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分析
鸡混合型鸡痘的病因、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
江医家喻嘉言食疗治痘探析*
皮肤型鸡痘诊断与治疗
鸡痘的诊断与防控
白喉
一例鸡痘与支原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基于数据挖掘宋代《小儿痘疹方论》治疗小儿痘疹用药规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