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济美:刹那芳华一生追随

2016-03-07成小晟

幸福·婚姻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昭明才情女作家

成小晟

在中国历史上,从1911年—1949年间,伴随着新旧时代的交替,一批独具个性的女性粉墨登场。在此期间,一位名叫施济美的女作家被誉为“东吴系女作家”的领军人物,其文学才华可与同时期的上海女作家张爱玲和苏青比肩,而她的爱情故事也同样引人欷歔感叹。

施济美祖籍浙江绍兴,父亲施肇夔供职于北洋政府外交部,是顾维钧的得力助手。施济美的童年和少女时代是在扬州祖父的故居度过的。1935年,她考入上海培明女中,在这里,痴迷文学的她不仅才情初露,还因为共同的喜好结交了一位好闺蜜,那就是同学俞昭明。豆蔻年华,一对好姐妹,“夜深闻私语,月落如金盆”,她们体验着友谊的美好,也分享着青春的秘密。

一天,有一个面容俊朗的男生来找俞昭明,恰巧她不在,施济美就替好友招呼他。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谈笑风生。等俞昭明回来时,施济美才知道男孩竟然是闺蜜的弟弟。他叫俞允明,就读于附近的高中。这次邂逅,气韵清雅的施济美给俞允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离开后,他心里仿佛被塞入了一团火,烧得他魂不守舍。此后,俞允明开始频频出入培明女中,嘴上说是来找姐姐,可一旦见不到施济美的袅娜身影,他就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对于施济美来说,帅气的俞允明其实也不知不觉中拨动了她的心弦,她也很渴望见到他,看到他,心里眼里都掩饰不住的喜悦。就这样,你有情我有意,这对心系彼此的少男少女爱意流动。

1937年夏,三人一起考入东吴大学。那时,施济美才情在外,受到很多男生的追求,可她眼里装不下任何人,心里只有俞允明。爱情无疑是最振奋人心的东西,他们一起求学,又共沐爱河。可“八·一三”事变后,志存高远的俞允明也随着时代趋势奔赴抗日后方,他为此改读武汉大学。施济美也想同行,可父亲远在巴黎,作为家里的长女,她要侍奉母亲,照顾弟妹,怎能一走了之?依依不舍送男友离去,留守“孤岛”的施济美许下诺言,她要等他回来,此生非他不嫁。

存于乱世,分离两地,相爱的男女只能鸿雁传书倾诉相思。俞允明的信件很准时,除了诉说自己的状况,就是对她的思念,他在信中说,等他回来,他们就订婚。施济美期待着重逢的日子,也靠自己的力量照顾着自己和男友的家人。南京沦陷后,面对日寇屠城,本是大家闺秀的弱女子,施济美表现出惊人的镇静和行动力,她聚集施、喻两家弱小,一路奔波,渡过重重危机,最终安全无虞地抵达上海。

1938年11月底,因战事频繁,武汉大学西迁乐山,俞允明随校转移。因为战乱,家书抵万金,情书更是心爱之人的全部念想。可接连两个月,施济美都没收到男友心心念念的来信,就在她焦灼担心之际,噩耗传来了——8月19日,俞允明在日机轰炸乐山时不幸遇难身亡。19岁的年龄痛失初恋,这对施济美来说是何等的打击,但为了不让俞家二老伤心,她只能强忍悲痛,隐瞒消息,并以男友的身份写家书给他们,说俞允明去了自己父亲身在的法国求学深造了。俞家父母深信不疑,并且要施济美回信,并问他们何时回来结婚?这一问一答的信件,让施济美几近崩溃。每每夜深人静,独处一人,她都泪洒衣襟,夜不能寐。

男友去世后,施济美决定终生不嫁,并替俞允明照顾父母。抗战胜利后,面对老人的不停问询,她也曾试着把俞允明不幸的消息告诉俞妈妈,可老人家因伤心过度阖然长逝。内疚之余,施济美再也不敢把此事告之俞爸爸,她只能苦造家书,以求老人有个念想可颐养天年。

自从失去所爱,施济美就把自己的心封存了起来,她把所有的心思都寄托在了写作上。如果说孤独是她选择的宿命,可写作则完全成了她发泄痛苦的出口,她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作品万人追捧,一支巧笔写尽上海都市沧桑,甚至当时只要杂志上有施济美的文章,则会销路大增。

因为成名早、才情足、又年轻漂亮,俞允明遇难后,施济美的追求者甚多,可她都一一拒绝。父母劝她,朋友劝她,她也无动于衷。对于她来说,爱人只有一个,心再难托付,即便他过早离开芳华刹那,可她都要信守承诺,一生追随。为了表明自己心已死,再不给任何人机会,施济美此后很少装扮,她固执地守护着心中唯一的爱,等着一个永远不会再回来的人。

建国后,施济美淡出文坛,献身教育,她讲课生动,解说中肯,被誉为“施济美水平”。后来,“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施济美受到残酷迫害,她的作品被批判为“小资产阶级情调”,之前被称为“小姐作家”也成了罪名。当美好被撕碎,尊严被践踏,1968年5月8日深夜,施济美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死亡,在施济美的人生中,她19岁就真实地遇到过,只是为了照顾所爱之人家庭的责任,她顽强地挺了过来。当她自己去拥抱死亡时,也许是一种解脱,因为她再无所挂,只想奔赴那久违的爱人,重聚罢了

猜你喜欢

昭明才情女作家
CONTENTS
班婕妤,世间最具才情却孤独的女子
昭明寺随想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登昭明楼
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
稀见女作家戏曲三种考述
才情不让须眉——尤春梅山水画印象
才情为君绽,笙箫水云间
两位获诺奖女作家笔下的女性“逃离”之路——《逃离》与《到十九号房》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