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甲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调查

2016-03-07娄平高星王慧宇

海南医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医技讲座医学教育

娄平,高星,王慧宇

(海南省人民医院科教处,海南 海口 570311)

·调查研究·

三甲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调查

娄平,高星,王慧宇

(海南省人民医院科教处,海南 海口 570311)

目的 了解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以探讨改进方法。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制调查表,2013年7~9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人民医院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药剂人员,共计1 800人,回收问卷1 700份,其中有效问卷1 672份。结果本调查中,82%的医务人员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是有必要的”,其中医生84.09%,护士82.13%,医技人员77.19%,药学人员77.66%;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方式、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途径是学术讲座、科内业务学习、学术会议;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发展动机因素,其中医生83%,护士71.72%,医技人员76.61%,药学人员75.53%;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的内容主要以本专业及与本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绝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时间因素影响参加继续教育,其中医生64.38%,护士70.65%,医技人员61.40%,药学人员65.96%。结论三甲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有很大需求,应针对不同年龄、职称、学历、工作性质的人员分别采取措施以改善需求现状。

三甲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调查

对于医院医务工作者来说,医学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其不仅包含了在校医学教育,也包含了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等阶段。通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举办不同内容的学习班,能够有效提高医院职工的专业水平,并在客观上也提高了医院医疗水平,促进了医院的人才培养[1]。为了解三甲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以探讨改进方法,2013年7~9月对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的在职医生、护士、医技和药剂人员,共计1 800人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并邀请本研究领域相关的医学专家、护理专家、科教管理者对问卷进行修改,具有较好的表面效度。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人员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工龄、文化程度、职称、岗位性质、工作性质;第二部分为调查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状况;第三部分为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知情况。

1.2.2 资料收集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先抽取调查科室,然后对抽取科室的护士长进行培训,使其充分理解问卷内容,采用不记名方式,对问卷进行发放、回收,共发放问卷1 800份,回收1 700份,回收率为94.44%,其中有效问卷1 672份。

1.2.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百分数描述计数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 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一般情况(n=1 672)

2.2 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 在1 672人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方式、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途径是学术讲座、科内业务学习、学术会议。参加国家级或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学习时间一般为1~2 d。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的内容主要以本专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2013年参加院内医学讲座的次数,5~10次723人,占43.24%,10~15次522人,占31.22%。医务人员参加院内医学讲座的学习时,是否有只刷卡不听课的情况,从来没有908人,占54.31%。您是否有不听课只购买学分证书的情况,从来没有1 108人,占66.27%,见表2。

表2 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n=1672)

2.3 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知 1 672名调查者中,82.0%的医务人员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是有必要的,认为都要接受继续教育的占53.41%,认为参加院内讲座的最佳频次应为一月一次占48.5%,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发展动机因素,占76.08%,认为影响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因素是时间因素者占67.11%,见表3。

表3 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知情况(n=1672)

2.4 不同年龄组医务人员参加院内医学讲座次数的非参数检验结果 Kruskal-Wallis H检验,H值= 10.247,P=0.017<0.05,说明不同年龄组在参加院内医学讲座的次数不全相同。经过两两比较(经校正后的P值0.008 3),<30岁年龄组与>5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786,P=0.005),30~40岁年龄组与>5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2,P=0.001),41~50岁年龄组与>5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90,P=0.004),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不同职称医务人员一年中参加院内医学讲座的次数进行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H=18.268,P= 0.001<0.05,说明不同职称医务人员参加院内医学讲座的次数不全相同。进一步做两两比较,初级职称与正高职称参加院内医学讲座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84,P=0.000),中级职称与正高级职称参加院内医学讲座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44,P= 0.000),副高级职称与正高级职称参加院内医学讲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15,P=0.001),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 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知情况 82%的医务人员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是必要的”,说明大部分医务人员能充分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对参加医学教育有积极的态度。但仍有一部分人没有认识到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18%),这就需要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加强教育和引导,转变学习态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本调查中,“您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专业发展动机因素(76.08%)和兴趣因素(39.47%),与陈洁等[2]研究一致。可见该院医务人员自觉参加继续教育项目意愿非常强烈。管理者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加丰富、多层次的知识。“您认为最为影响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因素是”时间因素占67.11%,是影响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最主要因素[3]。三甲医院一线临床医技人员工作任务重,他们大多都要上白班、夜班、甚至加班,导致不能按时参加讲座,想要学习却力不从心。根据这种情况管理者可尽量合理安排讲座时间及场次,更好地利用远程网络教育的平台,给医务人员更多的选择。“您认为参加国家级或省级继续医学教育的最佳学习时间为?”有362人(20.06%)的医务人员选择1 d,有733人(40.61%)选择2 d,有347人(19.22%)选择3天,88.7%的人认为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时间不超过3 d,提示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应合理,尽量短时高效。对于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多数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都希望能参加具有“四新”、提高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学习班。因此,建议在以后的继续教育工作中,根据不同人群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3.2 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 “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方式、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途径是(前3位)”学术讲座、科内业务学习、学术会议[4],这是最受医务人员欢迎的形式。“您参加院内医学讲座的学习时,是否有只刷卡不听课的情况”54.31%(908人)从来没有,38.64%(646人)偶尔出现这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管理者应安排合理的讲座,激起听课者的学习兴趣,另外要严格督导,减少只刷卡不听课的现象出现,保证质量。

3.3 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次数 参加院内继续教育次数方面,<30岁、30~40岁、41~50岁的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次数分别与>5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参加院内继续教育次数分别与正高职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如下:(1)年龄>50岁的医务人员有的为科室主任、护士长或科室骨干,经常外出开会,已掌握本专业的新进展,加之平时工作繁忙,较少参加院内继教学习;(2)年龄>50岁的人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只是为了获得学分,学习激情不高。

总之,继续医学教育是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循环往复的长期教育任务[5]。管理者应合理安排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医务人员的学习需求。此外,管理者应设定继续教育考核目标,并将考核细化、量化,可操作性强,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最终提高整个队伍的综合素质。

[1] 卢栋,岑瑞深.继续医学教育与医院可持续发展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5):433-435.

[2] 陈洁,董艳.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山东高等医学教育,2014,6:25-26.

[3]柳亮,陈罡,党裔武,等.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满意度评价和影响因素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8):111-113.

[4]张效贞,王爱华.综合医院医生在职培训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3):203-204.

[5]丁会峰,刘素刚,郭冬岩,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探讨[J],河北医药,2010,32(6):738.

R195

D

1003—6350(2016)23—3927—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6.23.048

2016-03-07)

娄平。E-mail:rebeca1964@163.com

猜你喜欢

医技讲座医学教育
汕头市某专科医院青年医技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技预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预见性护理在医技检查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