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国家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启示研究

2016-03-07郝亚丽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师资格申请者考核

郝亚丽

(阜阳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发达国家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启示研究

郝亚丽

(阜阳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专任教师入职前的第一道门槛。通过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静态文本及动态执行系统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提出完善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法律体系,制定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师资格认证标准,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发达国家;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经验;启示

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需要优秀人才,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而教师资格认证是筛选优秀教师的第一道程序。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并成熟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研究其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并与我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出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选拔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群体,进而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构筑一道保险,是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发展历程梳理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全国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在此基础上,国家决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其中师范教育的发展就提到了议事日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为了更好更快的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国家决定充分借鉴前苏联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师范教育体系。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国家对教师的需求量非常大,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均是如此。所以那个时期,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不高,只要师范生正常完成所修的课程,达到毕业的最低要求就可以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书。

此后,国家进入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在那个制度、规则和道德都混乱的年代,教育系统同样处于瘫痪状态。担任教师的多为工农兵,当然也就不存在合理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问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的师范教育重新走上正规。其制度设计和实施都延续文化大革命之前的规定。为了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和为国家储备更多的人才,1999年国家决定扩大高校的招生规模,师范类学生也在此列。师范毕业生的规模逐年加大,扩招导致学生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致使部分优秀的师范类毕业生和社会上有志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此种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质量。鉴于此,国家教育部和国内的众多学者专家明确指出,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必须进行改革。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从此师范毕业生结束了正常毕业即可拿到教师资格证书的“美好时代”。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的对象范围扩大,教师准入门槛提高。随后,全国各个省市出台了配套的具体实施办法。学者们发现,新制度仍存在某些不足,为此,研究发达国家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并与我国的实践活动相映照,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命题。

二、发达国家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既是一个静态“文本系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层面),又是一个动态“执行系统”(流程、方法层面),所以需要从这两个视角出发进行分析,才能把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脉络和全貌,并最终得以探究其深层次的价值理念与效应问题。[1]

(一)静态的文本系统分析

1.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教师职业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法国在1808年就通过立法的形式颁布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最早确立初等教师考核上岗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国家。在此之前,教师基本是由宗教团体和教会推荐产生。随后,美国等欧美国家纷纷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成为教师的一系列条件、标准和考核方式。[2]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教师的合法性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价值在后来的教育领域改革中的逐渐凸显。以日本为例,日本制定了《教育公务员特例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施行令》、《教育职员许可法》、《教育职员许可法施行令》《教育职员许可法实行规则》、《教员资格认定考试规程》等法律法规,为日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依据。[3]

2.经过深入研究和多轮实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保障教师选拔合理性的前提条件。其核心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体系,否则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就是无根浮萍。美国关于教师资格考核标准的制定及其合理程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

美国俄亥俄州在1825年的颁布了教师证书法令,其中对教师申请者的资格审查、入职标准、证书的颁发等都进行了比较明确的表述。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教育学理论和实践发展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巅峰,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有杜威、克伯屈、桑代克、孟禄、康德尔等一批世界著名教育家。经过这些专家的深入研究和美国各个州的多轮实践,在1989年,美国国家教师资格评审委员会出版了《什么是教师应该知道的和能够做到的》报告,对评价标准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二)努力构建高效的执行系统,确保教师队伍的优秀性

1.规范化的专业管理机构

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出台之初,发达国家实行的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具体事物。后来发现,非专业人士在审核申请者的基本材料和对申请者进行专业考核以及考核标准制定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从而导致部分选拔出来的教师不能胜任具体的教学工作。随后就成立专门的考核机构,例如美国就成立了国家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NationalBoardforProfessionalTeachingStandards,简称NBPTS)和美国优质教师证书委员会(AmericanBoardforCertificationofTeacherExcellence,简称ABCTE),其中NBPTS对教师资格认证的程序比较复杂,要求相对ABCTE更严格。[4]

2.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权力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教师认证机构成员的多样化和专业化、认证手段的综合化与多样化,对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教师资格认证的整个过程中专业团体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保障了认证结果的合理性、高效性和科学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联邦政府主要作用是协调,而非控制。

3.教师资格退出和晋级制度的实施有效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

入职后的教师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综合测评,达不到要求的教师按照规定吊销教师资格证书。如果在测评中表现优秀,可以申请晋级,通过则进入更高层次,当然这部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就会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积极进取的动力。

4.采用多样化的手段促进教师自身的健康发展

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振兴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需要高水平教育,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所以说,采用多样化的手段促进教师自身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个职业是否能够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就看该职业是否能够满足从业者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另外,也可以适当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例如美国规定中小学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4小时左右,德国则将原来的周工作时间减少1小时,法国则是将周工作定为18小时,比过去减少3小时。[5]

三、我国教师认证制度的现状剖析

1.新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颁布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我国高校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天然就能够获得教师资格,此制度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专家发现师范毕业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逐年下降。同时,随着国家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师范毕业生的数量亦在逐年增加,全国基础教育对教师的需求渐趋饱和。另外,只有师范专业毕业生才能从事教师职业,此举限制了非师范专业的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教师职业领域。为此,我国在2013年颁布了新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该制度有效避免了上述不利局面的出现。

2.现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考核标准和手段相对单一

缺乏对申请者日常学习过程的考核,只是根据申请者笔试的理论课程成绩和面试短短15分钟的表现,做出综合的评价。不能够相对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申请者的实际能力,进而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特别是对于某些特殊专业,例如美术专任教师的考核,现行的笔试内容主要是集中在理论课程方面,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法考核。在基础教育中,美术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固然重要,但是教师的动手能力也是必备的一项专业素养。限于考核的方式、标准和时间的问题,许多教师资格证申请者应该具备的能力不能够被全面检测出来。这样可能就会漏掉部分专业实践能力特别强,理论和教学能力相对较差的申请者,而恰恰这些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有成为优秀教师的巨大潜力。

3.认证“投入”与“产出”的失衡挫伤了申请积极性

教师作为人类知识文明的传播者,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群体应该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经济收入,这也是社会中任何一个职业能够吸引到众多优秀人才加入的必备条件。而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偏低,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甚至部分地方还拖欠教师的工资。受到传统文化和社会上种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都把教师定位为只能讲奉献,不能谈报酬的高尚群体,否则就是侮辱了这个高尚的职业。现代教育制度出现到发展到现在,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作为一个职业,教师应该也有权利获得更好的物质报酬。

我国现在对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提高,这就导致学生的投入必然增加,包括时间、精力和财力的大量投入。投入和产出的失衡导致很多优秀人才远离教师岗位的竞争。而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恰恰对优秀教师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要解决这个困境就必须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去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问题。

四、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对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启示

1.进一步完善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法律体系我国在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随着相继出台了《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从上述法规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教师资格的考核比过去更科学、合理,定期注册制度可以视为教师职业退出机制的雏形,但是考核内容仍有不合理之处,退出机制中的定期考核条件过于简单。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2.制定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师资格认证标准

(1)适当提高我国教师资格认证的学历水平

过去我国幼儿园教师最低是幼师毕业、小学是中等师范专业毕业(即是中师),初中是师范专科毕业,高中或部分大学的特殊专业是大学本科毕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国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个标准已到必须进行改革的时间节点。同时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国际上的很多教育专家都有一个共识:学前和小学的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综合能力应该要求更高,而不是处于最低标准。学前教育是大学专科,小学和初中是大学本科,高中是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

(2)增加心理健康和道德水平的考查

现在很多媒体都多次报道过幼儿园、中小学的教师体罚或变现体罚学生,尤其是部分幼儿园教师虐待、殴打小朋友。这些报告的画面触目惊心、个别小朋友被殴打的遍体鳞伤,这充分说明这些教师根本就没有满足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道德水平的高低和心理是否健康不能仅仅看他们是否顺利修完《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尽管人的心理活动会随着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但是,在测试过程中增加心理健康的测试,可以有效的避免过多的教学恶性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和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可以运用心理档案袋和现场心理量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

(3)加大教育实习成绩的认证力度

教师职业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特别高的职业,所有的教育学规律都必须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才体现出来。教育实习是培养教师职业素质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重要课程。

“对于一位未来教师的培育而言,教学实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他们在此一阶段,才真正个别地接触到教学的实务经验。妥当的教学设计,应该能使未来的教师,超越观察的层面,而能`浸淫'在教学的活动中。师范生能在有经验的教育人员督导之下,获得成长;教室现场因此成为师范生表现其能力,也成为考验其是否能胜任教学的场所。”[6]

现行的考核内容中面试的时间比较短暂,在比较短的时间范围内,要求主考官全面的考核出考生设计、组织授课的能力是比较困难的。为此,应该加大对教育实习成绩的认证力度,这样就能更全面的了解申请者的实际授课能力。

3.加大对教师资格考核专家的培训和监督力度

好的规则都需要一个高效执行系统,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当然也是如此。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就是面试考核中的面试考官,他们的整体专业素养、对规则的准确理解以及在实际考核中的执行情况都会对申请者的成绩产生重大影响。而目前,有部分面试考官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存在态度不认真、考试分数给出的过于随意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大对面试考官的培训力度,明确面试主考官的责任并给出具体的奖惩措施。另外,也应该适当提高一下面试考官的待遇问题,有部分省市要求考官一天实际工作6—8小时,如果加上准备和处理后续问题的时间等,可能一天的耗时会达到9—10小时,报酬却仅为300元左右。这样下去就很难保证面试考官的热情和对待考核的严谨性。

4.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关于考核的相关数据

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技术办公室2012年 4月10 日发布《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改进教与学:问题简介》,指出教育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完全可以借助大数据的处理技术,实现评价、查询、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问题。[7]现在的考核内容中缺乏对教师资格申请者平时表现的考察,这样对最终成绩的评定会有失偏颇。为此,要增加对考生平时表现的考核,但是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考官需要审阅的内容,同时这些资料的存放、调阅也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后就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5.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相关报酬

学者专家可以研究如何完善考核的标准,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力争选拔出最好的教师。但是,制度设计的再好,也必须和现实相结合。面临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收入偏低的困境,优秀人才对投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不高。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标准定的过高,申请者的水平却达不到,考官就不得不降低考核标准。这样就出现制度的文本系统设计的非常好,执行系统却不得不降档处理。原因是申请者的整体水平就是这样,如果坚守原则,可能就会录不满的情况发生。纵观国际现状发现,国外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实际收入都处于国内职业收入的金字塔的上层。为此,笔者认为为了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举国都必须重视教师工资的提高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1]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8.

[2]连莲.关于西方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2.

[3]张立群. 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问题和对策研究[J].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

[4]李香玲. 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实施策略与效果[J].教育探索,2015,(8):151~155.

[5]罗祖兵,李丽. 美国教师教育的十大趋势及启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15(8):28~33.

[6]张丽群. 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问题和对策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

[7]陆璟. 大数据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J]. 上海教育科研,2013,(9):5~8.

2095-4654(2016)10-0153-04

2016-08-03 基金项目:2014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AHSKQ2014D94);2016年安徽省教育厅基地重点研究项目(SK2016A0693);2015年阜阳师范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5JYXM14);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美术学特色专业(2013tszy023)

G511

A

猜你喜欢

教师资格申请者考核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内部考核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赴美签证申请者或需提交社交媒体个人信息
Electro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romote regeneration of injured sciatic nerve through Schwan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secretion
德国接纳难民人数逾欧盟总接纳量的一半
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分离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浅析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