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究

2016-03-07唐俊兵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队伍政治思想

唐俊兵

(徐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系,江苏 徐州 221004)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究

唐俊兵

(徐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系,江苏 徐州 221004)

新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其传播内容的海量性与共享性,交互性与即时性,虚拟性与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新媒体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和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提高这些素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更好地培养更多高素质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新媒体(New Media)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广播、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网络技术,移动技术,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有线网络,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电脑、Pad、手机、数字电视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式和媒体形态[1],它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也为情感分享和更好地接受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新媒体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的内涵和特点

1.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早在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1]。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新媒体的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具体的概念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学者的研究中也各不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国外,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的定义,美国《连线》杂志给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1]。国内,上海交通大学蒋宏教授给新媒体的定义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立在数字技术上的,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数量,传播的形式比传统媒体更丰富,新媒体可以延伸到有线电视网、通讯卫星和广播网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新媒体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有代表这个时间段的新媒体形态;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永远不会终结在某个固定的媒体形态上。”[2]综合国内外多方面研究,本文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是以短信、微博、微信、电子杂志、虚拟社区等表现形式,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手段,为人们提供服务的新型媒体。

2.新媒体的特点

(1)海量性与共享性。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信息手段,如电脑或手机设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知世界最新发生的新闻或重大事件,真正实现在家知晓天下事。还可以在这些设备上阅读需要的研究文献,下载音乐,观看视频,阅读报刊、电子书,搜集需要的各种信息等。传播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涵盖了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传播的内容也极其广泛,几乎涉及到全部的领域。

(2)交互性与即时性。在新媒体中,信息的接收者和信息的传播者的角色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种交互特性一方面使新媒体的信息总量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为完成有效的信息沟通提供了可能。新媒体还克服了原来交流受到文化和地域的限制,不存在空间或地域的限制,不同组织、民族、宗教、种族的人们都可以交流,发表言论或进行评价,不再盲从于某一领域的权威。通过手机、Pad、电脑等设备,每个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推送和获取信息,随时随地,各取所需,真正实现了交流的全球化和即时性。

(3)虚拟性与开放性。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有机融合,人们的认知方式也随之被改变。它通过声音、文字、图像把真实的现状通过虚拟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在虚拟世界里畅游,年龄、性别、职业、身份等真实信息都被掩盖,通过虚拟符号就可以完成沟通[3]。当然,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也可能会受到虚假信息的欺骗。新媒体的开放性,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新媒体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原有的时间、空间、国度的制约已不复存在。

另外,新媒体还具有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信息来源比较隐蔽等其他特点。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得到了高速发展,其相对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媒体来说,被称为“第五媒体”[1]。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全球信息文化传播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对新时期在校大学生的双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实践者,他们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真实水准。

二、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面临的挑战

1.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政治水平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开放的交流空间和虚拟的存在状态导致多样化的价值观和政治态度的传播,各个国家的人们可在新媒体下表达各自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态度,使得本身没有阶级性的新媒体被人为的加上了许多阶级和民族属性。多样价值观和政治态度的传播对我国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思想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西方普世价值观的传播,使得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政治立场上变得动摇和迷茫,加上自身的政治水平不过硬,抵制不住一些消极思想或错误政治倾向的渗透、侵蚀,在价值观上开始迷失方向,部分人受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腐蚀,甚至会犯政治上的错误,诋毁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引导,反而给学生散播一些不利于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言论,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这样的工作者是失职的,也是不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应当受到谴责。

2.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这些问题是传统的经验不能解决的,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适应新媒体下的思政教育环境。很多工作者在新媒体视域下没有及时改变观念和提高业务能力,而是靠传统的经验处理新问题,没有具体分析问题的现实情况,找出有效的工作方法,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新媒体开放性的特点,导致现在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多样、复杂,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这是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挑战。无论是业务能力的提升还是创新水平的提高,知识储备是基础和根基,只有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能力才能提升上去,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3.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信息处理能力的挑战

新媒体具有虚拟性和信息来源比较隐蔽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信息处理能力的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有时是不对称的,受众接收到的很多信息也是片面的甚或消极的、反动的,国外,西方国家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将西方的意识形态通过新媒体强势推销,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诽谤我国的政治体制,试图最终瓦解中国[3];国内,不少被西方势力“绑架”的网络大V、社会公知,网络宣传时总是断章取义甚或故意歪曲事实,散播攻击党和政府的言论,荼毒下一代,这些垃圾信息对涉世不深的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是极大的。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有操作信息的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信息鉴别和筛选能力,去伪存真,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一旦发现学生的价值观或政治态度出现偏差,教育者应及时纠正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态度,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新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另外,教育者还应当把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更加贴近大学生的需求实际,更好的对他们进行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是教育方面的人才,还应该是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这是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要求。

三、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应对挑战的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顶层设计,这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拓宽素质教育渠道,培养和造就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旋律,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政治素质

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做一名合格的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先决条件。首先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拥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认清形势、把握大局、爱党爱国,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教重于言教,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环境,都能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不动摇,这样才能在面对新媒体中的各种虚假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将党和国家的声音(主流信息)传递出去,遏止不良信息的传播;把正能量传播出去,更好的教育青年学子。其次还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理论素养,面对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不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将这些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用理论指导实践[3]。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才能把握大学生的时代脉搏,实现双向沟通,并在他们遇到实际困难和问题时能够给予有效帮助,达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认同度的效果;只有不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才能把握青年学子们学习、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变化[4],才能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各种问题,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态度,最终达到育人目的。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媒体环境下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要求。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的认识新媒体,做到知己知彼,遇到问题时才不会乱了阵脚。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些传播学的知识,新媒体很大的一部分是传播,这对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提高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挑战可以灵活应对,及时找出解决办法,尽可能的阻止不良信息进入大学生的视野,还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另外,这些能力的提升迫切需要高校实施一些专门的业务培训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培训,突出重点,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综合能力的长效机制,高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并给予政策支持,按照开放式、超前式、动态式的培养理念,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者培养体系,设立专项经费、制定针对性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来做好这支队伍的各类培训[5]。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每个在校青年学子都至少拥有一种新媒体终端,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交织在一起也就形成了多元的新媒体文化,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心理、情感的变化以及价值观的取向,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高校的思政教育者应当积极接受新媒体、灵活使用新媒体,在此基础上,还要努力提升对新媒体信息的处理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筛选有利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还要认真学习一些关于新媒体的程序或软件,如微信聊天工具,微信个人平台信息制作软件等,培养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思政教育内容宣传推广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提高警惕,一些可能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消极影响的信息,应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正确引导。

总之,新媒体环境的传播内容极大丰富化,开放的交流空间,虚拟的存在状态,相互传播,信息来源比较隐蔽,传播的方式具有多媒体性等特点决定了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带来很大的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提高这些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更好地培养更多高素质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1]百度百科.新媒体.http://baike.baidu.com/link?url=05xd1I_MnpAtsBUS3ESkpuYt6XH0TsojwPHHDmDeB1nqp2pspk2R6soGt36dTn4Djosl2A-hKje95FPJW-BSqXWPsAcMpP42662xgg80FQi.

[2]曹晓燕.新媒体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15.

[3]聂东雪.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18~33.

[4]黄艳凤.基于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5,(8):73~74.

[5]唐俊兵,刘凌,王爱桂.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与科学化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41.

2095-4654(2016)10-0005-03

2016-05-12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与科学化创新研究(2012SJDFDY080阶段性成果

G651

A

猜你喜欢

队伍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