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党建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创新

2016-03-07刘立杰李璠

关键词:理论方法研究

刘立杰,李璠

(1. 吉林工商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吉林 长春 130507;2.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科社与政治学教研部,吉林 长春 130103)

我国党建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创新

刘立杰1,李璠2

(1. 吉林工商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吉林 长春 130507;2.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科社与政治学教研部,吉林 长春 130103)

以党建理论为主题,探讨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创新问题。结合当前的时代发展精神和创新需要,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从学科原理分析、比较研究、历史演进分析、实证主义研究几大方法展开具体论述,重点阐述了在原有理论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本文初步分析,可以为党建理论研究工作、指导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党建理论;研究方法;发展;创新

一、概述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以及坚守的发展原理源于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著中,对社会发生的历史现象进行了具体的论证、分析与说明,而且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最重要的是得出了“革命”的结论,为人类思想史与革命理论及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我党就对其理论进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研究,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了阐释,加上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发扬,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革命、建设国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构想,并且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思想总结与理论构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了最为有效、最适合、也被实践证明是伟大的理论基奠。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理论的兴起,国际交流的增强,党内的科学化、系统化改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念及实践,都有效地为党的先进性、指引性、创新性,提供了较好的推动力。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秉承了中国共产党一贯的发展与创新理念,坚持实干、创新、革新、发展,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力量,尤其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一来自于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灵感,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力量。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研究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而且,始终为中国的发展起着组织与重建的作用,其组织能力、宣传能力、推动能力都是有目共睹。

二、研究方法说明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中,注重对起源与开端的研究,而且,构建宏大,重视方法的应用,比如辩证法、比较研究、实证研究以及十九世纪方法论中最为有效的分析法等;其次,从当前的研究来看,马克思是将其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方法,应用到了《资本论》当中。因此,在我党的党建理论工作方面,需要研究方法的探索,并且理解方法论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方法,所谓方法的方法,就是指应用价值而言;第三,若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教条式的理解或是盲目以其“意识形态”硬套今天的发展局势,则结果不会理想。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构建,不但是对马列主义原典的重新解读,也是立足中国的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果。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将现代的发展理念灵活地赋予到传统经典之上,为其带来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换言之就是提炼方法、创新理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以下就通过学科原理分析法、比较研究、历史演进分析、实证主义研究四种方法方面,进行具体的探讨。

三、我国党建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创新探讨

(一)学科原理分析法

首先,交叉学科的研究已经较为普遍,尤其是对于生物学、经济学、心理学三个学科的综合研究最多,成就也较高;在党建理论工作中,政治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政党学、社会管理学、社会学等,都是重要的研究范围,这种交叉研究可以有效进行学科研究的延伸与扩展,也就是通过对各种理论的可共用部分、可组合部分进行整合与提炼,然后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党建理论进行丰富,增加其实用性与适用性,体现出理论体系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功能性价值。

其次,这种学科原理分析法,能够摆脱单一的文件解读的诟病与僵化模式,将理论建设工作,从自我应然逻辑中解放出来,再以科学的研究态度与方法,重新对党建理论进行阐释;从当前的研究来看,马克思主义原典中也透露出了那种“阐释”世界的意味,因为在“改造”世界之后,人们发现,在此之前是经由“阐释”做出了重要贡献,然后才通过革命,用实践完成了理论的补充与完善;比如,从政治学的角度,党建理论研究工作,可以将政党的定位、功能与国家、社会的关联、合法性进行明确化。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中,阶级与经济是研究政党性质的两大因素,然而,从当前来看,这种研究方法,确实局囿于十九世纪的历史研究框架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需要通过公民、国家、政党、社会、经济、文化等,展开多面研究,而且,注重其功能的表述性、整合性、培育性、参与性等;另一方面,在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加进了“人民群众”这一重要因素,所以,还需要经过对社会舆论与民众反映来进行重新把握;还有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构建,因为当前的国家功能也在不断的进行延伸,不仅仅是政治,还包括经济、社会福利、文化发展等;当前的“反腐”工作,就有效地说明了这一理论创建的有效性;还有诸如社会学、组织学、管理学等等。

(二)比较研究法

有比较才有进步,才能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正确的选择;在党建理论中,以西方、东方的比较,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比较,传统与现代的比较,苏联与中国的比较等,总结了教训,也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虽然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思维方式,正反面看问题的方法,造成的结果与效果却非常有利于社会实践,而且非常可靠,易于实践。在党建理论工作方面,需要加强比较研究的方法,不仅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而且,还可以通过比较发现自身的不足与可取之处,为发展与创新提供新的视角等。

(三)历史演进分析法

历史演进分析法,即是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生、发展、创新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评估;比如,在1921年成立时,第一次中共大会的参与人数量,2007年的突破7000万等;再如,从党的革命、路线、胜利、建国、建设等路径探索;还有党组织的结构演变等,都是研究的范畴;以党的发展、执政状况展开分析,如下文所述:

首先,在党的组织结构演变方面,执政环境不断发生变迁,党组织结构也会增加适应性,比如,从中央到地方的每个组织都会进行一些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在历史演进法的分析中,需要探究这些变化的相关因素或者致动因;比如,演进背后的历中背景如何、社会环境如何、经济因素的作用几许、国际环境及政治因素怎样等;从党的规章文件史方面看,对西方国家的政党研究也颇多,比如,西方民主型国家的政党背景、演进过程等,通过比较,发现在中国的近代演进之中,经济社会的自然演变历程为西方列强的殖民与侵略所打断,而且造成了领土与主权的丧失;在摆脱困境的需求与救亡图存的内心激愤之下,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通过建立和领导统一战线打败了共同敌人。并且还通过对各种文件的疏理、规章的革新,不断地在总结中迁移职能、改善领导方式与发展路线;再从领导制度的演进方面看,不同的时代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最高领导人、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等,都经历了民主集中制度的演变,而且评估制度与评估方式也在不断的调整。其次,在历史演进方法的应用中,应该注重国内、国外的基本主线,因为,从当前的中国的发展与在国际中所处的地位,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经济活动、救援活动来看,中国一直担负着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之重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促进其它国家不断向前迈进。

(四)实证主义研究法

首先,自十九世纪起,“实证研究”这一方法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为各项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便利。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史的普遍规律的研究,就充分利用了实证研究这一方法,而且,在当今的学术领域中,实证研究是研究任何理论,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手段。其次,实证研究注重于经验、事实,而且在实际的应用中,有程序、有定量分析、有实际操作措施,加上后来发展的定性研究等,都有效推动了实证研究法的完善。第三,在党建理论中,应用实证研究方法,即是尊重传统的思想体系,又可以利用这种有效的方法,增加研究的可行性与实时性。在党建理论研究工作中,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大量观察、调查、实验,得到最为客观的一手材料,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必要的依据;另一方面,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实现,从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发展规律等;由个别到一般,由抽象到具体,就是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所以说,党建理论工作中,需要加强定性研究(如原理论证、价值评估)和定量研究(如调查、实验、观察等),从而更好地将问题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分析清楚。在中央组织部组织并进行的企事业单位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都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应用的具体体现,而且,能够将民生、民情、民心了解清楚,能够对自身的工作、组织、执行人员的行为进行认知。第四,虽然实证研究有其优势,但也不能不受到时代的限制,从当前来看,这种技术型的分析方法中,会受到调查者的价值观与立场影响。所以,建议将以上的四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在不同的研究课题、不同的问题分析上,采用适应性更强的方法,提高研究的精准性,增加理论建设的应用性。

除了上面所说的四种方法之外,还有结构主义研究法和近年来兴起的系统论、模糊论的理论及方法。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应该注重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辩证分析论证的方法,并结合以上四种分析法,进行综合研究,提高党建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从当前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发展趋势分析,需要加强反思与评估水平,运用历史方法,从整体上进行重新估价,以此推动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的传统与近百年来的现代化的有效结合与和谐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代,要坚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融合强的国度,正在复兴。作为中国人民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需要加强党建理论研究方法的更新,增强理论的实用性与适用性,从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百年以来的复兴之梦。

[1]韩久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发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J].新视野,2015(3):5-12.

[2]宋镜明,吴向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逻辑结构、理论特征和历史地位[J].湘潭大学学报,2012(2):131-134+161.

[3]方来武.党建理论研究新境地——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研究》[J].中国出版,2013(22):69.

[4]程晋富.解放思想与党建理论的发展脉络[J].江汉论坛,2012(4):62-66.

[5]钟立功.论陈云党建思想的基础性作用及其与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互补性[J].学术研究,2014(9):87-92.

[6] 黄蓉生.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根本性重大课题[J].高校理论战线,2013(7):12-15.

[7]阎颖,宋镜明.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成功转型--从毛泽东到江泽民[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4(2):40-45.

[8]黄远固.陈云党建理论对当前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作用[J].探索,2013(3):28-31.

[责任编辑 王云江]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research method of the theory of party building in our country

LIU Li-Jie1, LI Fan2
(1.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Changchun 130507, China; 2. The CPC Changchun Municipal Committee of Party School, Changchun 130103, China)

Based on party building theory as the them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author mak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al spirit and innovation needs.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from the analysis of disciplinary principles, comparative research,historical evolution analysis and positivist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original theory.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is paper, we can provide som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research work of party building theory and guide the practice work.

party building theory; research methods; development; innovation

10.3969/j.issn.1673-9477.2016.03.022

D26

A

1673-9477(2016)03-070-03

[投稿日期]2016-05-19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15ZH022(全国党建研究会2015年度重点课题“全面依法治国与加强党的建设”)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刘立杰(1980-),女,黑龙江东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理论方法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