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尚濠《买愁集》编刊年代小考

2016-03-07杨国玉

关键词:湘中成书金瓶梅

杨国玉

(河北工程大学 文法学院,邯郸 056038)

钱尚濠《买愁集》编刊年代小考

杨国玉

(河北工程大学 文法学院,邯郸 056038)

钱尚濠辑《买愁集》的编刊年代,有清初、康熙中期二说。前说笼统,后说则误。经考,其编刊年代当在顺治二年至十七年之间。

钱尚濠;《买愁集》;编刊年代

清钱尚濠辑《买愁集》,是一部诗词类笔记小说,分想书、恨书、哀书、悟书四集,大致以时代为序,分类选录历代诗词,多有纪事,间加按语。该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褚人獲《坚瓠集》、吴雷发《香天谈薮》都曾引及,然传本罕见。1936年,该书由阿英先生校点,曾作为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1辑第20种,由上海杂志公司铅印出版。今以原刊本影印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世人方得见其全貌。该书卷前有序,署“石天散禅沈颢撰”;每集均署“绥山主人钱尚濠振芝辑”;后三集前都有一篇引言性质的行草体文字,《恨书》前首叶缺,应题《弁恨》,《哀书》前作《弁哀》,《悟书》前作《弁悟》,文末均署“长洲钱尚濠题于绥山书屋”;或第一集《想书》前也有一篇《弁想》,今已散失。由这些题署可知,钱尚濠,字振芝(“芝”,一作“之”),号绥山主人,长洲(今属苏州)人。查乾隆《长洲县志》、同治《苏州府志》,未见有关此人的资料,盖为一没有功名的布衣文士,生平不详。

《买愁集》沈颢序未注撰作时间,书后也无书肆牌记,编刊年代不明。阿英先生校点本《跋》称所据为“清初原刊本”,《四库未收书辑刊》所收亦注“清初刻本”[1](P279)。此说失于笼统。另有“康熙说”:有的径自著录作“康熙间刊本”[2],不详何据;有的据清康熙间褚人獲《坚瓠集》丁集引及《买愁集》而推断该书集四《弁悟》中“戊辰”为康熙二十七年,“约为作品定稿的时间”,认为“《买愁集》的刊刻不应早于康熙二十七年”[3];又有人在此基础上据《坚瓠集》甲集称引该书而进一步断言“《买愁集》刊行时间下限应为康熙二十九年”,“成书时间在康熙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两年间”[4],均误。

其实,单从《买愁集》几位序、阅者,已可约略窥出其成书年代不可能晚至康熙中期的端倪来。

该书除“石天散禅沈颢”序外,各集前又分署“石天散禅沈颢朗倩阅”、“芦城赤隐吕毖贞九阅”、“西林小隐庄学孔所愿阅”、“爱日居士顾夏声宣大阅”。在这四人中,庄学孔是冯梦龙门生。冯著《麟经指月》[梅之焕叙署“岁在庚申泰昌元年(1620)九月日”]书前有“参阅姓氏”,“门人”中有“庄学孔所愿父,长洲人”[5](P6)。生平不详。顾夏声无考。其他二人的行迹则是可以考知的。沈颢(1586—1663后)(“颢”一作“灏”),字朗倩,号石天、朗道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补博士弟子员。工诗文,善书画;著有《画麈》《枕瓢》《焚砚》等。故宫博物院藏其顺治十八年(1661)题陈元素《墨兰图》,时年76岁。可知沈颢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卒年不详。如至康熙中期,则已有百馀岁,这种可能实在不大。“芦城赤隐”吕毖(字贞九),也就是那位因选录明刘若愚《酌中志》卷十六至卷二十成《明宫史》五卷,而为《四库全书》误作其作者并被怀疑为“明季宦官”或“奄(阉)人”、“寺人”的吕毖。清俞正燮(1775—1840)《癸巳存稿》卷十四《书〈芦城平话〉后》:“《芦城平话》四卷,《皇明小史》十八卷,《宫史》五卷,《事物初略》三十四卷,又有《买愁集》不全,皆吕贞九撰。句容王君乔年所藏。吕盖天津人,其自号‘赤隐’,不知何意。”[6](P184)其说多误。但钱尚濠《买愁集》又被误置于吕毖名下,也属事出有因,因为该书确曾经吕毖校阅。据考证:吕毖(1611—1664),字贞九,吴县人。二十多岁应试,为娄县秀才。明亡后退隐为道人,自号“赤隐子”。清顺治八年居苏州清真观,十六年后于苏州城西南灵岩山麓筑室曰“桴庵”,隐居修持。毖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卒于清康熙三年(1664)五月十八日[7]。显而易见,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沈、吕二人应早已谢世20多年,当然是不可能为钱尚濠校阅书稿的。

更为重要的是,《买愁集》一书实际上早在清顺治年间已见诸记载。《续金瓶梅》系丁耀亢为《金瓶梅》所作续书,卷前有《借用书目》,其中即有“《买愁集》”。盖由该书中有一些有关靖康宋亡的篇什,如《燕京酒肆》记宋徽宗于被掳北上途中在燕京酒肆逢横笛女子,《居庸关驿暮》记徽宗在居庸关忆及前见无名氏题壁词而追步前韵,这些都为丁耀亢描写靖康之乱的乱离之状、凄惨之情提供了参考。这还是一个学界未曾注意到的事实。《续金瓶梅》64回,现存顺治原刻本,书前有西湖钓史(查继佐)序,署“时顺治庚子季夏”;又有丁耀亢自撰《太上感应篇阴阳无字解序》,署“时顺治庚子孟秋”。“顺治庚子”即顺治十七年(1660)。康熙四年(1665)八月,丁耀亢因续书案而遭人攻讦下狱。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刑部尚书龚鼎孳等为审讯丁耀亢事题本,其中记丁氏自供:“此《续金瓶梅》十三卷书,乃为小的一人撰写。小的于顺治十七年独自撰写,并无他人。”[8]由此可知,《买愁集》的刊刻必在顺治十七年之前。

论者又提到:《买愁集》“可考的最晚的作品是顺治二年汤卿谋《湘中草》”,或说:“《买愁集》所选录诗词可考最晚者为汤卿谋(汤传楹)的《芙蓉镜》《弹莺》《斗草骂》三首词”,语焉不详且有失准确。汤传楹(1620—1644),字子辅,更字卿谋,吴县人。性聪敏,善诗文。至甲申之变,悲愤痛哭,一病而亡,年仅25岁。汤氏诗文集《湘中草》,其挚友尤侗(1618—1704)初刊于顺治乙酉二年(1645),为十二卷;其后又删为六卷,于康熙十一年(1672)、二十四年(1685)两次刊行。《湘中草》重刻时,尤侗两次作跋,谈及卷数之变:“亡友汤卿谋所著《湘中草》十二卷,岁在乙酉,刻之中山氏者。尔时哀切故人,多爱不忍。数年批阅,辄加删订,裁为六卷”[9](P86);“予于乙酉岁刻其《湘中草》十二卷,藏之其家。至丁未,为乱民所掠,此板遂毁。予复搜原本,删存六卷”[9](P87)。在《买愁集》中,涉及汤传楹的有《芙蓉镜》《弹莺》《斗草骂》三篇,均见于集一“想书”,引录的诗词有《美人临镜歌》《美人刺绣歌》《新婚晓》《新婚夕》《弹莺》《斗草》六首。然而,检之今存《湘中草》康熙刊六卷本,只有《新婚晓》、[探春令]《弹莺》、[迎春乐]《斗草》三首。这说明,《买愁集》所引汤传楹诗词只能出自未经尤侗删削、六首俱存的十二卷初刻本。这也就意味着,《买愁集》的成书必在顺治二年之后。

合而言之,《买愁集》的编刊年代当在顺治二年至十七年之间,按照古人引书惯例,实际的成书时间在这个时段内还应更偏前,约在顺治初年。

最后,对于“康熙说”的两个论据,也有必要一辨。其一,“戊辰”问题。《买愁集》集四《悟书》前有《弁悟》一篇,540余字,乃编者自述得悟经过,相当于该集引言。因系行草体,辨识不易,民国时期的阿英校点本弃而未录,或许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大略云:钱尚濠患郁疾,三年不痊。“戊辰春”,有周姓道士过寓诊病,后同回其长春山房。当夜,钱辗转难眠,思及平生顺逆。假寐间,梦到与诸少年同游,又见北窗二蛇。二蛇一笑一怒,以禅语点化。钱惊醒,语与周道。周道曰:“身如泡影,心无住相,非梦觉之故欤?”天明,钱已霍然病除,由此得悟。其中的“戊辰”,当然与该书的成书年代有着某种关联,即应当是成书之前的某年。论者据引录《买愁集》的《坚瓠集》前推,找到了两个“戊辰”,即崇祯元年(1628)、康熙二十七年(1688),崇祯元年因早于顺治二年而被排除,只剩下了康熙二十七年。显然,这种推理,错误地将“戊辰”混淆于成书年代,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实际上,“戊辰”在真正的成书年代之前,只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并无不可。其二,讳字问题。论者又称该书集一《药名》篇中“牵牛织女别经年,安得鸾胶续断絃”之“絃”字缺末笔,为避康熙讳。细按原书影印本,“絃”字末笔处是有一小点的,只是不显而已,故避讳之说同样难以据信。

[1][清]钱尚濠.买愁集[M].四库未收书辑刊:10辑12册[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2]张寅彭.清代诗学书目辑考[J].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95,(3):26-37+51.

[3]文革红.钱尚濠非“五色石主人”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109-112.

[4]曾垂超、刘嘉逸.《快心编》成书年代与刊印考论[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3,(2):6-11.

[5][明]冯梦龙.麟经指月[M].冯梦龙全集:第17册[C],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6][清]俞正燮.癸巳存稿[M].续修四库全书:第1160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张荣起.《明宫史》校辑者吕毖的生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6):93-94+92.

[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安双成编译).顺康年间《续金瓶梅》作者丁耀亢受审案[J].历史档案,2000:(6):29-32.

[9][清]尤侗.尤太史西堂全集附湘中草[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30册[C],北京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王云江]

Brief research on the time of compilation and printing of Qian Shanghao’s Maichouji

YANG Guo-yu
(College of Arts and Law,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China)

There are two opinions about the time of compilation and printing of Qian Shanghao’s Maichouji, which are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or the middle of Kangxi. The former opinion is general and the latter one is wrong. It is researched that it is between 2ndand 17th year of Shunzhi.

Qian Shanghao; Maichouji; time of compilation and printing

10.3969/j.issn.1673-9477.2016.03.012

I207.41

A

1673-9477(2016)03-038-02

[投稿日期]2016-08-19

杨国玉(1965-),男,河北沧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明清文学与哲学。

猜你喜欢

湘中成书金瓶梅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Majorana zero modes,unconventional real–complex transition,and mobility edges in a one-dimensional non-Hermitian quasi-periodic lattice
湘中大云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湘中梅山民间棕编技艺的活态传承研究
从“影写法”看《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与超越
明清小说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Analyze differ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rticulation in Schubert’s Impromptu Op.90 No.1 and No.2
湘中民歌研究现状综述与思考
《尸子》成书年代考
浮生若梦,落眉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