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难题,两种策略
——评美国《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法》

2016-03-07西

关键词:理科法案改革

陶 西 平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 100022)

奥巴马;《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教育评价

一个难题,两种策略
——评美国《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法》

陶 西 平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 100022)

奥巴马在2013年连任总统后的演说中用高亢的言辞重申了实现机会平等的承诺。他说:“如果一个生在赤贫之家的小女孩知道她和别人拥有同样的成功机会,因为她是美国人;她是自由的,平等的,不仅在上帝眼中,也在我们自己眼中:这时就表明我们忠于了自己的信条。”但是时隔5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施蒂格利茨就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纽约时报》上,题目是《平等的机会,美国的神话》,指出:理想与现实差距大,“美国是机会之地”的说法不过是个神话。而机会不平等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包括质和量两方面。

的确如此,美国的基础教育无法保证教育质量的公平,一直是历届政府面对的难题。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色人种学生、残障学生,以及处于移民状态的学生无法接受保证质量的教育,这不仅扩大了美国的贫富差距,也已经严重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从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提出《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1985年《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的出台,1991年老布什总统签署《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1994年克林顿总统签署《美国教育改革法》,直至2002年布什政府推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简称NCLB)都是试图解决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当然,这也自然成为美国总统竞选的重要承诺和政党斗争重要话题。

小布什在得克萨斯任州长时,就开始采用标准测试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以此对学校进行奖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他将改进中小学教育作为总统竞选的一个中心内容,赢得了不少选民的支持。当选后,2002年他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这成为他的主要政绩之一。2008年,在他最后任期一年的国情咨文演讲中说:六年前,我们共同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今天,它的成果无可否认。去年,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数学分数达到最高纪录,阅读成绩正在提高,非洲裔和拉丁裔学生的成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是两党的共同成就,它正在取得成功。我们有责任为美国儿童、他们的父母和他们的老师加强这一良好的法律。

不可否认,这一法案推进的改革对提高美国基础教育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法律通过起到执行过程中,就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在布什总统下台后,这种争议就更加激烈。美国前教育部长助理、著名教育史学家黛安·拉维奇(Diane Ravith)本是改革的倡导者和策划者,但她出版了《伟大美国学校体制的生与死:测试和选择是如何破坏教育的》(The Death and Life of the Great American School System: How Testing and Choice Are Undermining Education)一书,对教育改革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她对改革的观念基础、考试、问责制和特许学校等进行了反思,指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并未让不达标学校的家长和学生享受到相关福利,导致应试教学,挤压了非考试科目的教学;标准化考试,从检测学习的其中一个途径变成了目的本身;特许学校,平均而言对成绩的提高并不比普通学校强,且使公立学校生源和资源外流;教学责任制,没有提高学业标准,很多州反而通过降低标准来掩人耳目,将教师工资与学生考试分数提高挂钩是“对教师迫害”。黛安·拉维奇的倒戈行动引起了很大震动,该书也成为2010年全美畅销书。 2013至2014学年时,奥巴马政府开始采取了“免除”政策,陆续接受各州放弃执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申请,允许其执行本州教育发展计划,到后来美国已有43个州和华盛顿特区以及波多黎各自治邦的申请获得批准,这些地区的教育改革可不受《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束缚。特别是2007年,美国国会就第一次寻求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进行修改,然后是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三次酝酿修改。

终于在2015年11月19日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协商委员会上达成一致协议,形成了《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法》(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简称ESSA)。12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了这一法案,取代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这个法案一般认为是保守派的胜利,因为传统保守派一直认为原法案放大联邦权力,违反地方自治的宪法原则。同时,很多民主党人因为被教师工会游说,也反对原法案对教师压力大的部分。

新的法案尽管有重大变动并被宣传将载入史册,但并不是目标的改变,而只是策略的改变。新的法案肯定并且延续了旧法确立的目标,就是解决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同时,仍然以学业成绩作为质量监测的主要标准,以考试作为质量监测的主要方式,同时继续实行问责制。

当然,新法从名称上看就体现出更为积极的信号,以缓解各州、学校和教师的压力。许多专家指出《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法》针对旧法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各界包括学校和教师的强烈反感,以及传统政治体制格局的矛盾做出了修改。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在于:管理由集权回归分权。教育管理集权化是当前各国改革的共同趋势,但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改革将过去以州管理为主改为实行联邦集权,结果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新法将教育的控制权还给了各州和地方学区,下放了集权层级。由于这一改变,引发了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系列策略的调整。

质量标准的调整——由划一转向自主。《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逐步推行以由全美校长理事会等组织在2009年提出的“共同核心”标准为共同的衡量标准,以统一全国的质量标准,但执行很不顺利,新法允许各州接受共同核心州际课程标准,但没有要求各州必须这样做。

监测方式的调整——由统一转向灵活。《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规定了各州必须进行考试的学科、年级和次数,造成学校以应试为目的,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家长反应强烈。新法虽然认为各州必须进行考试,但在如何和何时进行考试方面各州具有灵活性。同时,过去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绩效的依据,在新法中也强调利用多种方法来评估学校绩效。

问责制度的调整——由严责转向激励。由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硬性规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即2014年前实现100%通过率,实际又无法实现,越来越多的学校被贴上了“失败”的标签,从而极大挫伤了校长和教师等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新法规定将问责的目标完全归还于各州,各州和地方学区有权为了其基于证据的学校改善而构建有力的问责制度。

《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法》还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强化了学前教育的部分,正如民主党的默瑞议员所说:“这是联邦教育法案第一次承认了早期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奖励计划”,奖励计划将从既有财源中拨款,帮助各州提升学前教育品质;二是关注学生理科特别是信息技术教育。理科教育的重要性在新法案中没有减弱,而且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对于教育要向理科倾斜,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是有共识的,这应该与美国的“新工业化”发展趋势有关。新法案涉及理科教育主要包括:旧法案中对于州统考必须包括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要求不变;州政府制定的教学目标中数学、自然科学作为核心科目不变,同时加入计算机科学作为新的核心科目。设立“理科教学大师团”(The STEM Master Teacher Corps),这是新法案中增加的项目,目的是鼓励优秀理科教师;稳定优秀师资,特别是在落后学校;对其他教师起到示范作用。白宫具体公布的执行计划中提到要用4年向1万个模范理科教师提供最多每人每年2万美元的额外津贴作为鼓励。同时,还包括定向资助地方教育机构的有利提高理科教育水平和学生参与度的项目。

在签署《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法》时,奥巴马说:“有时改革就是需要你试一下,发现行不通,于是你得到一些教训,再做调整。”NCLB是影响全美的一项重大改革,ESSA是对前一次改革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后一次改革总是针对前一次改革存在的问题的,因此,会有一些暂时的效果。但由于理念未变,只是改变了策略,改革是否能够解决根本的问题,还需时日检验。正如当年黛安·拉维奇(Diane Ravith)提出的质疑:要改进教育就必须回到教育本身,形成好教育的观念,重视课程质量,建立公平的评价体系,引进、培养和留住好教师,形成一个学校与社会的关联系统。她强调,教育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像早年那样,用扎实的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才是教育的本质。

戴安·拉维奇.(2014).美国学校体制的生与死(冯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约瑟夫·施蒂格利茨. (2013年2月17日).平等的机会,美国的神话.纽约时报.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2.001

《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法》七人谈

陶西平 顾海良 张 力 杨东平 谢小庆 赵中建 庞维国

按 语:2015年末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法》作为对2002年小布什签署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纠偏,反映了美国主流价值观从重视绩效评价回归到培养良好公民这样的转向。无疑,它将对美国基础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该法案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本刊特邀七位学者就美国这一新法案展开笔谈。

猜你喜欢

理科法案改革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Industrial Revolution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改革之路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改革备忘
美参议院未能通过控枪法案
改革创新(二)
日本强推新安保法案说明了什么
不服输的理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