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手术方式在甲状腺次全切术中应用价值分析

2016-03-07李季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8期
关键词:良性切口发生率

李季波

改良手术方式在甲状腺次全切术中应用价值分析

李季波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手术方式应用于甲状腺次全切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给予改良手术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手术方式应用于甲状腺次全切术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小瘢痕长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改良手术;甲状腺次全切术;临床效果

良性甲状腺疾病目前正趋向年轻化,而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1]。因为甲状腺周围的血管和神经丰富,在对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时往往容易损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而改良手术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上述缺点。在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78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分别给予传统手术方式和改良手术方式治疗,对比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78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35.1±8.2)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6.5±8.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给予颈丛麻醉,在胸骨切迹上方做弧形切口,然后缝扎颈前静脉,切断甲状腺前肌群。在暴露甲状腺后结扎甲状腺上下动静脉,然后结扎峡部左右,楔状切除甲状腺,最后进行常规引流和缝合。观察组采取改良甲状腺次全切术: 在传统手术方式基础上选择胸骨切迹上0.5 cm处,根据肿瘤的大小做领状切口。然后在切口侧方另外做戳口进行引流,从而保留颈前正常血管和淋巴循环,在包膜内切除甲状腺组织。在术中需要取肿块做冰冻组织病理检查,若为良性则尽可能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瘢痕长度和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同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各项临床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瘢痕长度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引流时间(d) 瘢痕长度(cm) 术后住院时间(d)对照组 39 68.5±15.1 72.6±11.3 6.9±2.2 7.5±2.4 7.6±3.2观察组 39 42.1±14.2a38.2±6.6a3.1±1.1a3.7±2.1a5.4±2.0a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等都是发病率较高的甲状腺疾病,目前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而大部分甲状腺疾病均为良性,但是良性甲状腺疾病也具有一定恶化几率,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有效手术治疗[2,3]。但是因为甲状腺周围的血供和神经分布较多,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损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的发生率较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因此需要避免术中损伤重要神经和组织[4]。

相比于传统手术方式的长切口,改良手术方式选择领状切口,能够有效减小切口长度,减小瘢痕,满足患者审美要求。并且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和肿胀现象,使得患者减轻痛苦,促进伤口快速愈合[5]。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改良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比于传统手术方式,改良手术方式更加具有优势。此外改良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闫文杰[6]研究中,采用改良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方式,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类似。说明改良手术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的安全性。在对患者进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时需要注意保护甲状旁腺以避免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状;术者需要保留动脉主干,避免牵动甲状腺体,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改良手术方式应用于甲状腺次全切术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小瘢痕长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1]黄昱,孙百顺,张波,等.改良手术方式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3):1404-1406.

[2]林峰,黄汉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7):2566-2567.

[3]袁强,孙亮,崔伟,等.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引流中的应用.临床外科杂志,2015,23(7):505-507.

[4]田洪森,韩松,高祀岩.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效果对比研究.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9):2874-2875.

[5]方家扬,吴宗明,翁俊风.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福建医药杂志,2015,37(3):31-33.

[6]闫文杰.改良手术方式在甲状腺次全切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陕西医学杂志,2015,44(1):90-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045

2015-12-21]

458000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猜你喜欢

良性切口发生率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四个注重”让家事审判良性发展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