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治疗102例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观察

2016-03-07孙秀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4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高压氧

孙秀芬

高压氧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治疗102例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观察

孙秀芬

目的分析高压氧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患者病历号尾数的奇偶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高压氧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头晕、头痛、心慌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高压氧;地塞米松;突发性耳聋;药物疗法

突发性耳聋指的是突然发生的、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听力骤降,可伴随出现耳鸣、眩晕、恶心和呕吐感,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晰,推测可能与免疫、血液供应以及病毒感染相关。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病情持续发展可能造成失聪。对于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存在较大的争议,临床中多使用激素、营养神经药物以及扩管等方式治疗[2]。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2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均接受耳镜检查、纯音听阈测听等检查,满足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标准,排除中耳炎、药物性耳聋等其他疾病。根据患者病历号尾数的奇偶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8例)。观察组中男62例、女4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1.68±8.19)岁;病程最短2 d,最长27 d,平均病程(12.4±5.5)d。对照组中男59例、女39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2.66±8.32)岁;病程最短1 d,最长30 d,平均病程(14.1±5.2)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肌苷0.4 mg、辅酶A 100 U加入 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并肌内注射维生素B1100 mg以及维生素B12500 µg。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在鼻内镜辅助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具体方法为患者采取平卧位,浓度为1%的丁卡因与麻黄素棉片进行麻醉,在鼻内镜下导入咽鼓管导管[3],过导管注射地塞米松0.5 ml。治疗完成后保持患耳朝上,持续15 min,嘱咐患者禁止吞咽动作,1次/d,以10 d作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首先将高压氧舱中空气压力控制在0.22 MPa,护理人员辅助患者佩戴吸氧面罩,与高压氧舱内进行吸氧治疗,时间为30 min。治疗完成后患者将面罩脱下,中途休息10 min后再次进入舱内治疗30 min。1次/d,以10 d作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0.25~4.00 kHz频率的听阈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缓解,0.25~4.00 kHz频率的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0.25~4.00 kHz频率的听力提高<15 dB。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3%,对照组为16.3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引起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和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未明晰。患者的听力在短时间内骤然下降,伴随出现耳鸣、眩晕等临床症状。目前的主要治疗措施在于改善患者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血管、抗病毒以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地塞米松能够起到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改变细胞的渗透压,通过鼓室给药能够减少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4],早期给予患者激素治疗能够达到抗炎目的,具有较好的作用。患者在发生突发性耳聋后,毛细血管出现水肿,耳蜗中血流减少,造成耳蜗缺氧。高压氧能够改善患者的耳内血氧含量,减轻局部水肿症状,从而促使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高压氧与地塞米松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1]杨晶,武连华,刘雪华,等.高压氧综合治疗全频听力损失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3,20(1):32-35.

[2]刘冬梅,徐开伦,罗晓,等.鼓室联合静脉地塞米松+传统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近期疗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1):26-30.

[3]汪洋,卢兵,谢彗星,等.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观察.河北医学,2015(2):295-297.

[4]赵俊峰,孙晓萍,常玉兰,等.地塞米松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糖尿病并发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分析.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6):63-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084

2015-10-29]

121200 凌海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高压氧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