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发天线DSTTD编码系统性能分析

2016-03-05王猛邹明莉冷述厚刘松戴清杰

无线互联科技 2015年6期

王猛 邹明莉 冷述厚 刘松 戴清杰

摘要: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合多输入多输出(MIM0)天线技术的空时编码技术能够明显地提高系统的容量,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文章在空时分组码(STBC)基础上,对四发射天线DSTTD编码系统进行了编译码介绍,并进行了误码性能的仿真,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空时编码;DSTTD

信息论领域的研究表明,无线衰落信道环境下,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系统的容量,并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非常适合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对高速率、高流量业务的要求。适合MIMO系统的空时编码技术可以使MIM0系统容量接近理论容量,且可以有效地对抗多径信道引起的干扰,提高系统的性能。1998年Alamouti提出的发射分集技术——空时分组码(STBC),由于其简单的结构和良好的性能得到了广泛地研究,并很快进入3GPP标准。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四发天线DSTTD编码系统,采用排序串行干扰抵消译码算法(OSIC),仿真编码的误码性能。

文章第一部分给出了STTD系统的模型,讨论接收端的接收信号模型;接着,给出了编码方式,介绍了排序串行干扰抵消算法。在第三部分,对编码算法进行误码性能仿真。最后,得出结论。

1 系统模型

发射端均采用STBC编码,即发射的数据均进行简单的两发天线的Alamouti编码,该编码方案称为DSTTD(doubleSTTD)。本文以四发射天线四接收天线的MIMO系统作为研究对象,STTD编码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发射天线分为两组,一、二发射天线分为一组,三、四天线分为一组。两组均采用Alamouti空时编码。具体实现过程在第二部分给出。信号在发射端经过调制、串并变换和编码以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经过MIMO信道到达接收端。在接收端分别进行空时译码、并串变换和解调,检测出发射序列。在信号通过信道时,假设信道服从准静态平坦Rayleigh衰落信道高斯。假设发送端未知信道状态信息(CSI),而接收端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精确估计,即接收端获得理想信道状态信息。

设在T个符号周期内发送的空时编码矩阵为C,则四根接收天线上的信号为

ri(t)表示第i根接收天线在第t时刻接收到的信号,hij相互独立,表示发送天线i到接收天线j的信道增益系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0.5的高斯分布。W为均值为0的加性高斯白噪声,ni(t)表示第i根接收天线在第t时刻接收到的噪声信号。编码矩阵C根据发射端采用的编码组合方式而定,如图1所示。

在对接收端的信号进行译码时,只要对信道转移矩阵进行相应地处理,其译码算法可以采用常用的迫零算法(ZF)、最小均方误差算法(MMSE)、QR分解算法等。这里采用VBLAST的经典Go1den译码算法一排序串行干扰抵消算法(OSIC),因为该算法的译码性能比较好。其算法的过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