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黑脸’,我觉得值!”

2016-03-03温惠榕

紫光阁 2016年3期
关键词:执纪纪律纪检监察

温惠榕

总有些光阴,需要用最坚实的步伐去丈量。组织调任我到泉州市纪委工作竟已一年有余。从福建省监察厅“副手”到基层纪委“一把手”,经历、观察的人和事更多了,“一岗双责”的担子更沉了,我备感压力,更深受鼓舞。

“两个责任”应放在心底、扛在肩上

扭住“牛鼻子”,方能耕好“责任田”。为摸清基层情况,甫一到任,我就马不停蹄赶往县(市、区)和市直单位调研。每到一处,必反复强调落实“两个责任”。一圈调研给我提了个醒:一些基层党委仍只挂帅不出征,纪委还在“大包大揽”,都还想当然以为党风廉政建设都是纪委的“事”。

县里如此,市直单位呢?在去年初的派驻纪检组长和监察室主任述职会上,我多次打断述职者发言—“我知道你们在座部分人的心思,不监督执纪问责,可以‘和稀泥’,不得罪人。但是有没想过要得罪纪检监察干部这个称谓?”事后,我觉得自己这话有点“狠了”,但如果不下“狠心” “狠劲”,又怎能“三转”到位呢?

其实,精耕主业、心无旁骛,也是多数派驻同志的本愿,那些“狠话”倒让他们如释重负—他们可以来当“挡箭牌”,名正言顺地鼓起勇气排除“杂事”,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只是我免不了唱了把“黑脸”,但我觉得值,不敢唱“黑脸”,那还干啥纪检工作?

“两个责任”要想在基层落到实处,“杀手锏”是问责。去年,我市共追究88名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涉及单位党政“一把手”37人、纪委书记(纪检组长)6人。

挺纪在前,纪委得唱“黑脸”,力争落早落小落细

“如此辱骂他人,就是违反群众纪律。当严肃查处!”去年12月,“泉州一领导干部辱骂应聘者”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造成恶劣影响,我当即要求驻市文广新局纪检组长迅速介入调查。目前,该干部已被免职,正按程序对其进行纪律审查。

凡是共产党员,就都要遵守党章党纪,守住自己的言行底线,更不用说党员干部。“白袍点墨,终不可湔”,莫等被监督执纪的“探照灯”打出原形,再悔不当初。

去年9月,王岐山同志在我们省调研时,提出要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这给了我很大启发。其实“四种形态”就是要求不仅“拔烂树”,还得管“森林”,让拉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做到露头就打、动辄则咎。针对信访举报、纪律审查、审计监督等环节中发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采取廉政谈话函询、轻处理、组织适当处理等方式,占全市监督执纪处理总数的70.01%。重点针对归纳总结的五类穿上“隐身衣”的“四风”问题,组织开展明察暗访224次,查出问题119个,处理162人,给予120人党政纪处分,指名道姓公开曝光93起典型“四风”案例。

当然,有些人对“四种形态”也有疑惑。一个县纪委领导,私底下提出疑问:抓早抓小,是不是意味着纪委重心转了,重点要对轻微违纪问题的发现和处理,而放松对腐败问题的惩处?我斩钉截铁地纠正:“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运用‘四种形态’着眼的是长远,挺纪在前,是为遏制腐败增量,避免出现像割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执纪只会越来越严!”

去年,在抓早抓小的同时,我们费了一番功夫,对查办腐败案件抓细。在推进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上,通过全市统一纪律审查点,对安全、保密措施升级强化,进行严密规范细致管理。在仔细分析前提下,实行重大案件提级纪律审查、交叉互相审查检查等,统筹全市监督执纪力量,做到“十个指头握成拳”,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领导为主。按照“快查快结”要求,依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市监督执纪工作实行动态督办;县(市、区)纪委书记副书记、市直派驻纪检组长等三个“提名考察办法”的出台及实施等举措,则强化了上级纪委对下级的领导。

这些改革举措的施行,让我们始终保持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2015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来信来访8057件,立案83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824人,移送司法处理121人。既严打“老虎”,查处德化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长曾宪堡等一批县处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案;又勤拍“苍蝇”,查处97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打铁人”得“铁律”锤炼,方能腰杆硬、打好“铁”

“最近,小孩要上高中了,可是成绩跟意向学校差了点,能不能帮忙跟教育部门打声招呼,通融下?”一位相交多年的朋友小心翼翼地打了个电话问我。我回道:“招生是有一套严格的制度规定,这招呼我要打了,就是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干预或插手招生录取工作。我们这么多年朋友,大的事项没为难过我,总不能现在为这事给我这个纪检干部扣上违纪的‘帽子’吧!”老朋友挺开明,当即表示理解支持。

“听说你们最近在办一起案子……”一位朋友打电话过来,话音未落,就被我打断了“纪律审查的事你不能说情,连问都不能问。”

到泉州后,在一些人眼里,我成了“实权部门”的“一把手”,也就碰到了数倍于之前、形形色色的人找上门来。有些是真心关心我在泉州的工作生活,有些则是奔着照顾其在泉州的生意,或受人所托求官、求情来的。这些人,我看在眼里,在心底分门别类打了个标签。

因利而聚,必然因利而散。作为党员干部,高高在上、疏远所有人不现实,也不应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往圈子,也不能没有朋友,但是要从是否“有所求”来甄别。我一向小心谨慎,用党纪和国法给自个儿“画”个“朋友圈”,及时对一些有“企图”的人敬而遠之。对手下的纪检干部也是谆谆告诫。

“己不正,焉能正人?”执纪者要习惯于拿“手电筒照别人”,也要时刻自己“照镜子”。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我特意专题备课,加入个人多年来所思所悟,给队伍上《聚焦忠诚干净担当》党课。苦口婆心,就是要严防“灯下黑”现象。一旦纪检监察干部出问题,影响很坏,危害很大。去年,我市就有7名纪检监察干部被查处。对此,我们也痛心,但严管方是厚爱,更希望以儆效尤,挽救更多的纪检监察干部。

身正,还要有“打铁”本事。有些纪检监察干部成天忙忙碌碌,没干出成绩来,问题就出在学习上,不学习没有远见卓识,把握不了工作规律和技巧,工作自然干不好。所以,我多次强调,工作再忙,也要保证干部参加学习培训,一个也不能落下。工作我们可以让人来替,学习能让人帮学吗?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正风反腐,让百姓“获得感”实实在在!单位办事不求人了,公车不敢私用了,干部公款吃喝之风不见了,天价月饼下架了,酒店走亲民价路线了……群众称赞风气好转的留言,在我们官微“刺桐清风”后台经常看到。

“党风政风带动民风,效果就是好!之前晋江盛行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风气基本偃旗息鼓了,起码是在党员干部中杜绝了,利用其中省下来的钱做慈善事业的人多了。”该市纪委书记同我闲聊时谈到。

一年来,我深感组织的信任和全市人民的重托,也体会到基层纪委工作的分量和艰辛,更直观地感受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徙木立信”的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决心和行动,给基层带来的可喜变化。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指出了四个“足够自信”,让我备受鼓舞。这些给我前行的动力,满满的信心!2016年,我当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执纪纪律纪检监察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执纪不因事小而“散光”——不“大小统管”的执纪,就是对企图违纪者的纵容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纪检监察
纪律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个在前”
万荣县:“三措并举”强化执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