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社科研究生就业中的非政府组织作用研究

2016-03-03蔡红全

2016年1期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就业问题研究生

蔡红全

摘 要:转型时期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人文社科研究生相比于其他类别的就业群体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传统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非政府组织在就业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限制使得该类组织对就业问题的解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多方部门的合作努力才能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

关键词:人文社科;研究生;非政府组织;就业问题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研究生教育不仅可以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级人才,同时也可以促进国家各项科研事业的发展。因此,做好研究生工作不仅是对研究生个人层面还是大的国家层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到来,加之整体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研究生就业同样变得不容乐观,研究生的竞争优势正逐渐失去[1]。随着各类高校扩招、金融危机影响对高校毕业生的蔓延、就业观念异化的影响,当前研究生就业现状中普遍存在着“就业与学历倒挂”、就业供需比失衡以及就业地域严重不均等社会现象[2]。一直以来,理工类研究生因其鲜明的技术性而受到众多就业单位的青睐,相比较而言,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因注重理论培养,短期内无法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与理工类研究生一较高下。然而在就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长期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情况下,非政府组织这一处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在就业问题上表现出之前所不具有的诸多作用[3]。

2.人文社科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就业竞争力分析

2.1.人文社科研究生就业现状

在网易新闻最新评出的十五个最难找工作的专业中,人文社科类专业占了近三成左右①,当前人文社科研究生就业呈现出这样一些特征:

(1)整体不容乐观,出现“学历倒挂”

首先高校毕业生的总体规模,01-10年之间是毕业生人数迅猛增长的十年,这与各大高校的盲目扩招是分不开的,而11年以后尽管每年的额增幅有所放缓,但巨大的就业基数同样为就业问题增加了不小的压力。

(2)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

尽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禁止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但是在劳动力市场上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女性受到性别歧视[4],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往往会考虑女研究生并不能够像男性样方便的出差,同时也会考虑到可能存在的产假会增加用人成本,因此在就业市场上往往会更加青睐于男性求职者。

(3)专业之间存在一定差别

法律、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公共关系等专业尽管自身就业同样不容乐观,但相比较而言,该类专业因其一定的社会熟知度和就业对象的广泛性依然可以在就业市场找到自身的定位。相比较而言,个别专业如图书馆学、政治学或者因为就业面向过窄、或者因为理论层面的内容与实际就业需求之间相差过远往往很难在激烈的招聘会上找到合适的落脚点。

(4)就业去向相对集中

相关数据显示,外资、合资企业以较高的薪酬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时追逐的对象;政府机关、学校科研单位以及国有企业以其稳定的工作、较好的社会地位吸引了众多毕业生;机制不尽完善、薪酬福利也不具备明显优势的民营、私营企业则受到了冷落[5]。

2.2.人文社科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首先相比于理工类研究生,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思维更容易发散。这主要源自人文社科课程设置中对学生的要求。人文社科研究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增大自身的阅读量[6],借此开阔自身视野,在阅读过程中迫使自身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

3.非政府组织促进人文社科研究生就业路径探究

3.1.非政府组织促进人文社科就业可行性分析

(1)有利于提高特定群体的就业水平。非政府组织自身可以成为就业的“蓄水池”[7],一方面是推动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就业,人文社科研究生在平时的学习研究过程中较多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如社区管理、民生改善等,这些问题无一例外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理念相契合,有利于人文社科研究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2)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新形势下发展非政府组织就应当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基于非政府组织一定的自由和独立性,在给予其必要补助的基础上鼓励其拓宽自身服务收费渠道,甚至可以将政府的一部分职能外包,使政府部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更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上。

(3)有利于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发展。如果某个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上卓有成效,则从另一个角度讲更有利于该组织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可度,更有利于自身筹集社会捐赠资金以及自身队伍的壮大。同时通过完善自身的管理运作制度,非政府组织同样可以更好地应对新问题的出现,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

3.2.非政府组织促进就业的相关设计

人文社科研究生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讲相比于理工类研究生而言是更适合就职于非政府组织的,然而因求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非政府组织往往无法成为人文社科研究生非求职首选,因此,可以考虑一下几点措施合理应对该问题。

(1)加强研究生求职理念教育。首先同普通公众一样,非政府组织并不为很多高校毕业生所熟知。其次,因为过去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无序和不成熟,很多非政府组织往往在人们的旧印象被贴上“低薪”、‘“无保障”的标签。因此要通过各类形势的媒体宣传,使非政府能够纳入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就业选择行列之中。

(2)开展必要的职业培训宣传。针对这一点非政府组织应致力于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形势的职业宣传宣讲为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就业工作提供帮助,对各种就业政策加以详细解读,对毕业生遇到的各种求职困惑予以解答,同时组织各类人文社科类专场招聘,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帮助。

(3)拓宽经费渠道。只有解决了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够使其全心全意地投入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因此,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非正组织的财政投入力度,对于部分项目可以实现一定的税收减免;另一方面,引导非政府组织主动拓宽公共服务性收费渠道,该项举措可以结合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专业特性,做出合理的制度设计。

总结及讨论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式,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考验。非政府组织以其相对灵活的机构设置以及公益的办事理念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其自身发展存在一系列障碍,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政府、社会、非政府组织以及求职者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在谋求非政府组织自身良性发展的同时促进就业问题的有效改善。(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公务学院)

注解:

① 网易新闻,这15个专业毕业后最难找工作.2014-10-15.

参考文献

[1] 杨杰文.从研究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谈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 育,2010(9):119-120.

[2] 姜飞.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9-12,25(6):110-112.

[3] David Suarez Jeffery H.Marshall.Capacity in the NGO Sector: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in Cambodia.ISTR,2014(25):176-200.

[4] 方斌.女研究生就业“难”新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60-63.

[5] 曹麒麟.研究生就业的供需矛盾及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3,27(3):145-148.

[6] 马学敏.试论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优化[J].技术与市场,2013,20(5):363-364.

[7] 周学锋.社会组织促进就业的功能与制度路径[J].社会管理,2012(11):36-40.

猜你喜欢

非政府组织就业问题研究生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公共管理怎样用好非政府组织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