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黎的悲伤与愤怒

2016-03-03

艺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恐怖袭击恐怖主义安慰剂

在人们的想象里,巴黎是世间美好的代名词,是暂时超越庸常生活的自由小憩,是治疗创伤烦恼的安慰剂。可是,11月13日,一枚称为“撒旦之母”的炸弹在巴塔克兰剧院爆炸。这一刻巴黎陷入了悲伤和愤怒。巴黎及其郊区,包括巴塔克兰剧场、法兰西体育场在内的多个地点同时遭受恐怖袭击, 终会让这一晚带着血腥被记入史册。

恐怖分子再一次选择法国为袭击目标并非偶然。年初巴黎连环袭击案发生后,“伊斯兰国”组织曾宣称,这是对法国在中东地区参与国家反恐行为的报复;而从警方的调查表明,当时袭击的主要嫌疑人同“伊斯兰国”存在直接关联,其中一些人是直接从叙利亚参加圣战后带着指令返回法国的。此后,法国连续发生多起类似的恐怖袭击或未遂事件,均有国际恐怖组织的背景。这次事件再一次表明,法国已经成为了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袭击目标。

今天,我们不想臆想法国遭袭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马赛曲》已经告诉我们一切:“当我们开始走进生活,前辈们已经不在;我们去找他们的遗骸,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的英雄气概。我们不羡慕侥幸偷生,愿意与他们分享棺材;为他们报仇或战死,就是我们最大的光彩!法国人民,前进、前进,用敌人的秽血化为粪土,用助吾耕!”法国人民向来为自由、平等、博爱而战,这次也不例外——全世界都将向恐怖主义宣战!

再悲伤再愤怒,巴黎也是美丽的。

美丽本身,可能无关道德,却一定是力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恐怖袭击恐怖主义安慰剂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神药”有时真管用
跟踪导练(3)
防控跨国恐怖主义犯罪的困境及应对
跟踪导练(三)2
恐怖主义背景下跨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略论当代恐怖主义问题的社会根源
英国警戒级别提到“次高”
关注恐怖主义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