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下感恩的种子 点燃感恩的心灵

2016-03-03邹盛娇江西宜春一中

新课程(中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母爱学会母亲

邹盛娇(江西宜春一中)



播下感恩的种子点燃感恩的心灵

邹盛娇
(江西宜春一中)

2005年秋新学期,上海市教委、市文明办正式颁布了上海市《中学生守则》,其中的第六条增添了“学会感恩”的要求。从此,上海市的160万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有了新的要求与内涵。笔者颇为感慨也颇受启迪,为上海市教委这一明智之举叫好。确实,我们的孩子都应学会感恩。

在西方,“感恩”源自基督教教义,是一个带有浓烈宗教色彩的概念。在英国,很多古老的教堂石墙上至今还仍然雕刻着:“思考”与“感恩”。“感恩”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做父母的如果不关心和感激上一代人,孩子就会模仿父母。一些孩子不知道感恩,根本还是在大人,在父母和老师身上。这是因为我们不会教,不愿意教,甚至觉得感恩教育多此一举。学习成绩优劣成为评价他们的决定因素,这种重学习成绩轻道德人伦的教育方法,是“啃老族”滋生的根源,也是和谐社会中最不和谐、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孩子作为一个人,应该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关心。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代表只是创造顺境,顺境和逆境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好处,逆境对孩子学会感恩更加有利。让孩子自己体会得失,学会承受挫折。

那么,如何教孩子学会感恩呢?在工作中,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感恩心:

首先,要学会理解他人。报上曾登载一位农民父亲写给大学生儿子的信,信中痛斥儿子不知感恩:“不知道在大学除了学习文化,还能否学到良心?”这位大学生每次写信回家只有几行字,而且不清楚,只有一个“钱”字最清楚。我们学校曾有这样的学生,只因为八月十五妈妈买不起月饼而与妈妈大吵一架,最后离家出走。有的只因为父母给予太多压力或妈妈管得较多,就与父母产生矛盾。而感恩教育必须以学生由内而外的“内省”为突破口,将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来,变“要我做好”到“我要我学好”,找回学生内心人性的东西,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描述父母、教师的辛苦与劳累,付出与收获,压力与待遇,以及最大的人生期望。让学生理解父母、老师,体贴父母、老师,尊敬父母、老师,回报父母、老师的教育,努力使学生达到“我有一颗感恩的心,即使我不大喜欢某科,有些课也不太听得懂,但我会努力地去听,因为我知道父母的辛劳、老师深夜备课的苦心”的境界。

其次,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责任缘于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与彼此承诺。在组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曾经有过一次活动:让我们来做一回账房先生,这里有一张调查问卷,关于你父母一个月挣多少钱,而你一个月要用多少钱,希望每个学生认真如实地填写……让他们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艰辛,且为自己的父母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让他们懂得:家务就是义务,不要在做家务后向父母索要报酬和奖励。爸爸、妈妈和孩子既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还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如访问敬老院,参加社会公益植树、打扫卫生、保护生态环境等活动,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最后,让学生懂得“分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曾引用养生堂那句颇具哲学意味的广告词:几乎所有的母亲都知道儿子的生日,又有几个儿子知道母亲的生日。于是我问学生:你知道你母亲的生日吗?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感到不安与羞愧。我又启发学生且让他们认识到:母爱如山,母爱如海,不论世间如何沧桑,子女如何变化,但母亲对子女的爱永远不变,母爱永恒。于是我说,母爱无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家一定有许多真挚的话想对母亲诉说,都有一段真情想对母亲告白。如果我是春风,我会追回那逝去的年轮,让您的银丝变成黑发。愿妈妈永远年轻,永远健康美丽。在我一再的感召下,学生纷纷倾诉着自己的心声。从学生噙着泪水的双眼中,我知道学生是在用真情与母亲对白,是心与心的真挚交流。接下来我又引导说: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我们是否可以为我们的父母做些什么呢?有的学生马上说:我们可以通过给父母写信、写诗、唱歌、制作礼物等一系列活动,让父母分享我们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并回报爱。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朋友,因为他们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

学会感激——感激我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编辑孙玲娟

猜你喜欢

母爱学会母亲
母爱大于天
学会分享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特殊的母爱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