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作文“分层次教学”初体验

2016-03-03黄娇娜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中学校

新课程(中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新教材分组

黄娇娜(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中学校)

高中作文“分层次教学”初体验

黄娇娜
(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中学校)

一线语文教师都知道,和其他学科相比,高中语文完全是弱势学科。而作文,又是弱势之中最不受喜欢的,一说起叫学生写作文,那就是唉声叹气,痛苦不已,感觉作文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些老师,甚至干脆放弃了作文教学,因为努力了也没什么效果,得不偿失。我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把“分层次”教学的理念融进了高中作文教学中,在作文方面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故把我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其实我们的宗师孔子千年前就提出过“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教学思想,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也曾提出过“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保持不同的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方法。特别是巴班斯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在美国很多学校的实践,给我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向,他的这种思想,也是我把“分层次教学”引进高中作文教学的最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支撑。

“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强调,在传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进行书面练习和实验时采用个别教学最好,这时教师要个别指导,介绍独立学习的合理方法。在必须采用不同深度的新教材或练习演算时,可进行不同方案的临时分组;学困生做容易的题目,教师提供纲要信号、辅导卡片或助手辅助;优等生做稍难的题目,讨论学习的多种方案。当讲授复杂、分量较多的新教材,又不能采用个别或分组教学形式时,应采用集体讲授或集体谈话的形式。他主张实行三种教学形式的最佳结合。而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质就是把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集体教学的框架里进行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这既顾及了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避免不分对象“一刀切”的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升到可操作水平,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是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实施个别化的有效模式。

在充分理解了这种教学理念后,我认为高中作文“分层次教学”,应该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一、学生分组

千万不要根据成绩的好坏来进行分组,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不能伤及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语文水平、作文基础,擅长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等来对学生进行分组。

二、分层备课

作文备课既要备作文,还要备学生,备学情。要相机教学,伺机而动。既要肯定作文中的先进生,又要鼓励作文中的后进生。所以分层备课对教师的要求极高,要求老师对学生的性格、心理、状态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本次作文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充足的备课,做好作文教学PPT。

三、分组指导

我的作文教学有三讲:全班讲,小组讲,单独讲。

“全班讲”的大致步骤是:(1)作文写完以后,全班全批全改,把集中出现的问题,用PPT展示出来,逐一分析,请学生当场指出问题文段的不足,并当场修改。为了顾及学生的感受,一般我会选择错班展示问题作文,并且对学生的名字保密,这样学生在改起来的时候就没有什么顾虑。而针对这次作文写得特别好的学生,我也会把他们的名字和作文展示到PPT上去,用事实说话,让全班学生都来欣赏他的佳作。这无形中是对得到表扬的学生的激励,那是不言而喻的。(2)让学生具体落实作文写法,互批互改,要有旁批眉批,圈点勾画,还要有总结性的评语。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小组讲”则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把出现了某个问题的小组成员请到一起,大家通过座谈的形式,来共同解决问题。这个做法的好处是,避免了作文教学的“一刀切”,针对性更强了。比如,这次考试作文,基础薄弱的那个小组,就出现了好几个学生的作文文体不明,不伦不类,写了个“四不像”,我就把他们召集起来,拿着卷纸,相互阅读,共同提出整改意见,让学生明晰了文体概念,有了较强的文体意识,避免了以后同样的问题再犯。

“单独讲”则是针对学生个体,面对面地当面修改作文的方法。相较而言,这个效果最明显,当然也最花时间。我以为,真正高明的老师,不是帮学生怎么把文章改得面目全非,而是尽可能地保留学生的思想精髓,鼓励学生写出个性,写出特色,创作有自己的风格。所以面对面的修改,并不是老师的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师生互动,沟通交流,不断给学生纠偏,引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渐趋完美。

说实话,“分层次教学”的确耗时耗力,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但是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我的学生张×,在“重庆市第四届高中生作文大赛”中荣获市级一等奖;何×,在“法律在身边,伴我健康行”征文活动中荣获重庆市一等奖,杨×获得二等奖;梁×在我区“第八届中小学艺术展”中荣获征文类中学组一等奖……

“分层次教学”还可以用在教学的其他地方,希望这种方法对各位一线教师能够有一定的启发,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付海峰.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7(10).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编辑鲁翠红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新教材分组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