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欧美工科教育看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

2016-03-03关振良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博士全球化国际化

关振良 杨 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074)

从欧美工科教育看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

关振良 杨 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074)

笔者曾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的加州大学做过访问学者,对欧美国家和我国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过探讨。本文围绕“教育国际化”这一时代主题,从现实层面指出教育国际化给我国高等工科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举措,对我国如何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培养出石油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进行探索。

工科教育 人才培养 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是我国21世纪办学的必然趋势。石油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强大的物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石化先后在英国、美国派出多期市场开拓班、石油地质高级班、油藏管理高级班赴国外学习先进知识、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国际勘探公司和国际工程公司输送优秀人才,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欧美工科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石油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提供很好的借鉴。

一、英国3+1+3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的大学学制为3年,研究生1年,博士3年。与国内不同的是有良好的学习背景的学士毕业可以直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可能长于3年,这取决于导师和学生个人的能力。以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石油工程专业来看,培养一个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学生至少要花费7年的时间,而培养海外学生则需要8年甚至更长(如果在国内上3年硕士),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生的培养。在英国要想取得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不是必须的,而国内必须具有研究生(或同等学历)才能报考博士研究生。以帝国理工大学为例,近3年毕业的博士生中,有1/3是直接从学士到博士的,海外学生人数占总毕业生人数的66.7%。另外,英国的学士学位不需要答辩和写毕业论文,硕士和博士需要答辩和写毕业论文。

帝国理工大学的石油工程专业隶属于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石油工程、地球物理专业见长,在连续3年的评比中以最高分5*,在2014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名中居第9位。帝国理工大学的石油工程专业无论是学士还是硕士、博士均实现模块化教学方式,每个模块涵盖的内容有细微的差别,到了博士阶段差别就十分明显。而且博士不用修学分,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所有学习计划、内容和目标都是学生和导师商定后学生自己去独立完成,通常在一年后博士候选人要进行资格认证,通过资格认证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研究,否则要等到下一次资格认证。通常在通过了资格认证到开始写毕业论文到最后的答辩需要2年时间,这期间还要求发表论文,参与导师的科研,到石油公司实习,参加学术研讨会、国际学术会议等。如果在三年时间内没有完成博士论文的编写,学校还会给予半年的时间续写论文,正常注册为在校生。如果论文还是没有写完,或导师认为该生不能毕业,达不到博士(硕士也是一样)水平,那就只能退学了。

英国的高校最早提出了“三明治带薪实习课程”。“三明治带薪实习课程”的意思是,将留学时间分成两段,形成“学习+工作+学习”的模式。一般而言,英国的学士学位是三年学制,本科阶段的“三明治”带薪实习课程则需要四年完成,才能获得本科学位。前两年学生在学校读书,第三年带薪实习,最后一年再回到学校完成学业。硕士阶段的“三明治”带薪实习课程的学制为两年,第一年全日制学习,第二年企业带薪实习,实行“上课—带薪实习—论文”的模式。因此,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鼓励个体思维,创造性发展;重视培养独立思考,鼓励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特别强调石油工业的现场实践能力,重实验,重专题,而不是强调记忆,视考试分数高低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大小。

二、美国4+2+3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的大学本科学制为4年(工程系列5年),研究生2-3年,博士3年以上。与中国国内相同的是大学学制也是4年(医学、工程系列除外),国内研究生也缩短为2年或2年半。美国的博士要先上研究生再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后要通过资格考试,修满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正式答辩才能获得博士学位,时间至少3-5年或更多,具体时间要取决于导师意见和学生个人的能力。以美国加州大学的石油工程专业来看,培养一个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学生至少要花费9-10年的时间,而培养一名海外博士生则需要12年甚至更长。

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美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选课,自由获取学分,实现弹性学分制。

美国大学实践表明,所有对学生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有4/5是发生在课堂外的。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创业。既重视课堂教学,更重视课外实践,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是美国大学教育的特色之一。

美国大学很重视人文教育,重视美国历史、文化、总统大选等,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人格培养。

美国大学鼓励教授设计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组成团队去完成,促使学生将课堂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国地质大学开展的李四光计划,就是这样的研究模式。

三、我国4+3+3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遵循传统的4+3+3大学、研究生到博士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每个环节必不可少。即使是近年来硕士博士改革成2.5+2.5,或极少数硕博连读也得5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加上4年本科一共需要至少9年的时间。在这9年期间至少写两次论文并通过答辩才能获得学位。而英美的本科生不用写毕业论文(thesis),当然也不用答辩了。在中国要获得博士学位,有很多硬指标。如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paper),至少参加一次学术报告会,参加导师的科研等。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我国的4+3+3人才培养模式是最优的,虽然花的时间较长,但是人才掌握的知识却是最全面的、最扎实的,也最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结合国内外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我国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除了要强化英语教育、加强双语教学力度外,还要在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基础上,加上“二个能力”:即实践动手能力和新技术熟练掌握与运用能力。这样石油工程专业国际化才培养模式应是:一个“中心”、 “二个能力”、“三个结合”。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五次大的转变:孔夫子时代的教育满足于“述而不作”,是“师傅带徒弟”式的教育;工业革命后,提出“班级授课”法,开展实科教育,培养专门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大量的建设者;德国洪堡教授提出“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思想,洪堡模式曾经将科研成功地应用到教学中;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提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思想,培养更多的一专多能型人才;21世纪我们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因而教育也应全球化、国际化。这五次转变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必须了解国际经济,了解国际社会。这些教育观念、教育功能的变化是立足于本国地域上的变化。当前,经济全球化要求高校在教师、科研、学术等方面必须走出国门,加强国际交流,发挥各国高校间合作的职能。教师和学生要适应国际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要突破观念和文化差异的障碍。经济全球化要求高校必须培养跨国公司的经营人才、国际谈判人才、驻外服务人员和加入国际组织的人才。

我国的国际化进程发展起步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大,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对中国发展起了极其重大的贡献;而欧美国家发展已经处于稳定期,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贡献大于我国。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方面,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结论

1.仅仅从培养学生的时间来看,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毕业,英国花的时间最短,一般7年;美国至少要8年,中国则需要9-10年。

2.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高等学校的国际交流,教育的国际交往又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我国是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成员,一方面要培养大批走向国际社会的各类人才,一方面要积极传播中国文化,高等学校还必须创造新的文化、新的理论、新的知识,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挥作用,为促进国际交流发挥作用。

3.教育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充分利用外国的教育资源为我国培养人才,走出国门办学,而不能关门办学。

[1]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500-510.

[2]杨既福.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科学咨询,2016(1):4-7.

[3]刘颖.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6(5):125-127.

[4]韩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浅析.中国外资,2012(22):95-96.

关振良(1963—),男,广东新会人,教授,主要从事油藏数值模拟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博士全球化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制冷博士来帮忙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新旧全球化
神奇博士感冒了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全球化陷阱
博士蚊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