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吆喝声”

2016-03-03徐安先夏庆维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新课标初中语文

徐安先++夏庆维

摘要: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而课文作为语文教材的主体部分,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民俗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正逐渐被淡忘。《吆喝》的入选让人们重新将眼光放到了民俗文化上,因而探讨其入选原因和意义就显得颇具价值。基于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吆喝》;新课标;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102-01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民俗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正逐渐被淡忘。《吆喝》的入选让人们重新将眼光放到了民俗文化上,因而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吆喝》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萧乾所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写的是现实中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同时,又与《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春酒》、《俗世奇人》组成一个以介绍民俗风情为主的单元。

吆喝在文中所表现得并不仅仅是一种声音,而是一种实质性的民俗文化,吆喝声的逐渐消失,折射出的正是一种文化遗产的消失,因而探讨《吆喝》入选原因和意义对民俗文化的彰显有着重要的意义。

1.语言趣味横生、贴近生活

顾之川曾在《语文论稿》中明确说到:教材的选材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为学生所接受。所以,教材的选定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到文本就是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在笔者看来:语言是文章的本体, 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读文章就是读语言,文章使读者受到感染。文章的魅力之所在, 首先是文章的语言,只有喜欢了文章的语言文字,才会细细地去品味文章,从而理解文章的主要意图或写作深意。就《吆喝》而言,学生只有喜欢上这篇文章的语言,才会被这篇文章所吸引,也才会主动去了解其主要思想,进而过渡到到民俗文化的范畴上。

《吆喝》在写作语言上平实而又不失活泼,在写作内容上趣味横生,这就足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在文中充当了一个叙述者的角色,他以"我"的视角对北京城里的吆喝声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伴随着这吆喝声,往昔生活片断仿佛鲜活了起来。同时,本文以平易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蕴含的浓郁的生活情趣。

"我上学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在文中,作者选用儿童的视角并结合儿时经历,带着儿童的情趣去描绘这些吆喝声。"烤白薯哇真热乎"一句极具生活化的吆喝词将所卖商品的性质和特征都喊了出来,尤其是"真热乎",更是让处在寒冷中的"我"毫无招架之力,心甘情愿地掏出兜里的钱去购买。读到这段文字,不禁让人联想到了这个场景,勾起了学生对童年的无限回忆。

"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

"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这显然是对孩子好奇童心的描写,显得多么天真。在这些文字里,活跃着一颗童心,洋溢着一种童趣,正好符合初二学生的心理特征。

"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 在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读出另一种童趣。在孩提时代,大人有时会因为某种原因在孩子面前说些善意的谎言,就像这段文字所说,也许是为了不让孩时的"我"买荷叶糕吃而骗"我"说卖荷叶糕的人要拐卖儿童,以致"我"听到这吆喝声都感到特别害怕。相信大多数的学生都和文中的"我"一样有过类似的经历,可现在想起来,不禁让人对童年的稚嫩、无知会心一笑。

又比如文章写道:

"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吓"、"马趴",学生们在读到这两个词时不禁会发出笑声,甚至会开始自由探讨,认为这句话是夸张手法。是不是用了夸张手法?这不见得有多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开始关注到其幽默的语言风格,这就是学生自主探索的体现。学生自己品味语言,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有着重要意义。

再如:"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大冷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声机和半箱唱片。唱的多半是京剧或大鼓。我也听过一张不说不唱的叫'洋人哈哈笑',一张片子从头笑到尾。"

这种用话匣子吆喝的方式,同学们也并不陌生。举一个我们身边非常熟悉的例子,就是卖新疆羊肉串。摊贩商们总是用影碟机重复播放着"串、串、羊肉串,好香好香的羊肉串,你是我们的好朋友,我请你吃羊肉串"这样的吆喝词,而且吆喝声音非常大,离很远也能够听到。作者选用这种大家都熟悉的方式加以描绘从而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馋人的"烤白薯哇真热乎"、吓人的卖荷叶糕尖声尖气的叫唤……儿童眼中耳中的吆喝声,活灵活现地勾画了那些商贩和他们的吆喝,好像带领我们回到过去,去老北京胡同里看他们一个个吆喝着走过。

当同学们在品味着文章趣味横生的语言魅力时, 也激发起学生语言的原创力和生长力。字、词、句的绝妙组合, 情趣的完美聚合淋漓尽致地表达着作者的思维、思想和情绪, 这种范文的示范性恰恰完成了对学生语言的诱发和塑造, 对学生思维的开启和渲染。因此,掌握《吆喝》的语言特征有助于学习其它民俗文章的语言。

2.具有宣扬民俗文化的价值

语文不只是鲜活的交际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2011年颁布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给教材编写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教材要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

《吆喝》的入选对于唤起学生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 不论目的何在, 是从来国文科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 与其漫然的瞎读, 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 因而,教材编订者选取这类文章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为了让深受现代文化熏陶的学生了解民风民俗,关注民间文化,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无限乐趣,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感情。《吆喝》入选初中语文教材就是因其对保护民俗文化的呼吁,符合新课标规定的教材选取标准。

在文章第四段写到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小时候"一词就将时间做了限制,那么文章中所写的吆喝声都是"我小时候"听见的,说明现在没有听见或很少听见了,这就含蓄地告诉读者吆喝声在逐渐消失。在文章最后一段也写到:"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啦"。语气间像是五分的减成三分了。其实就是三分一根儿。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倒还剩"、"并没失传" 这两个词表面上透着庆幸与安慰,但细细一品,却能读出一种沉重。在这两个词之间,作者还有意的加上了"一种"这个词与之形成强烈的对比。曾经回荡在老北京大街小巷的吆喝声如今却到了"只剩下一种"这般凄凉的境地,这就暗含着作者对"吆喝声"逐渐消失的痛惜及对保护"吆喝声"所作出地呼吁。作者就是用这种故作轻松的笔调,来表达自己的惋惜之情和心里之愿,这样更能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这个吆喝不光是指一种叫卖声,也包含为保护传统文化呐喊的意思。

这种吆喝声的消失,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消失。在与国际接轨的潮流中,尤其是在中西方文化的激烈地碰撞中,初中学生与传统民俗文化更是渐行渐远。当下,在中学校园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一种盲目崇洋的倾向。麦当劳、肯德基、比萨成了学生的饮食时尚,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也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当学生们沉醉在洋节的时尚氛围中时,殊不知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在2004年被韩国申报为自己的文化遗产。

传统民俗文化何以走到今天的地步?我们不该一味地责怪孩子们因一时崇洋而冷落了本国的传统文化,所有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者都应该深刻反省自己,是否在孩子们成长的记忆中播撒过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种子。正是在这种民俗文化渐行渐远的背景下,教材编订者们开始清楚地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消失与语文教材不关注传统民俗文化的事实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他们在反复研究下,将目光放到了宣扬民俗文化的文章上。希望以此重新唤回学生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

"寻找吆喝声",就是寻找中国逐渐消失的民俗文化。《吆喝》的选入表明了我们对传统民俗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基本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版.

[3]张华:《语文教材中范文编选策略初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5月,第30卷第3期.

[4]刘琼:《关于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风"现象的几点思考)——以<端午的鸭蛋>为例》.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新课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