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宁县危害松树叶蜂种类及分布地调查

2016-03-02刘童童朱秀娥杨再华

贵州林业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威宁县叶蜂会泽

刘童童 朱秀娥 吕 梅 王 华 杨再华*

(1.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阳 550005;2. 贵州省威宁县林业局,威宁 553100)

威宁县危害松树叶蜂种类及分布地调查

刘童童1朱秀娥1吕 梅2王 华2杨再华1*

(1.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阳 550005;2. 贵州省威宁县林业局,威宁 553100)

2015年对贵州省威宁县的松叶蜂种类及分布地进行了调查,结果共发现了会泽新松叶蜂、南华松叶蜂、永仁吉松叶蜂、景熹吉松叶蜂和广西新松叶蜂共5种松叶蜂,其中会泽新松叶蜂、永仁吉松叶蜂主要危害华山松,会泽新松叶蜂发生最为严重;南华松叶蜂、景禧吉松叶蜂、广西新松叶蜂主要危害云南松,南华松叶蜂发生相对较重。

松叶蜂;种类;分布;调查

威宁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全县总面积629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森林覆盖率33.28%。当地松树的优势种类为华山松(Pinusarmandi)和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两种松树上松叶蜂的发生比较普遍,松叶蜂主要以幼虫取食松针为害,幼虫有群集现象,所以松叶蜂发生情况严重的树木常被取食光叶片,对林木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威宁县松叶蜂发生情况比较严重,但是对于造成危害的松叶蜂种类及其分布地都不是很明确,因此急需对其种类及分布地进行调查,摸清其具体情况,以便为以后松叶蜂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1 调查方法

1.1 种类调查

采集松叶蜂幼虫进行饲养,结合徐正会[1~3]对松叶蜂幼虫特征进行鉴定的结论及规律,对采集的松叶蜂幼虫进行其种类的鉴定,统计采集到的松叶蜂种类。

1.2 分布地调查

结合当地林业局的资料,通过踏查的方法对松叶蜂的分布地进行调查,统计其发生的地域、危害的树种及危害程度。

2 结果

2.1 种类调查

通过调查共发现了5种松叶蜂:会泽新松叶蜂(NeodiprionhuizeensisXiao et Zhou),南华松叶蜂(DiprionnanhuaensisXiao),景熹吉松叶蜂(GilpiniajingxiiXiao et Huang),永仁吉松叶蜂(GilpiniayongrenicaXiao et Huang)和广西新松叶蜂(NeodiprionguangxiicusXiao et Zhou)。5种松叶蜂幼虫的形态特征分别是:

2.1.1 会泽新松叶蜂NeodiprionhuizeensisXiao et Zhou

老熟幼虫体长17~20 mm,小至中型。头部和胸足均为黑色,体表具黑色斑块,黑色斑块不成行列,大小不等,密布全身。触角节间、唇基、上颚基部、下颚和下唇未骨化区为黄白色,体淡黄色,全身密布大小不等的黑斑块,无纵带纹。中、后胸后上侧片具肤刺,体壁上肤刺密集粗大。幼虫有群集性。

2.1.2 南华松叶蜂DiprionnanhuaensisXiao

老熟幼虫体长25~29 mm,中至大型。头部黑色,唇基中部和两侧、上颚基部、下颚和下唇未骨化区、触角节间为灰白色。体白色至淡黄色,具黑斑纹,背中线和气门上线窄带状,近等宽。各体节小节间黑色,呈细横纹状。侧区具不规则网状黑斑纹,前上侧片、后上侧片和后下侧片与体同色。臀板黑色,胸足黑色,节端和内侧灰白色。

2.1.3 景熹吉松叶蜂GilpiniajingxiiXiao et Huang

老熟幼虫体长12~28 mm ,小至中型。头部淡黄色,额区无黑斑纹,单眼区和上颚顶端黑色,触角、上颚中部、上唇、下颚须和下唇须灰色至淡黑色。胸足淡桔黄色,节端和内侧黄白色。体淡黄色,胸足桔黄色,体表无任何黑斑纹。

2.1.4 永仁吉松叶蜂GilpiniayongrenicaXiao et Huang

老熟幼虫体长12~21 mm,小至中型。头壳上半部桔黄色,下半部淡黄至灰白色,额区具1 黑色横带纹,唇基黑色,胸足黑色,身体背板黄绿至绿色,侧板和腹板青绿色,具黑斑纹。气门上线黑色带状,背线黑色细线状。

2.1.5 广西新松叶蜂NeodiprionguangxiicusXiao et Zhou

老熟幼虫体长24~31 mm,中至大型,有5 种色型,在威宁采集到的为广西新松叶蜂Ⅰ色型。头部桔黄色,单眼区和上颚顶端黑色,胸足淡桔黄色,节端和内侧黄白色。体黄白色,具黑斑纹,气门上线宽带状。背面中央具1列哑铃形或梯形黑斑块,有时后上侧片周围灰色。

2.2 分布地调查

如表1所示,通过对威宁地区松叶蜂的调查统计发现,5种松叶蜂中分布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为会泽新松叶蜂,在25个调查点中均发现了会泽新松叶蜂的危害,其分布地占据了调查地总数的92.59%,会泽新松叶蜂在威宁县的13个镇都有发生,其中陕桥社区赵山区调查点,有虫株率最高达到47.5%,另外双龙镇、二塘镇和炉山镇中有4个调查点会泽新松叶蜂发生也比较严重,有虫株率达到了40%以上;南华松叶蜂在云南松上的发生也较普遍,有3个调查地中发现了其分布,其中么站镇新街地区发生较重,另外2处的危害较小,只是零星分布;景熹吉松叶蜂、永仁吉松叶蜂和广西新松叶蜂分布地很少,并且只是零星分布,危害很小。

在27个调查点中,景熹吉松叶蜂、广西新松叶蜂和永仁吉松叶蜂只是零星分布,都没有造成危害;有9个调查点发现松叶蜂已经对松林造成了危害,其中南华松叶蜂只在么站镇新街地区对云南松林造成了危害,危害也较轻,发生面积只有2公顷;造成危害最大的是会泽新松叶蜂,在5个乡镇8个调查点的发生面积总计达50.3公顷,其中陕桥社区赵山村张家水井、双龙镇高山村、二塘镇梅花村和二塘镇艾家坪村小白岩的会泽新松叶蜂危害较重,有虫株率均达到了40%以上。

表1 松叶蜂调查统计

3 结论

通过对威宁地区危害松树叶蜂种类的调查,发现了会泽新松叶蜂、南华松叶蜂、永仁吉松叶蜂、景熹吉松叶蜂和广西新松叶蜂5种松叶蜂,其中会泽新松叶蜂危害最为严重,另外四种危害较小并且只是零星分布于几个点,会泽新松叶蜂分布较广,在全县13个镇都有分布,其中双龙镇、陕桥办事处、二塘镇和炉山镇虫口密度较大,危害最为严重。

松叶蜂主要依靠幼虫取食针叶危害松树,大面积发生时会将松树叶片全部吃光,形似火烧,造成松树死亡。松叶蜂幼虫具有群聚性,发生数量较少时可以人工剪除有虫卵枝[4];松叶蜂结茧时茧蛹也比较集中,并且一般都是在树下或低矮处结茧,尤其是越冬期持续时间长,可以选择结茧盛期进行人工捡茧,可起到降低虫口密度、促进林木生长的作用[5]。发生面积较大、危害严重时需要进行化学防治,可以使用对硫磷、灭幼脲和速灭杀丁喷洒幼虫栖息的松枝,可有效降低虫口数量,防治松叶蜂幼虫效果十分明显[6,7]。

通过本次调查,掌握了威宁地区松叶蜂的具体发生情况,可以为以后松叶蜂的防治提供依据和参考,从而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松叶蜂的防治工作,减少其对林木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另外,鉴于会泽新松叶蜂在威宁的危害历史,建议对其进行长期监测,以免其发生爆发性危害;对于其它几个种,也应进一步研究其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为今后一旦大发生制定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1]徐正会. 云南省松叶蜂科幼虫分类研究—新松叶蜂属(膜翅目 广腰亚目)[J].西南林学院学报,1998,18(4):254~259.

[2]徐正会. 云南省松叶蜂科幼虫分类研究—松叶蜂属(膜翅目 广腰亚目)[J].西南林学院学报,1998,18(4):260~262.

[3]徐正会. 云南省松叶蜂科幼虫分类研究—吉松叶蜂属(膜翅目 广腰亚目)[J].西南林学院学报,1998,18(4):270~274.

[4]陈海硕,马小琦,聂宏善等. 南华松叶蜂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林业科技,2009,29(2):17~19.

[5]应红涛,罗正方.会泽新松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云南林业科技,2002,(1):65~67.

[6]姜明成,郑 平. 南华松叶蜂生物学习性观察及防治试验[J].江苏林业科技,2010,37(4):28~30.

[7]唐启发,王俊怀. 松叶蜂生活史调查及防治措施[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9):38~39.

Investigation on the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Pine Sawfly in Weining

LIU Tong-Tong ZHU Xiu-E LV Mei WANG Hua YANG Zai-Hua

(1.Guizhou Academy of Forestry , Gui Yang Gui Zhou,550005; 2.Weining County Forestry Bureau of Guizhou province, Weining 553100)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pine sawflies in Weining of Guizhou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As the result, a total of five species of Pine sawfly were found, includingNeodiprionhuizeensisXiao et Zhou,DiprionnanhuaensisXiao,GilpiniajingxiiXiao et Huang,GilpiniayongrenicaXiao et Huang andNeodiprionguangxiicusXiao et Zhou. Among them,N.huizeensisandGilpiniayongrenicawere the pests ofPinusarmandii,Diprionnanhuaensis,G.jingxiiandN.guangxiicuswere the pests ofPinusyunnanensis. The occurrence ofN.huizeensiswas the most serious in Weining,D.nanhuaensisonPinusyunnanensiswas relatively serious.

Pine sawfly; species; distribution; investigation

2016-08-25

刘童童(1988~), 山东青岛人,硕士, 主要从事害虫综合防控研究;

* 通讯作者: 杨再华, 贵州印江人, 副研究员, 从事昆虫分类与森林害虫防控研究, Email:25580173@qq.com

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黔科合NY[2015]3030号), 贵州省千层次人才项目。

S763.43

B

猜你喜欢

威宁县叶蜂会泽
靖远松叶蜂防治技术探讨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瑞雪兆丰年
威宁县农户生产行为选择研究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福建会馆今景
沂源县飞机施药防治松阿扁叶蜂技术研究
麦叶蜂的破绽
贵州毕节威宁县境内发生4.4级地震 消防急赴震中
长白山林区叶蜂区系研究
会泽铅矿2#竖井延深工程监理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