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功能定位的高职数学分类教学的探索

2016-03-02梅峰太

现代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高职专业

■梅峰太

基于课程功能定位的高职数学分类教学的探索

■梅峰太

在传统的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课时与知识容量的不匹配,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学生的专业需求不匹配,导致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数学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知识形式的认知,淡化了知识生成的过程。课堂上老师习惯一支粉笔讲到底,课程的重心放在公式或方法的生搬硬套上,期末考试考什么就讲什么,考多少就讲多少。学生被动地接受了一些零碎的知识,不知道如何运用,更不可能用数学的思维和角度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对数学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导致数学课程成为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鸡肋”的尴尬现状。高职数学课程已到了必须改的地步,而课程改革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课程功能的认知和定位的转变。

一、高职数学课程的功能定位

信息时代的课程功能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化”。因此高职数学课程的课程功能总体定位就应该是能够适应时代要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也就是说,高职数学课程不仅是学生掌握数学工具,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数理基础的一门课程,也是支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开发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同时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认为,高职数学课程应具备如下两类重要功能。

(一)素质教育功能。高职数学作为通识教育的组成学科,是拓宽文化基础,树立人才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在21世纪,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全面重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根据职业活动的需要,综合职业能力可以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来说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等。知识已再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依据,能力和态度成为了人才素质的核心内容。高职数学课程就应该是为“一定理论水平”、“综合职业能力”、“全面素质”做铺垫的课程。由此高职数学课程应具备素质教育的功能,即立足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形成为专业整体培养目标服务的合力。主要表现为必须够用的数学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获得,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情感与科学态度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在直观的数学情境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数学求异性、敏锐的数学观察力、创造性的数学想象以及活跃的数学灵感、严谨的思维习惯、全面的思维角度。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培育学生的审美情操;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和其他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主动性、进取心,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有求知欲望、具备审美能力、有合作精神、善于与别人相处、能做事、会生活的人。

(二)专业应用功能。高职数学作为专业学习必需的基础类工具学科,为职业院校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及专业发展奠定数理基础,增强能力支撑,提供专业工具。高职数学课程的专业应用功能体现在课程的适用性和内容的工具性两个方面。首先高职数学课程有别于本科类数学课程,弱化了高等数学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适应和服务于专业需求,以工程数学、经济数学、计算机数学基础等形式的基础性课程在专业学习中发挥数学应有的生命力和应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领域都在广泛地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技术,数学的工具性是无处不在的。不仅如此,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还可以作为思维工具,帮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提炼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同时,在对实际问题分析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抽取事物的数、形属性的敏锐意识;在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思考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养成理性的思维模式;在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检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借助符号和逻辑系统进行严密演绎的探索习性。

二、高职数学课程的分类与实施

基于以上对高职数学课程功能定位的认识和分析,在横向的层面上对高职数学课程实施分类教学,以便更好地体现课程的功能性。笔者认为,高职数学课程可划分为四大类别:立足于人文素养提升的通识类数学课程、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继续深造的拓展类数学课程、立足于专业学习必需的专业基础类数学课程、立足于专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应用类数学课程。对不同类别的数学课程设计不同的课程标准,编写讲义或教材,实施相应的教育和评估。其中通识类数学课程及拓展类数学课程主要体现了高职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应用类课程则主要体现了高职数学课程的专业应用功能。

(一)通识类数学课程。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公民道德,意识以及操守,还有对学生基本知识结构、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培养。而数学课程所具有的逻辑性、思辩性、抽象性、严谨性、广泛的应用性以及美学价值,无一不渗透通识教育的内涵。因此面向高职文科类专业开设通识类数学课程,如《数学史》、《博弈论》、《生活中的数学》等等,教学形式上可以采取大班讲座,小班讨论。通过通识类数学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了解数学产生、发展和未来的展望,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把数学学习变成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挖掘数学最本质的东西,为学生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解决生活中的贷款问题、购物打折问题、事物效率问题等等,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高职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知识应用能力。

(二)拓展类数学课程。针对自考本科或专升本的学生,以及部分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可以以选修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拓展类的数学课程,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的大纲要求,补充、提高基础类数学课程中缺少的知识,为准备专升本的学生参加升学和今后继续深造做好准备。这个类别的数学课程是为提升自我学历或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教学中主要注意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

(三)专业基础类数学课程。数学课程的教学是服务于专业学习的。工程类、财经类以及计算机类的专业都要应用到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分析专业项目,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实际问题中剥离出数学模型的方法与技巧,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基本的数学方法和分析工具,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第一线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它要求数学不应是“学科化”体系,不过分追求数学课程的“系统性”、“严谨性”、“完整性”,而是以“简约化”、“集成化”、“综合化”处理传统的教学内容,同时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以契合专业需求为主线,兼顾数学课程教育的多元属性,形成具有高等教育基础与职业教育特征相结合的数学教学特色。这一类课程应该基于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和专业课程的设置的分析,实行模块化教学。如将高职数学大致划分为极限模块、函数与微分模块、积分模块、线性规划模块、概率与统计模块,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灵活选择教学模块,确定各模块的教学时数,使数学课程的专业指向性更强。讲解时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让学生学习数学理论的过程变成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专业应用类数学课程。基于学生专业需求和岗位分析,向任教班级的专业课程教师咨询交流,查阅专业基础书籍,罗列各专业必需的数学知识模块,提炼各专业的典型案例,如管理专业中的优化问题,物流配送问题,金融专业中的保险、投资、理财问题,会计专业中的财物管理问题,会计决策问题等等。对不同专业的数学课程进行不同的设置,构造面向专业需求,以项目为载体,结合数学建模的课程体系,以达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教学中采用探究式、讨论式等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我院专业设置实际,专业应用类数学课程分为管理类专业应用数学课程、财经类专业应用数学课程、工程类专业应用数学课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数学课程。教学中强调学以致用,强化因材施教,并与专业课所需紧密地结合,使数学的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发挥作用,并更好地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

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摸索中,老师们长期纠结于两个矛盾:数学课程严谨的学科体系与专业需求之间;学生较为薄弱的数学基础与学时相对不足之间。现在虽然已明确高职数学课改必须要打破学科体系,但数学教师怎样精准地把握好专业的需求,从而组合好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块,真正实现专业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数学就教什么,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通过对高职数学课程的功能解析,明确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合理地设计各类课程的教学方案,对高职数学教师更好地完成数学课改有很大的帮助。

[1] 丛山.对高职数学课程的基本认识与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2] 吴彬,谢玥.专业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数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3] 肖前军,周金玉,邓总纲,欧阳章东.基于专业课程改革需要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4] 田红丹,陈坤.浅谈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J],学周刊, 2014,(1).

[5] 王树新.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24).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071)

(责任编辑:杨 建)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高职专业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