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永:军事新闻报道是他的战场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分社新闻报道军事

刘 通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贾永:军事新闻报道是他的战场

刘通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210003)

军事新闻报道几乎贯穿了贾永的军旅生涯,在军事新闻报道这块阵地上,贾永表现出了优秀的战斗素养、出色的指挥才能和紧跟潮流的创新能力。

贾永;军事新闻报道;战斗;指挥;创新

1980年底,17岁的贾永参军来到了驻守广西的某边防部队,成为一名炮兵,一年多以后,他从前线的一处炮兵阵地调到了离前线稍远一点的团机关新闻报道组,从此正式走上军事新闻这块阵地,并逐步成长为著名军事记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从边防战士到基层新闻报道员,再从部队新闻报道员到著名军事记者乃至军事新闻报道指挥员,与军事及其相关问题的新闻采访写作,几乎贯穿了贾永的军旅生涯。

一、军事新闻阵地上一名优秀的战斗员

(一)追寻新闻源头,坚持战斗在军事新闻阵地的前沿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好的军事新闻作品往往产生于最激烈的战斗一线,军事斗争的前线就是军事新闻的前沿阵地。军事记者要守卫好军事新闻阵地,就必须做好面对一切艰难和危险的准备,必须要有顽强的战斗精神。

贾永曾冒着生命危险,顺着电话线摸到我方一个连的指挥所,采访创作了《大炮上刺刀》《“神眼”》这两篇充满战地氛围的报道。在作品《追踪一首战地诗》中,贾永以寻找流传在前线的一首著名诗作“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作者为线索,以巧妙的构思将该诗的作者归结为前线官兵,展现了前线官兵们崇高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1]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一篇篇优秀作品,不仅让贾永坚定了在军事新闻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更对他后来的新闻采写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贾永有一个理念叫“原始采访”,即到新闻的源头去追寻新闻,他总是追求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或第一现场进行采访报道。贾永曾连续三天三夜跟随采访红蓝双方实兵对抗演习,写出了“中国第一篇体验式演习报道”——《秋天,我们发起进攻》。1998年8月16日下午5时,长江荆江段分洪到了读秒的阶段,部队和群众已经基本撤离,贾永却率领新华社解放军分社报道组冒雨向分洪区前行,在抗洪前线指挥部的值班日志上,留下了这样两行记录:最后撤出分洪区的为5位军人,其中2位武警官兵,3位新华社军事记者。[1]

(二)突破形式局限,在文字报道中注重视觉语言的运用

多屏时代,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视觉化的语言表达,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也越来越追求视觉化。军事行动具有的宏大、突然、对抗等特点,使它的视觉效果更为观众所关注。虽然受到呈现形式的限制,但文字报道如果少了对军事行动中人和战场环境的视觉描写,读者就很难直观深入地感知军事行动的面貌,阅读时也会感到平淡乏味。[2]

在进行军事新闻文字报道时,贾永就非常注重视觉语言的运用,他认为这样可以让远离战争的人们通过他的笔来“亲历”战争。千余字的《跨国授勋》,将一场迎外观摩表演处理得惊心动魄、悬念起伏,让人读完热血沸腾。“这是一个残阳如血的傍晚,落日的余晖把整个紫金山麓染成恐怖的灿烂。山坳里,重机枪子弹拖着血红的焰尾,泻向斜坡尽头的一个洼坑。”在作品开头,贾永采用了电影的叙事手法,先用一个绚丽而又激烈的场景描写,抓住读者的眼球。“劳伦斯平端着望远镜,宛似一座伫立的石雕,紧抿的嘴唇显示出内心的焦灼。”“望远镜里,顾伟存在机枪偶尔停顿的瞬间,猛地纵身一跃,踏着子弹落地爆起的碎石,跳入射击死角,紧接着一个敏捷的匍匐,逼近了敌堡……”这一连串充满冲击力的视觉描写,将外部环境渲染与人物动态勾勒紧密结合,大大提升了贾永军事新闻报道的内涵。

(三)善用手中武器,在新闻报道中开展舆论斗争

改变中国新闻媒体的国际影响力与中国的综合国力极不相称的困境,让世界清晰准确地倾听中国的声音,是贾永一直以来的心愿。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系列报道中,贾永率领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的报道团队,采用“狂轰滥炸式”的新闻报道方式,实现了对境内外媒体的全面饱和覆盖。这次漂亮的“正面强攻”,既彰显了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的实力,也有效地扩大了新华社的国际影响力。

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的时候,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和媒体拿所谓的“人权问题”对我国进行无端指责,企图破坏我国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局面,达到分裂我国的目的。在进入西藏进行相关新闻采访报道时,贾永顺着青藏公路乘汽车边采访边赶往目的地,一路上他都在思考,怎样才能突破固有的纪念活动的报道形式,让这篇报道更有力些,能对西方的污蔑展开一次有力的反击。在川藏青藏公路的交叉口,贾永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人”字:一撇,川藏公路;一捺,青藏公路,这让他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作为西藏发展繁荣的命脉,藏族人民的幸福之路,这两条“高原天路”是靠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军和人民用血汗甚至生命修筑的。贾永以“人”字形川藏、青藏公路作为中国政府维护人权的“人证”,写出了通讯《壮美的人证》。[3]这篇“侧面迂回”的新闻报道,被认为对西方所谓的“人权”进行了有力的舆论反击。

二、军事新闻阵地上一名出色的指挥员

贾永曾说:“只要有足够的记者,我随时愿意组织一场战役性报道。”[1]在军事新闻报道的领导岗位上,贾永确实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

(一)善于策划组织战役性报道

2000年建军节前夕,贾永策划并组织了“体验中国军队”系列报道,在活动中,20余名军事记者走进全军14支军兵种队伍中,与广大官兵同吃、同住、同训练、同演习,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深入体验,采写出了《体验中国军队》系列报道。这次报道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标志着我国首次大规模军事新闻体验式报道获得了成功。

在担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主要领导期间,作为国家通讯社军事新闻报道的指挥员,贾永凭借出色的策划组织能力,带领军分社的军事记者团队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战役性报道。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在这次重大新闻事件中,媒体的新闻大战在悄无声息地进行。作为新华社前方报道组组长,贾永带领解放军分社的军事记者队伍,在飞船发射和返回的第一时间发出快讯并连续进行快讯播报,凭借速度优势,新华社的报道迅速覆盖了国内外媒体,紧接着就是一波又一波的现场报道、深度报道、专家访谈,军分社采用多位一体的战斗方式,牢牢占据了载人航天报道的阵地。

(二)带领团队在协作中成长进步

好的新闻策划报道往往凝聚了团队的智慧,优秀的新闻报道指挥员必须能够带领团队在协作中成长进步。在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的策划报道中,贾永带领的军事记者团队经受住了考验。在军事新闻报道中,军分社的报道力量并不算最强大的,但是他们却能够打很多漂亮的战役,原因就在于其发挥了团队协作的精神。

对于贾永来说,能够促使团队成长与进步,无疑也是他比较欣慰的事情。在军分社,贾永打造报道团队的办法是“四老带一新”,他认为,“新闻过去就过去了,不可能重来一遍,它和战争一样,输不起”,在这个比例下,即使新人有所闪失,也不至于影响整体。科学的带队方法,使贾永带领军分社的报道团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新的传播平台不断完善,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的信息需求,也为广大新闻记者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贾永在提醒年轻新闻记者努力抓住眼前的大好机遇的同时,更加强调了新闻信息生产越来越需要团队的精诚协作,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4]

(三)以开阔的视野洞察新闻事件

作者视野范围的大小决定了新闻作品境界的高低。对于一名军事记者而言,必须要有广阔的全球视野,要着眼于世界新军事变革,以全球化的视角观察和分析我军的变化,也要用中国视角来观察和分析国外军队的变化。贾永的军事新闻作品结构恢宏、气势磅礴,是因为他总是站在全球的高度来审视新闻事件,纵论国际风云。有了这样的政治高度和战略眼光,才能从各种变化中挖掘出独到的新闻,把每一篇新闻写出高度和深度,写成精品。

贾永的很多作品都表现出了他开阔的视野。例如,在《90周边无战事》中,贾永跳出了单纯报道军队和军人的套路,写了国际风云的变幻,写了中国周边的宁静祥和,写了和平时期中国军人的牺牲奉献,讴歌了军事新闻中一个重大的主题、军人最崇高的荣誉——和平。贾永写的是中国周边无战事,但他却把视角伸到世界,对未来生存环境和安全环境给予高度关注,这篇报道被认为是对中国外交和防务政策的生动诠释。[5]

三、军事新闻报道领域一名积极的创新者

(一)理念创新,在弘扬主旋律中形成新闻作品的独特风格

重大题材报道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陷入模式化,难以形成特色,这就要求重大题材报道不断创新报道理念。在进行重大题材新闻报道时,贾永的采写意识和表意手法都表现出了过人和创新之处。这些作品在突出主旋律的同时,也在写作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使作品具有了新鲜的风格。

贾永认为:“一个新闻单位的理念和风格,也许是一名记者无法左右的,但是,记者至少可以左右自己的采访和手中的笔。”[1]阅读贾永的作品,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他独特的报道风格,还可以从中领略到他新颖的新闻创作理念。在作品《跨国授勋》中,贾永以独特的视角截取了中国士兵顾伟存和美国将军劳伦斯交往的一个片断——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外军事表演。贯穿于中国士兵和美国将军中间的,除了颇具对立性的画面描写,还有来自内心的征服与欣赏,独特的观察视角给人一种耳目一新、出奇制胜之感。

(二)手法创新,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提高新闻作品的生命力

不讲写作技巧的新闻是没有生命力的。贾永的新闻作品能够吸引人,就在于他充分借鉴和运用了其他艺术表现手法。在作品《秋天,我们发起进攻》中,贾永用万余字的篇幅充满镜头感地描写了演习前红、蓝两军的斗智斗勇,悬念、特写、双线交叉等手法的运用,使得情节扣人心弦而又引人入胜,让读者感觉仿佛在亲历一场战争。“‘咝’,第一排炮弹带着啸叫掠过秋日的晴空。炮火急袭开始了。”“秋天里,一支步入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发起进攻。”演习高潮正要来临,新闻报道却戛然而止,作品虽然没有描述红、蓝两军最后的激烈对抗,没有关于演习胜负的说明,但通过留白的手法,任由读者去想象演习的精彩程度。

在处理复杂结构的新闻报道时,贾永借鉴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来建构新闻作品的立体时空。在作品《秋天,我们发起进攻》中,贾永将时空跨度极大的演习过程划分为一个个体验式镜头:“傍晚,红军坦克部队临时集结地;0时,马岗附近无名山包,稍后,隐蔽的小树林;黎明,总导演部。”这些镜头充分捕捉到了演习细节,做到了动静结合。通过切换一幕幕充满现场感的演习场景,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时空氛围。在作品《猎鹰傲视天地间》中,贾永在描写孙凤阳驾驶飞机试飞的景象时,综合运用了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描写,呈现了一幅空间感极强的立体图景,展现了浓郁的现场氛围,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技术创新,在紧跟传媒技术发展潮流中巩固我军军事新闻阵地

在军事新闻报道领域,贾永对新的传媒技术的应用是非常独到的。2000年10月举行的全军科技练兵成果汇报展示,是自1964年大比武以来演练层次最高、涉及范围最广、使用技术最新的一次全军性联合演兵活动。由于军事行动严格的保密规定和难以预想的发展进程,电视直播因无法保证过滤性而不能被运用,而贾永注意到了网络直播可以在保密的前提下进行有选择的直播,于是他策划组织了我军军事行动的首次网上直播,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较好地引导了网络军事舆论。

2016年春节期间,在关于伊木河边防连原连长杜宏烈士的感人事迹采访报道中,贾永带领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的报道团队,进行了新媒体环境下典型宣传的一次有效尝试,将传统的电视媒体与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各平台之间的有机互动。2016年5月23日,贾永牵头创立了“第一军情”系列自媒体平台,覆盖了微信、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等,该平台定位于以“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分析、深度的评论”传播强军正能量、壮大网络舆论主流声音。作为一名老军事新闻工作者,贾永能够紧跟传媒发展潮流,不断更新自己的新闻武器库,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1] 徐壮志,白瑞雪.永无止境的追寻——记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贾永[J].新闻与写作,2005(8):21-22.

[2] 贾永.追求新闻语言的视觉美[J].新闻战线,2005(3):29-30.

[3] 李彦平.主旋律中的变化美[J].新闻爱好者,2009(7):114.

[4] 明四新.贾永:新闻如同战争[N].中华新闻报,2006-03-01.

[5] 刘永昶,王林.胸怀报国志 笔落塑军魂——贾永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综述[J].军事记者,2003(2):34.

G212

A

1674-8883(2016)17-0055-02

猜你喜欢

分社新闻报道军事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法新社进入朝鲜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