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市场人才需要的“三维一体式”写作教学模式的建设

2016-03-02○徐

现代语文 2016年19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教材能力

○徐 琼

适应市场人才需要的“三维一体式”写作教学模式的建设

○徐 琼

为了适应市场对于写作人才的需要,写作课程的主要任务既是传授知识,更是能力培养。根据市场需求、写作理论、教改观念和本课程的实际,从目标的实现、课程的建设、训练的方式、课程评估等方面将写作课程建设成为“三维一体”式的课程体系和模式,以满足学生适应专业学习、研究与社会工作的写作需要。

写作 教学 三维一体 建设

新时代需要写作人才。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说:“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写作能力是最能彰显其人才优势的素质之一,也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语文教学、新闻工作、文秘工作及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对写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大学期间,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在学校打下良好的文字基础,为适应社会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但是,长期以来,尤其是受前苏联文艺理论教学观念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课程,因为偏重理论色彩,甚至成为文艺学的衍生课程,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方面收效甚微,因而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新时期以来,在求实、创新的教学思想引导下,经过广大写作教师的不懈努力,为写作教学摸索和探讨出很多新的理论和经验。尤其是“大写作观”教学理念的提出,为写作教学实践开辟了新的思路。“大写作观”教学理论认为,“写作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包含许多子系统:课堂教学系统、校园实践系统、社会实践系统、专业系统、人文系统、作者自我修养系统,等等。这些子系统只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系统工程的巨大能量和效率。”[1]

笔者根据写作理论、教改观念和本课程的实际,从目标的实现、课程的建设、训练的方式、课程评估等方面,将我校的写作教学课建设成为“三维一体”式的课程体系和模式。其基本的建设内容如下:

一、目标实现的三维一体——知识+能力+素质

知识制约人的能力发展,能力使人的知识尽情发挥,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1.知识。知识是学问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他把“积学”放在培养其他写作才能之前,可见其对于积累知识的重视。鲁迅也曾经批评过文学青年知识面过窄的弊端:“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是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2]被称为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可谓包罗万象,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曹雪芹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他对建筑学、园林学、医学、饮食文化等也颇有领悟。这也充分说明,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无法完成这样的鸿篇巨制的。所以写作人才的培养,是从传授知识开始的。首先是教师引导学生注重对科学、艺术、文学方面的普通常识的学习。知识面宽,对写作材料的选用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写作,例如财经写作,法律文书、军事文书、医药文书等,需要专业知识支撑;非专业写作,比如公文写作、文学写作等,也需要了解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第三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对写作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写作理论,能指导学生正确写作,少走弯路;科学理论,能帮助作者辨别真伪,“不畏浮云遮望眼”;社科理论,能提高写作者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进而写出科学严谨、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

2.能力。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作用于写作活动的进行并决定文章的质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脑力劳动的写作活动,是写作者多种能力在综合发生作用。首先是观察能力。观察是写作的基础。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俄国作家契诃夫说:“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您明白要把自己锻炼到让观察简直成为习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第二是思维能力。写作归根结底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核心是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写作构思中,思想平庸,常常导致立意陈旧、难脱前人的窠臼。只有具有批判精神,方能推陈出新。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就一反前人对孟尝君养士的赞扬,指出他只不过是养了一群“鸡鸣狗盗之徒”,以鲜明的批判性高标出世。批判和创新的基础是质疑。古今教育家都十分推崇质疑精神。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朱熹说“学贵有疑”。当代教育家陶行知也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要求学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因此勤于思考,善于质疑,不唯上,不唯书,方能有独立的思想和新的创造。第三是文字表达能力。语言是写作的外在表现形式。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要表现在语言能力上。要把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这其中包括文从字顺、准确无误表达思想情感、再现事物特征的能力;言简意赅、通过三言两语揭示事物本质的概括能力;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写景状物、抒情表意的能力等。

3.素质。素质是构成人的能力的基本要素。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能力的大小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素质需要培养和养成。写作人才的素质由一些基本的写作素养构成。首先要具备生活素养。生活素养,来自丰富的阅历,来自自身的实践,也来自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独特的发现。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扩大视野,升华生活感受,做生活的有心人。第二要具备学识修养。写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知识、学问和见识的组合和应用的过程。只有积累知识、增进学问、开阔眼界,见微知著,才能写出有分量、有见地的好文章。第三要具备人格素养。苏东坡在评价苏辙的文章时曾说“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3]法捷耶夫在《和初学写作者谈谈我的创作经验》中也说:“个人品质——作家的才力、修养、智力的发展的趋向、气质、意志以及其它的个人特征,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都起着重大作用。”这就是“文如其人”。他们都看到了作者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品位对写作的巨大影响。学好写作,要先学做人。一个善良、美好的人,能把自己人性中的真善美,通过文章,展示和传播给大众。第四要具备审美素养。写作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创造活动,是“按美的规律”进行的,这就要求写作者,要有对美的接收和鉴赏的能力,更需要有对美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要从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诸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审美特质和审美境界。

二、课程建设的三维一体——教材+课堂+网络

教材是教学之本,好的教材能够起到正确的导航作用。课堂是教学的平台,教学效果的实现需要在课堂完成。网络平台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手段,可以激增教学的效果。

1.教材。写作教学要重视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依据,好的教材,既能指导教师的教学,又能引导学生的自学。在教材建设方面,一是选用规范的、受专业界认可的教材。这样的教材,因为由写作教学专家编写,有一定的指导性、经典性和规范性。二是根据教学需要,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新编适合本校教学需要的教材。自编教材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优势:更接地气,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便于本校教师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做到与时俱进。我校一般采用自编教材,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强化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教材内容尽量新颖且有可读性;二是写作方法指导注重可操作性;三是案例选择注重经典性。

2.课堂。在课堂建设方面,要注意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共同营建,相互作用,双管齐下。第一课堂建设要注意开辟多样化的写作教学课堂。写作教学是一种泛专业化的教学,它不能依靠一两个学科来获得教学效果,而是追求各学科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中文专业学科以及其它必修、选修的所有学科,都是写作的学习课堂。专业课程,如文学理论、美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 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其它必修、选修的课程,如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形式逻辑等,也能让学生获得写作素养的养成。第二课堂的建设,要重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标而开辟的第二课堂,能让所有的校园活动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实践园地,能让所有的社会生活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实践平台。比如我校组织的演讲赛、辩论赛、书信比赛、对联比赛、校园调查、社会调查、微视频制作比赛,等等,都为学生学习写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极大地激发着学生的写作热情。事实证明,第二课堂的建立,让学生的知识结构、人文素养、思维特质、写作理论、校园生活、社会实践、人生阅历,在这里得到整合和升华,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3.网络。构建网络实践平台,能够事半功倍地提高写作教学与训练的效率。互联网的强大资源,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认识、实现知识向写作能力的迁移。因此,我们积极建立了写作课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其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

(1)课程介绍——课程简介;课程概述;教学方法。

(2)教师队伍——教师团队;教授简介。

(3)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教案;电子课件。

(4)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视频;学习视频。

(5)学习资源——电子书 ;参考教材; 著作; 论文; 学术期刊。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实践教学的主要做法与效果。

课后作业——课后练习;习题集;考试样卷。

教学效果——学生评价;校内专家评价;校外专家评价。

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让它成为教与学、读和写的良性互动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布置作业、释疑解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学习信息,提交作业,发表文章和见解。教学网络平台的开发和应用,使教学相长,效果倍增。

三、写作实训的三维一体——阅读+思考+写作

阅读、思考、写作是实现能力提升的三个重要环节。阅读是学习写作的基础,思考是实现写作创新的根本,写作实践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外化思考的结果,实现写作能力质的飞越。

1.阅读。阅读训练中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首先是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写作是需要材料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任何写作高手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写作材料的获得,除了第一手材料以外,也需要通过阅读去获取第二手材料。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二手材料的积累,鼓励学生多读、多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通过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积累大量写作素材。其次是通过阅读学习借鉴前人的思想成果的意识。好的书籍是前人(今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关注书籍的哲学层面和社会层面,能够从中获得新的启发、新的思考,能够开阔眼界、见微知著、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第三是通过阅读获得写作技巧和写作语言学习的意识。一个擅长写作的人,都会从前人的作品中学到大量的写作技巧。以曹禺为例。他一直喜爱戏剧,从幼年时期起就开始接触戏剧,对戏剧艺术有很好的鉴赏能力。在从事戏剧创作的时候,他已经读过大量的剧本,对戏剧(主要是话剧)的构成要素和技巧,十分熟悉。所以,一旦获得生活的启示,他便能迅速写出《雷雨》《日出》《原野》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而作为写作构成的重要因素的语言,也需要作者通过长期、大量的阅读进行积累。前人所谓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强调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语言和学习写作的经验之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鉴赏语言之美、背诵精彩语段、积累语言词汇。惟广积博蓄、厚积薄发,终能获得语言能力的提高。

2.思维。思维训练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写作能力的核心。一个人不善于提出问题,不善于思考,是无法进行写作的。首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追问意识。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方能层层深入,探究事物的规律,发掘事物的本质,写作立意深刻的文章。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按照人的思维规律,任何一个概念的提出都会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层次进行,写作教学也要沿着写给谁看——谁来写——写什么——怎样写的步骤教学,不仅教学生怎样写,更要教会他们如何有条不紊地思考。例如在应用文体“总结”的写作教学中,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写给谁看(总结的应用领域有三方面:向上级汇报;在大会宣讲;供媒体刊用)——谁来写作(个人总结或集体总结)——写什么(专题总结或全面总结)——怎样写(总结的写作方法)。

3.写作。写作训练中要有目标。定制目标,辅之一些必要的检查措施,能够促进学生写作的自觉。我们在写作课开课之前就给学生定目标、定方向。这其中既有数量的目标,也有质量的目标。因为质量是建立在一定的数量之上的,所以我们首先给学生定写作的数量目标:要求学生每月完成一次大作文,每天写一段感想,本科四年共完成文章60篇。在质量目标上我们也定出“写作能力( 素质)达标的八项要求”,分别从以下八个方面去要求和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1)中心明确:要求中心突出,表述精炼。

(2)材料充实:要求材料充分,认识深刻,表现出较好的抽象概括、分析综合能力。

(3)层次清楚:要求能正确分层次,合理分段落。

(4)结构合理:要求材料安排合乎逻辑,段落安排合乎逻辑。

(5)语句通顺:要求文从字顺、用语准确。

(6)文面规范:要求写字清楚正确、无错别字;标点正确;文面整齐、清洁、规范。

(7)文体应对:要求能根据目的、对象、场合,选择文体,灵活应对日常写作需要。

(8)写作习惯:要求经常练笔,养成写完以后仔细修改文章的习惯。

写作课程结束之前,教师根据“写作能力(素质)达标的八项要求”,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评定。学生的写作能力达标情况与毕业论文写作的成绩评定挂钩。实践证明这种目标的制定和检查,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自觉写作。

四、课程评价的三维一体——学生+学校+社会

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做出实时监控和价值判断,并根据所反馈的信息,改进教学。

1.学生。重视学生的评教。我们采取的方式主要有这样几种:(1)召开座谈会。在学期中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认真听取学生对课程的批评和建议。(2)用好信息员。每学期在学生中选好教学信息员。通过信息员,随时了解学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反应。(3)问卷调查。在学期结束之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要求、评价、建议等。总之,充分发挥教学民主,随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2.学校。重视学校评教。主要是根据学校的技术评价手段和专家的指导意见,获取教学效果信息和教学指导建议,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我校建立的学生评教平台,在每学期课程结束之时,都会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对教师的评价。我们十分重视这个技术平台的评价信息和价值,不仅关注学生的评分,更关注学生对于课程评价的每一条建议或者意见,把它们作为下学期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另外我们也充分利用我校的督导制度。专家或督导听的每一节课,提出的每一项建议,我们都会认真研究、仔细领会、及时修正,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意义。

3.社会。社会评价是最重要的。我们培养的人才,社会满意,有竞争力,是教学的根本。因此密切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经常走访用人单位,重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有助于培养的学生适应市场需求。我们主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调整教学计划、跟踪教学效果。“走出去”,是深入社会和市场,了解社会对写作人才的能力需求;“走出去”也是跟踪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能力的评估。“请进来”,一是请毕业校友返校现身说法,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种“请进来”,是请企业、事业单位的人事主管,介绍该单位或部门的用人意向和招聘条件等。根据校外反馈信息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和教学调整,对于我们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写作人才,都是十分有效的。

注释:

[1]韩景连:《写作教学的“大写作观”》,写作(高级版),2004年,第1期。

[2]鲁迅:《鲁迅全集·书信卷1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7页。

[3][宋]苏轼:《答张文潜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45页。

(徐琼 广东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510545)

本文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论文,项目名称:构建适应市场人才需要的“三维一体式”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教材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