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述评性报道分析

2016-03-02林晓虹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5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困境优势

林晓虹

(作者单位:中国商务出版社)



电视新闻述评性报道分析

林晓虹

(作者单位:中国商务出版社)

摘 要:目前,电视新闻述评是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常用形式。在图像评论中,电视新闻述评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发育比较成熟、运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具体形式。对电视新闻述评进行分析,既是更好掌握和运用这种形式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图像评论形式多样化。本文试从电视新闻述评产生的背景、电视化特征与优势、现实困境与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为电视述评的认识与优化,提供些许值得参考的信息。

关键词:新闻述评;电视新闻;优势;困境

电视述评是叙述新闻事件与发表议论相结合的评论形式。述评性评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电视评论节目,既报道事实的真实情况,又对事实进行分析与评论;既可夹叙夹议,又可先展示记者对问题的调查,让观众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集中议论,以事实作为评论的基础。这种节目的构架是建立在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和透视的基础上,把观点融入到对新闻事实的深入报道之中,引导观众去思考和判断;而评论部分与前者相比则属于直抒观点,以鲜明、尖锐、到位的评点,深化节目评论的深度和力度1。

1 电视新闻述评脱颖而出的原因

1.1内部原因——媒介的技术支持与新闻的本质追求

新闻的本质追求。真实性作为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最为本质的追求,同时也是新闻评论的基础。新闻性是新闻评论的基本属性之一,若失却了真实,基于新闻事实而为的新闻评论也将失去产生的根本前提。因此,新闻述评首先要保证述的真实性,只有真实的“述”,才会有“评”的可能与必要,而这一真实也是“评”的力量与意义所在。

媒介的技术支持。媒介技术传播方式有着制约与刺激作用2。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根据当下的媒体技术程度,产生具体的需要。比如,在古代传播条件下,人们能产生的需要只能是通过文字抽象地阅读事件。另一方面,当前的媒体技术程度也会刺激人们的需求,比如,在电视产生之前,人们的一些需求处在一种压制的待激发的状态,直到条件具备,人们的需要才被激发并释放出来。技术进步使电视双线互补的真实再现成为可能,人们立刻对这种具有强烈现场感的事实表述方法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与喜好,电视新闻述评正是在电视这一媒介技术的支持下脱颖而出的。

电视语言的回归。电视的本质是什么?从功能讲,它是满足知晓信息、娱乐和审美的一种形式;从技术讲,它是事实记录、画面再现;从传播讲,它是传送代表景物的信号后加以储存与重现。电视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双通道多符号传播,这一特点使它比口头传播和文字传播更能再现事实的过程、细节和情节,创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因此,目前的电视新闻述评正走出“报纸、广播、电视相结合的一种杂交形态”怪圈,走向对电视本体语言追求。

1.2外部原因——受众需求和媒体竞争

受众需求。在过去的体制下,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心理是迟钝、被动的,以了解、知道事实为满足。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收看电视的自主性得到空前加强,同时,人们己经不再满足于仅仅知道新闻事件本身,还有着对这一事件更多元更深广的的需求。电视新闻述评紧密结合新闻的评论,恰恰能发挥这些功能,同时,它夹叙夹议的方式也更符合受众的接收消化心理。

媒体竞争。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带给新闻媒介空前激烈的竞争。面对信息的几何级增长,生活在信息洪水中的人们,对信息的吸收必然从渴求转向疲惫。宣传理论认为,任何信息报道,如果只是对某些事实的描述而不加专门的解释和评论,对人们的定势几乎不能产生任何影响。新闻评论也被看作是新闻媒介的灵魂,当市场法则成为新闻媒介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指针时,电视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它独到的解读与表达,在于时效性、辨析性、归纳性、渗透性,尤其形象与思辨的完美融合上。

2 电视新闻述评的特点与优势

2.1电视新闻述评的特点

多符号双通道传播。电视新闻述评是电视与新闻述评的结合,在传播特征上,电视化的语言符号是其首要特征。电视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符号,即图像、声音、音效、文字、图表和特技等等各种元素的有机组合,这一特点使它比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更能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在相当大程度上使得人类不再仅仅依赖于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的传播,而同样可以知晓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多符号双通道的传播方式既增加了电视新闻评论内含信息的丰富性,也增强了电视新闻述评的表现力。

夹叙夹议与访谈的手法。夹叙夹议是新闻述评的基本表现方法,它大致有三种方式:解说词中的夹叙夹议、同期声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画面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解说词中的夹叙夹议即评论主体在论述过程中边叙述边议论,它与报刊广播述评的区别在于,既可用出镜的方式,利用表情、动作增强表达效果,也可用画外音的方式配合画面;同期声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即同期声主“叙”解说词主“议”,二者相互配合,形成意义完整的夹叙夹议;画面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即画面主要再现事实或现场情景,而解说词则起着说明、解释画面和阐述评论主体看法的作用3。

具象信息和抽象信息相互交融。传播学研究认为,有效传播的一个秘密是把一个人的语言保持在听众能够适应的抽象程度上的能力,以及在抽象范围内改变抽象程度的能力,以便在具体的基础上谈论比较抽象的内容,使读者或听众能够不感到困难地从简单熟悉的形象转到抽象的主题或概括上来,并在必要时能够再回到原来的形象上去。4同报纸和广播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具象信息与抽象信息的结合最为紧密,显示出理性思辨与形象纪实的完美结合。在电视新闻评论中,作为“看”的画面能够以具象的符号表现客观存在,而作为“听”的声音,则能够传递画面不能负载的抽象信息,从而实现具象和抽象的高度融合。

2.2电视新闻述评的优势

论据的可信度高。与坐而论道的报刊和广播相比,电视新闻述评具有强烈的现场实证性,从而依靠对客观事实真实可感的再现,为见解判断等主观信息确立牢固的基础。在电视传播模式下,观众通过镜头直观地看到了调查的全过程,看到了事件的原生态,他们“亲眼”看到了现场,看到了当事人,他们也观察着现场、观察着当事人,通过画面揣摩当事人当时的内心世界,了解到比同期声更丰富的内容,并根据他们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形成了与现场记者的互动,并形成或相应或互补的判断。

论点的可受性强。电视新闻述评的典型风格就是将叙述与评论相揉合。“述”对于客观现实的完整复原,除了证明论点外,还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降低论点的抽象程度,减少受众的理解障碍;“评”核心目的在于阐发观点和意见,透过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的表象,达成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述”与“评”有效融合,使评论由单纯的“灰色”走向“多彩”,让受众在既熟悉又轻松的感知下,获得类比式的启发和引导,对抽象的评论内容有了深入细致的认识与接受5。

论证的参与性大。首先,论证的参与性表现为受众在心理上的间接参与。电视的传播特点,使其不仅善于记录采访结果,更善于展示采访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生活本身的自然流程、记者采访调查事件的过程、观众对事件的认知过程三个方面。当电视新闻评论为证明某一论点展开调查取证时,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采访过程中双方的语言交锋,表情、姿态、语言语调的真实记录,现场环境的展示等构成了丰富的信息源,这种过程的精彩性是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在这个参与过程中,受众通过对记者参与对事件的思考与评论,避免了理论灌输和强加观点的感受,印象更为深刻。

其次,论证的参与性表现为受众在意见上的直接参与。在电视新闻述评论中,直接阐发意见的主体主要有记者、主持人,专家、政府官员,普通群众三类。记者和主持人代表媒体,专家和官员代表权威人士,普通群众则代表事件当事人或一般受众。有了广大受众的意见参与,加上专家或官员的权威点评,记者或主持人的总评就获得了深厚的民意基础,节目的论证更加丰富有力,对于受众的接近性明显提高。

3 电视新闻述评的困境

3.1光述不评

其突出表现就是就事论事、态度暧昧、述多评少甚至不评。“主题故事化”是电视新闻述评在“述”上常用的一种叙述方式,也是个“屡试不爽”的好方法,但是,“主题故事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电视的表情达意功能的同时,追求述评节目的评论与引导功能。因此,“主题故事化”不能等同于情节化的故事片,故事化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还要有一个度的把握。

3.2替人思考

目前述评节目常看到这样的新闻评论模式:从记者得到某消息开始,从而引发问题;接着是采访与这一问题相关的单位或人员;最后得出结论引发议论。应该说,这种“三段论”报道模式具有十分清晰的逻辑,也因此,在国内被许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运用。但是,在这样的报道过程中,受众几乎没有什么逻辑思考和判断的余地,在稍纵即逝的图像面前,受众更倾向于简单接受电视媒介(或是报道者)的分析和观点。社会的开放与多元,已使民众不再认为媒介意见是必须听从的“真理”,让受从认识、了解客观事件,又倾听各方见解之后形成自己的判断才更为最重要。

3.3为曝光而曝光

电视新闻述评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评,使许多一时没能解决的问题一经节目曝光后便很快得到解决,这使全社会对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只要一说到电视新闻述评论,就认为非曝光、批评报道莫属。强调舆论论监督固然正确,但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亦不可偏费,另外,一味地为曝光而曝光,也势必造成选题和内容上的单一化。

参考文献:

[1]王振业,李舒.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 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2 陈作平:《新闻理论新思路》,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4 袁正明《:让“过程”说话》,载《电视新闻》(叶子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5 刘坚:《新闻述评节目的采访技巧》,载《电视研究》1996年第8期.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困境优势
矮的优势
困境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画与话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
对当前PPP模式困境的几点思考